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葩经体

葩经体

明代 陈子升

川流浮浮,我今斯居。不遑朝餔,吁嗟乎权舆。

川流㶁㶁,我今斯息。不遑朝食,吁嗟乎宿昔。

园中何有,有薪有蔬。吁嗟权舆,胡食而鱼。不遑朝餔,曰犹徐矣。

薪蔬惟棘,莫之敷矣。

园中何有,有荼有藿。吁嗟宿昔,胡食而鲽。不遑朝食,曰犹绎矣。

荼藿骚骚,莫之藉矣。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五

明代 陈子升

举世知名蚤,中年学道迟。识途伤老马,戢翼愧长离。

与客吟风竹,寻僧供露葵。旷怀人境内,何叹路多歧。

拟高常侍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明代 陈子升

都亭风拂柳丝长,握手怜君谪两乡。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

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圣主恩深霄汉上,忍令双鹄久摧藏。

辛丑拜墓作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灵洲亘南海,石门揵西山。斯备衣冠气,而出清洌泉。

重华韬九疑,妫裔流瀛堧。茫昧逮有宋,哲祖卜终焉。

屡分齐市宅,亦归京兆阡。累累溯高曾,默默开云元。

表碣俨斑驳,楸梧蔚葱芊。聚族长兹守,行道咸欲观。

如何值丧乱,动止暌故田。奠浆封树间,垂涕翁仲前。

宿朱吉人莲花庄是赵松雪故居

明代 陈子升

荻横枫落见莲花,谢绝时流此故家。通水恰宜官路断,当山不任女墙遮。

疏篱次序编丛卉,小椀分张试洞茶。见说高斋松雪是,可怜台柏剩霜华。

下篷辣滩望阴那山

明代 陈子升

梅州行李出,雁渚钓鱼过。偃蹇一身小,裴徊九面多。

滩声迅篷辣,山色暗阴那。篙打鱼虾国,松摇猿狖窝。

沧浪看逝者,白石唱来罗。是处僧煨芋,前溪鹭食荷。

市稀粮少宿,风健酒虚酡。岁暮游还远,将如杖履何。

代赠效李义山体

明代 陈子升

自觉妆鬟太沓拖,不因君意却因何。车中果亦同心少,座上香须今面多。

犬子于今还绿绮,牛郎无夕不银河。此心醉久公然说,冷淡朱颜更易酡。

七夕戏赠小男

明代 陈子升

稚子听人谈七夕,举头真欲尾星行。催娘案上排生果,替姊笺头录乳名。

乱唱仙歌敲竹简,私斟圣水贮瓷罂。虽然时节为儿戏,不觉能添老大情。

盂兰盘日西来庵礼舍利

明代 陈子升

金作浮图藏舍利,师僧请出众人观。生天直用时时切,消业回思世世难。

惊眼威神灯外转,彻心悲涕水中寒。病身礼罢空行院,为指芭蕉在药栏。

送董无休还会稽兼寄陆惠迪子占兄弟

明代 陈子升

严城风物倍萧森,斜日河桥去客心。三策漫劳趋阙献,五噫还为出关吟。

苧萝黛色归装入,茹霅烟波倚棹寻。且欲从君称二陆,云间髣髴似山阴。

将之吴越留别亲友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赭颜当别酒,不饮且先陈。衣食堪生我,妻孥暂托人。

回肠千水曲,迎面众山新。肯厌一茅屋,端居养性真。

入剡中怀贺监

明代 陈子升

乍入剡中路,先令客望劳。湖将一曲远,山有四明高。

贺监今何在,谪仙宁独豪。荷花空满浦,惆怅发轻舠。

四咏 其一 循东陵

明代 陈子升

循东陵兮怀故侯,圃秋瓜兮农之俦,我今安知嬴与刘。

夫君资我端章甫,文身断发将焉取。不如蝉蜕圭与组,身齐逸民此终古。

止酒示内

明代 陈子升

接篱空与酒人偕,憔悴身依楚水涯。典却鹴裘司马渴,梦回鸳禁太常斋。

花间绮席年今老,柳外旗亭雨更霾。犹为细君时割炙,陆沈何处进如淮。

素馨鹦鹉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香国生毛羽,飞来震旦遐。分明鹦鹉鸟,莫道素馨花。

被雪心偏热,含辉影故斜。迦陵音自足,凡鸟慎无哗。

同毕牧生萧湘隐游万松庵

明代 陈子升

城喧时得避,松为响飕飕。复与行吟接,因令旅思留。

维新香火故,结夏石堂秋。看展华严礼,殊无一字酬。

新州国恩寺是六祖故居

明代 陈子升

无生向师学,师是此中生。树觉菩提长,山经獦獠行。

归鸦临寺黑,激水叩钟清。我自虞园至,维桑空复情。

拟作贾生适长沙诗

明代 陈子升

南赴长沙路,侧身思雒阳。我岂黄发人,用辅长沙王。

诏拟初唐应制

明代 陈子升

万里乘龙正御天,四方归马诏安边。铙歌昔奏之回曲,镐燕新书卜雒年。

衮色旦披临玉帛,炉香风静肃貂蝉。臣称圣寿沾三爵,还向明堂缀五篇。

与郝载匡夜话

明代 陈子升

床如丁字置,夜与郝生谈。世故淡边谢,禅心嚣里参。

轻装分絮被,归计在松庵。莫谬推师长,知君青出蓝。

寄陶仲调

明代 陈子升

九畹兰边五柳家,沅湘归去阻瑶华。名山太史传青简,濒海诸生想绛纱。

怀古独寻洲畔树,悲秋还听月中笳。上林摇笔空云梦,肯向游畋逐后车。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