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升
梅州行李出,雁渚钓鱼过。偃蹇一身小,裴徊九面多。
滩声迅篷辣,山色暗阴那。篙打鱼虾国,松摇猿狖窝。
沧浪看逝者,白石唱来罗。是处僧煨芋,前溪鹭食荷。
市稀粮少宿,风健酒虚酡。岁暮游还远,将如杖履何。
入剡中怀贺监
乍入剡中路,先令客望劳。湖将一曲远,山有四明高。
贺监今何在,谪仙宁独豪。荷花空满浦,惆怅发轻舠。
对酒同黄子
酒酣耳热君勿喧,世上悠悠安足论。龟策不开严叟肆,雀罗终守草公门。
天空芳草催鸣鴂,寒入梅花断啸猿。痛哭穷途今泪尽,且回青眼看乾坤。
何仙姑祠
云母凝清甃,仙姑渺碧空。佩声遗凤穴,绡影借鲛宫。
纷若神弦曲,泠然少女风。守雌长若此,无处问鸿濛。
甲辰小除夕作
零落黄门欻白头,几年萍梗泛沧洲。结交悔作四公子,学佛思随五比丘。
穹室烟深归祀灶,金银云起去登楼。明春未得避喧计,空负晓林黄栗留。
秋野独行因寄茅鍊师
秋敞松关对泬寥,悠然散步引长谣。冠当岫色沾云叶,杖应泉声响石桥。
远树亭亭孤鹤起,荒原漠漠万蓬飘。故人独在朱明顶,白鹿新骖学子乔。
江上吹笛
日夜龙吟人不知,因之截竹江间吹。风呼一叶应高鸟,云裂四天敲冻凘。
谁复咿嚘塞蚁穴,直当演漾浮天池。悄然终曲入怀袖,不见其人千古悲。
哭药地和尚
青原山色皖江湄,不道来寻是别时。世出世间双泪尽,吾师吾友一心悲。
难趋觉路呼元伯,谬以音声见子期。从此无生的须学,净名仍要药王医。
山居闻吴客来五羊多是旧游遥有此寄
月冷吴江枫叶声,莼鲈遥慰十年情。旧游半倚生公石,新语重携心贾城。
麟阁惊心仍草莽,鸡坛回首识肥轻。何当七发开眉宇,秋晚观涛气暂平。
开先寺留呈山鸣和尚
招提经林麓,不觉过桥来。赑屃兼山负,虹蜺落涧开。
衣摊春草染,杖发暝钟催。未敢酬言语,山阳有殷雷。
为屈翁山悼妻华姜王氏
朱弦弹罢凤凰飞,金缕空销蛱蝶衣。芳佩一临湘水岸,仙魂终傍华山畿。
长悬戟府将军爱,却逐瑶台阿母归。徒使文通对团扇,画成秦女是还非。
感秋四十首 其九
名流今特盛,览古觉才难。请以市琴碎,为君杯酒欢。
道存不下带,心折一相看。百尺琅玕实,惟应彩凤餐。
念珠
乌木为珠子,黄山去日持。得之云象罔,智者见摩尼。
个个成圆果,声声绕串丝。君看白玉閒,多半是从缁。
发舟言怀 其二
独自装瓢笠,还谁宠远行。人人嬉上巳,物物得由庚。
话就官亭短,诗将客货轻。江风与山瀑,初作枕间声。
湾沚 其一
江南山县里,不省是江南。野鸟啄亭木,狞龙胶石潭。
照鱼松火猛,驱魃纸旗惭。今作投湾沚,心惟江月涵。
江涨雨甚浩然兴叹
白马涛方怒,苍梧云正流。临渊叹今雨,向若况先秋。
独閟江上阁,谁归天际舟。若为藏羽翼,深树拂鸣鸠。
感秋四十首 其十九
开府方夫子,当年骨鲠臣。西人瞻节钺,南纪惜经纶。
是日敷天泪,遥摧报主身。只今知己感,往事总伤神。
诏拟初唐应制
万里乘龙正御天,四方归马诏安边。铙歌昔奏之回曲,镐燕新书卜雒年。
衮色旦披临玉帛,炉香风静肃貂蝉。臣称圣寿沾三爵,还向明堂缀五篇。
游弦
抽园客之丝,鸣君堂上琴。今我要列子,泠然而御风。
居世何为自龌龊,劳生以鞠躬。君有酒食且饮食,我乐伊何任。
四失诗和徐文长韵 其四 失磬
硁硁鄙质久相留,燕石周人漫应酬。一足或当夔戛击,泗滨空记玉方流。
浮图钵应三更早,碧落钟虚五岳游。笑问泉明归去后,还堪如此折腰不。
任公祀名宦祠
异朝犹仰大夫贤,往昔曾闻父老传。风宪直能戡日本,外台偏肯有中涓。
开藩预有三槐兆,带印兼为五穗仙。今日孙曾修俎豆,海南新荐大鱼鲜。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陇西客
张友鸿司李招饮竹深书屋王衡之工部适自白下至
感遇十八首 其九
中秋夜集詹竹殹宅
将之吴越留别亲友 其二
寓南康东观赠章松樵道人
赠詹竹殹明府
宝象林访在犙和尚
兰陵赠庄书采进士
吴门旅兴
韩公桥歌
山枝
失题 其六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一 有所思
祀何仙姑乐章 其二 送神
寄赠泰和萧子
赠元孝
谒南海神庙
铁如意
旅馆折蜡梅花贻王衡之
哭朱远公
述哀 其四
寄陈元水
四愁 其一
礼诵后作寄道侣
感遇十八首 其十六
咏怀古迹五首
雒阳
朱子勷赠予墨拓瘗鹤铭喜赋
宴王氏宅
春日登粤王台
发舟言怀 其一
怀兰引
石埭访姚六康明府
四会访朱子敬表兄学署
葩经体
秋日赠别
咏萧何
寄邝湛若
舟中瓶梅 其四
与彭海翼夜话
以乐府题作唐体五首 其二 朱鹭
题朱子茂茅亭新成
以乐府题作唐体五首 其一 昔昔盐
池阳道中寄怀梁药亭
罗浮胡蝶歌送屈翁山之金陵同梁芝五陈元孝席上赋
感秋四十首 其七
归宗寺戒后与记汝阇黎夜话
将归九江村旧居先寄亲旧
感遇十八首 其十二
入黄山谒檗庵和尚 其一
沉香浦送澹归上人兼寄元孝金吾
宿栖贤寺
下篷辣滩望阴那山
附集王辋川句
五逝叹 其二 张庶常天如 溥
移居 其二
思旧诗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