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

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

明代 陈镒

携家逃乱世,登君川上楼。自非宿昔心,曷肯为我谋。

开轩纳远山,展席临清流。时游古仙岩,颇忆阮与刘。

世路尚风尘,此地殊深幽。居然欣有托,不觉成迟留。

眷眷终不怠,此意谁能酬。片言写莫既,感戴如山丘。

兹焉动归兴,孟夏麦已秋。握手未忍别,碧云生晚愁。

诗人陈镒的古诗

题美人背面欠伸图

明代 陈镒

东风背立好腰肢,脉脉含情睡起时。若使画工开正面,罗虬应不咏红儿。

次韵叶训导同饮且怀道元上人

明代 陈镒

人生出处异,所历多悲欢。惓翮恋故林,纵鳞思狂澜。

焉知我辈人,守静心自宽。相逢秋正中,皓月如银盘。

有此尊酒盈,可浣忧恨端。君言方外友,一往骨已寒。

相觞忽不乐,清赏情易阑。余亦重怀感,临风寄长叹。

谒张伯雨外史

明代 陈镒

先生昔住句曲山,琼楼绛阙相通宽。飞幢游戏九霄上,下视赤日如跳丸。

却来平地寻旧隐,摩挲古石看烟痕。孤云踪迹偶还往,此身本在无还间。

天书云篆真诀秘,苍精含景秋芒寒。老我江湖倦游客,洗心只欲听谈玄。

蓬莱弱水如可到,愿借来鹤随游軿。

次韵游城东屠苏

明代 陈镒

寻僧朝偶出,还似厌尘劳。冰涧泉声细,霜林树影高。

倦行聊解屦,小坐暂旋袍。且喜逢支遁,酬诗染兔毫。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三

明代 陈镒

径竹猗猗昼掩门,日移清影过芳尊。午香一炷闲无事,坐看幽禽下树根。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二 西涧暑夕怀友

明代 陈镒

青山一何高,流水一何长。念君守涧阿,何因共相羊。

及兹暑雨霁,遥夜生微凉。居然抱幽独,四顾皆崇冈。

而我当此夕,忽复病起床。徐行大溪上,月在天中央。

众星自隐见,耿耿亦有光。岂不增感怀,沈吟寄来章。

遣怀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平生赋性本疏顽,拙宦虽縻心自闲。黄菊尚留秋后径,白云长在望中山。

瘦躯多病惟储药,空屋无钱不用关。松下儿童应笑我,鬓毛只为作诗斑。

游南岩寺 其二

明代 陈镒

钟梵无声白昼迟,沈沈古殿佛灯微。石崖射日光摇几,林壑藏风冷袭衣。

自昔乾坤钟秀气,至今山水发清晖。何时重到分禅榻,坐看閒云自在飞。

次韵登玉溪山绝顶

明代 陈镒

溪头一片碧崔嵬,我为寻幽亦上来。山势渐高黄叶尽,天光忽近白王开。

因怀王子笙吹月,更忆羊公石卧苔。此处尽堪逃乱世,渔郎相见莫相猜。

客中九日 其二

明代 陈镒

今晨风落帽,秋鬓觉苍苍。小酌聊成醉,都忘在异乡。

次韵吴学录过访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我衰如倦翮,幽栖忘远翔。平生性耿介,固于圆凿方。

白云自怡悦,欲寄难持将。子尚苦读书,一览应五行。

苍山可杖策,午溪可舟航。曷不时相从,摅怀寄词章。

子后情如何,烟水愁莽苍。

借漫兴一十五首 其八

明代 陈镒

渊明归隐成疏懒,谩自题诗责五男。三径盘桓有馀乐,葛巾牢裹弃缨簪。

次韵孙都事越中大雪歌

明代 陈镒

庚子之岁云暮矣,越中大雪若幽蓟。冻云十日拨不开,乱洒斜飞势容裔。

山川高下烂琼瑶,世界三千色无二。倚壑高松折巨枝,入地遗蝗藏丑类。

乾坤已回高作南,凝冱阴中有和气。白头父老为咨嗟,百年睹此真奇异。

仄闻城市三尺馀,陋巷益深难拥彗。渔翁披蓑迷晚归,童子映书忘夜寐。

我虽寒苦兴自豪,一上层楼豁胸次。岂无党进酒浅斟,不学袁安户深闭。

醉酣箕踞正长吟,忽有诗从凤池至。左司先生文武兼,统制吾邦居重位。

凛然清气逼银河,散此六花飞大地。兵尘沴戾尽洗空,穷谷深山亦渐被。

因知天意兆祯祥,明年大有公当记。

赠医人冯英伯

明代 陈镒

一别冯君今十载,重来犹带旧行囊。空窗灸艾消沈疾,新卷编蒲写秘方。

阅世已经三折臂,忧时还转九回肠。餋生道要如相授,分我刀圭换鬓霜。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七

明代 陈镒

故老相逢竹外村,能谈旧史忆乾元。大儿昨日从军去,惆怅无人给晓昏。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八 午溪新堰

明代 陈镒

开堰午溪上,百亩可灌之。长输不尽流,盖有源头为。

兴言百世计,生理始于兹。虽然藉地利,亦用人力施。

禾菽既沾泽,稍稍慰农私。园田久荒者,一旦皆见治。

虽营非我能,废兴乃其时。感君相问劳,为作新堰诗。

再和韵

明代 陈镒

清溪绕屋竹萧然,潇洒蕉衣乐暮年。数点归鸦流水外,一行飞鹭碧山前。

功名已似沈泥剑,岁月还同下濑船。试向小亭闲玩物,满池荷叶绿田田。

次林县尹韵上元帅石末公

明代 陈镒

落日长风动大旗,宁令云鸟识神奇。世家共仰侯门戟,兵策谁参别墅棋。

烽火时时蒿目力,指挥往往竭心思。也知韩范兼文武,还带貂蝉侍玉墀。

溪上晚步

明代 陈镒

散步斜阳外,独行无与期。鱼梁秋水落,沙树夕云欹。

人事有闲日,溪流无尽时。悠然心景会,盘礴得归迟。

次韵答友人

明代 陈镒

青云万里豁雄襟,淮海东边得共临。吴楚地分平野阔,金焦山涌大杨深。

秋风杨柳离亭恨,夜月梅花故国心。试上层楼一怅望,手弦绿绮和高吟。

陈镒

陈镒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 ► 28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