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升
陶陶未及已,连峤迭遘患。卑洼漏蚁穴,惊浸底怀山。
公言属黄口,变态兴绮纨。日暮登台望,风沙千里寒。
上京纷已遐,驱马游近关。
喜翁山道人归自辽阳作
芙蓉南浦开,开士玉关回。万里辽城鹤,仍栖朝汉台。
久游生古貌,相对出新裁。处处兰荃意,楚魂吟自哀。
厓门吊古 其一
南渡何因断好音,两厓松柏昼阴阴。鱼鳞屋里君臣会,羊角风前社稷心。
重译海遥天上下,九州金散鼎浮沈。中原仓卒移龙战,泪尽玄黄根至今。
谢伯子久游不归有怀
四愁西望浩难凭,诗思何堪向子称。天际归舟曾易识,江中孤屿若为登。
尚馀华表吟丁鹤,无限秋风叹季鹰。欲采汀蘋时已过,九嶷烟雾隔层层。
赋得明月照积雪
凝阴宵忽豁,高下总晶晶。冷气能相荡,空光只自盈。
梅疑无地落,鹤见有身惊。头白绳床上,安禅故一行。
逢邓子敬讯郭天门先生家居有寄
中丞归老处,一片洞庭秋。客至鄱湖上,湖光远近浮。
天风吹鹤氅,海国忆龙舟。若有离骚作,知子赋远游。
感秋四十首 其十六
袁宏运租去,甘与众佣群。日为千仓积,非因五谷分。
舟中看皓月,身外比浮云。偶尔成高咏,偏教谢尚闻。
家兄云淙落成 其一
北阙遥遥荷圣君,东山还欲谢人群。仙家可住胜黄阁,卿月流辉照白云。
蒲涧瀑飞烟翠湿,桂林秋爽露华芬。若为池草成佳句,高会连枝日未曛。
伤歌四首 其三
青蝇青蝇白璧玷,投畀豺虎非所厌,入门各媚三妇艳。
迷阳迷阳伤吾行,渡河渡河为公念。
湟水舟中
腊近客都归,吾游尚未几。楚萍催发迹,江雪溅行衣。
山僻僧孤往,潭明鸟对飞。陶潜偶然出,毋乃为愁饥。
客游怀黎美周梁渐子
漫游消失意,诸子复如何。闭户壁书满,伤时文选多。
长楸走马引,白石饭牛歌。近世临川剧,寒烟吊尉佗。
薄游方归过某生馆
长松一路接柴荆,昨日言归轸友声。翠鸟斜飞荷沼漾,玉人端坐竹风清。
舟维坛下歌渔父,琴取闺中抚马卿。羽翼无多君自爱,秋高鸿鹄谢卢城。
玄墓山探梅
寒浦入轻舟,春山引孤策。烟开见飞鸟,雪澹无行迹。
仄径援山臂,高根逗泉脉。旁临邓尉卑,回望阊门窄。
日照寺微绀,湖涵梅尽白。诸天恣花供,大地成香席。
石壁张丹青,茶山啜云液。悠然遂终日,归路思弥绎。
陶钜标行人见讯却寄陶有旧欢故调之
会稽何处学逃名,苕霅烟波一叶轻。行李旧恩衔帝阙,落梅新唱动江城。
十年星散杨朱路,半枕云愁宋玉情。莫是南中留桂树,皇华归客赠生平。
五逝叹 其二 张庶常天如 溥
天如今大儒,读书究根实。汎爱引中上,综时相文质。
世史阐天官,肇阶仅庶驰。腹驰董相猎,家续延陵繘。
王恻珍遗文,没哀绵筑室。湛湛江上枫,秋风自萧瑟。
重入庐山归宗寺受天和尚戒答西堂角公见赠之作用韵
钵饭馀香著一身,竹房宜贮客囊贫。诗篇或许超名辈,道行多惭让别人。
石窦纳风泉响细,金轮承日塔光新。归宗旧地归心属,一见同门即甚亲。
金陵 其二
往日南京事,閒时共尔论。江来千万派,城启十三门。
剑佩留勋府,戎衣在寝园。兴亡看六代,何必远伤魂。
旅中同吴仲徵周彬野集庞君燕寓舍韩叔夜病不至次吴韵
客身浑欲托禅门,且莫寻僧度晓昏。古道不孤山月鉴,清歌仍共院钟言。
瓷盘白剖霜梨大,石槛阴层露桂繁。况值枚生才健甚,相如何事病梁园。
为孝廉弟牧止咏心性堂 其一
欲以居心性,当从心性居。伐柯则不远,堂构想规模。
寄陶仲调
九畹兰边五柳家,沅湘归去阻瑶华。名山太史传青简,濒海诸生想绛纱。
怀古独寻洲畔树,悲秋还听月中笳。上林摇笔空云梦,肯向游畋逐后车。
舟中瓶梅 其一
顾影中流棹并斜,寒姿清切望天涯。绿珠价重曾名井,碧玉生来自小家。
乱却游蜂过别苑,添将立鹭写晴沙。即看琐碎明珰色,何处扬帆采石华。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述哀 其二
龙川
佛日东游答欧奏孚陈皖公
自五羊至河源得二十绝句 其六
四臣咏 其四 海忠介瑞
哭云淙兄
思旧诗 其七
怀芳篇寄徐子能
姚六康石埭署中醮会同张芑山秦又宛沈天士卢弗疑曹扶三张师仲堵雪 ...
口号赠故人
邺中
述哀 其四
秋钓
展观朱仲韶所画梅花作诗寄怀
赠罗文止祠部
感遇十八首 其六
旅馆折蜡梅花贻王衡之
石埭昭明太子庙
明君怨
对酒同黄子
丹青引为朱二文晖题真
荔支 其一
典琴
寄旧游二三诸公
金陵 其一
赠金道隐
听叶山人弹琴
自赠
陶苦子村居筑楼同元孝侄闭关秋日过之赋此
道逢周木天有赠
赠梁芝五
吴门旅兴
忆银尖
又续锁柳沈灯引
感秋四十首 其十二
寄潘子
诏拟初唐应制
山居闻吴客来五羊多是旧游遥有此寄
素馨鹦鹉 其二
水楼晓起寄邝无傲
感遇十八首 其九
咏西洋显微镜
寄罗浮古鍊师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十 难忘曲
以乐府题作唐体五首 其二 朱鹭
宿栖贤寺
伏波祠
读区太史集因赠区二延之
腊兴
别诗 其二
苍梧怀古
城西七夕
飞蛾篇
以诗索何旦兼竹杖何曾许觅一僮并及之
效杜樊川体
盂兰盘日西来庵礼舍利
赠友诗
射鸟曲
寓南康东观赠章松樵道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