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薛剑公

赠薛剑公

明代 陈子升

东城倦昔尘,西山憺今雾。扬镳非爽术,戢翼有恒处。

与子两世籍,爰得平生遇。挟荚悯亡羊,析薪从所务。

妍思茂春华,贞心烱秋素。神理掇隋卞,太音锵咸頀。

方执黄牛革,言终射雉誉。声微群喙张,浸广颓波赴。

佳恶虽自知,方圆匪独顾。申章对妙匠,兰言在无斁。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湾沚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江南山县里,不省是江南。野鸟啄亭木,狞龙胶石潭。

照鱼松火猛,驱魃纸旗惭。今作投湾沚,心惟江月涵。

留别慎旃

明代 陈子升

更尽乌程酒一觞,赠言书取续篇章。重华问去天俱远,三箬寻来时共长。

宪府开时偏脱略,宗门悟后好商量。相期为觅书邮便,海客江帆集半塘。

自东安将之新州阻雨先寄潘葱石

明代 陈子升

千山身偶入,十日雨淫淫。狭室伏泉涌,前途芳草深。

村烟遮骋望,檐溜聒知音。疲极津梁者,新州去印心。

九日江楼雨中

明代 陈子升

楼居髣髴问仙人,亦插茱萸桂水滨。秋雨一江沈落照,海波千里暗扬尘。

蚁浮素影辜黄菊,雁歇清声在白蘋。言送将归归未得,羊裘冲雪去垂纶。

虎丘寄吴梅村学士

明代 陈子升

虎丘深雪闭楼时,一读娄东学士诗。吟苦秖成江客事,名高翻略世人知。

湖船代榻看迁岸,园树增桥卧及池。几度有怀犹未访,腊寒邻壁响参差。

苍梧怀古

明代 陈子升

水绿三湘下九疑,海隅风动帝巡时。五弦惟托南薰奏,二女何孤冠渚思。

轩后衣冠同委蜕,楚臣椒桂独陈词。谁将百粤文身众,会向箫韶学凤仪。

思旧诗 其五

明代 陈子升

陶陶未及已,连峤迭遘患。卑洼漏蚁穴,惊浸底怀山。

公言属黄口,变态兴绮纨。日暮登台望,风沙千里寒。

上京纷已遐,驱马游近关。

陇西客

明代 陈子升

客从陇西来,慷慨言城朔。军行踰迅飙,阵立齐崇岳。

将军始建牙,杂种谋崩角。谁堪夜已中,栖鸡自咿喔。

与少司寇黄公感述

明代 陈子升

古桂烟空石室寒,扶桑低拂海门宽。屯田日月愁充国,赌墅风流泥谢安。

汉苑望迷承露掌,楚天弹破切云冠。巨鱼出没无消息,犹自期年守钓竿。

舟泊平步怀孙典籍蕡

明代 陈子升

榕阴江岸起炊烟,忽忆词人草奏年。使节不须来陆贾,台关空说镇梅鋗。

至今举眼思尧日,终古招魂隔楚天。吟向南园此时节,蝶残花尽草芊芊。

雒阳

明代 陈子升

周王定鼎初营邑,及至东迁近孟津。往事并流清雒水,旧京终化素衣尘。

铜驼荆棘愁看汝,笙鹤云烟笑谢人。自是书生徒解咏,五诗无复授西宾。

罗浮胡蝶歌送屈翁山之金陵同梁芝五陈元孝席上赋

明代 陈子升

胡蝶来从胡蝶洞,南园先集罗浮凤。凤衰久作接舆歌,昨夜蝶酣庄叟梦。

东家西家胡蝶飞,蝶黄蝶白争春晖。罗浮大蝶真凤子,暂憩华堂还翠微。

屈生却自翠微出,欲走名都怀道术。卜居未忍便沈湘,修辞莫是身曾漆。

藻思如餐婀娜花,翱翔远食琅玕实。神仙之侣不可羁,还待怜才重惜之。

文章被服人尚爱,况乃吐纳生神奇。送君凤皇台畔去,去去逍遥君自知。

伤歌四首 其三

明代 陈子升

青蝇青蝇白璧玷,投畀豺虎非所厌,入门各媚三妇艳。

迷阳迷阳伤吾行,渡河渡河为公念。

舟中瓶梅 其四

明代 陈子升

山人衣白到扁舟,昨夜朝天露缀旒。世上波澜疑沐鹄,壶中形影不惊鸥。

囊须献笑分前席,内手知寒映敝裘。二十三丝丛水调,一时一瓣记箜篌。

题詹明府碧纱书厨

明代 陈子升

明府翻书兴不穷,一编编贮碧厨中。未开屈戌牙签见,虽隔交疏宜笥通。

晒尽最宜高阁日,披来都是古人风。与谁汎鉴流观意,绕屋扶疏树一丛。

答亡可上人

明代 陈子升

潇湘殊不远,远思在夫君。灵洲少佳气,苍梧空碧云。

碧云日复暮,朱夏悠悠度。何用持报君,秋风吹琼树。

寄陶仲调

明代 陈子升

九畹兰边五柳家,沅湘归去阻瑶华。名山太史传青简,濒海诸生想绛纱。

怀古独寻洲畔树,悲秋还听月中笳。上林摇笔空云梦,肯向游畋逐后车。

山寺听蝉

明代 陈子升

偶同高士出,一路听蝉嘶。雅尚宜秋露,何心怜夏畦。

晚风清梵外,茂树翠微西。复此令人远,依依飞鸟栖。

四会访朱子敬表兄学署

明代 陈子升

潮平江影见秋山,桑梓程途莽苍间。乱后插萸中表共,庭前收橘广文间。

曲池皓月恒相鉴,高第浮云未可攀。笑我出门多内顾,片帆西上昨东还。

春溪独往率尔遣怀

明代 陈子升

林香迎杖发,一路落橙花。复被鸟声引,溪南人几家。

暄风吹日动,细水向田斜。即事可深悔,平生白鼻騧。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