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升
都亭风拂柳丝长,握手怜君谪两乡。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
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圣主恩深霄汉上,忍令双鹄久摧藏。
念珠
乌木为珠子,黄山去日持。得之云象罔,智者见摩尼。
个个成圆果,声声绕串丝。君看白玉閒,多半是从缁。
白发三首 其二
我闻夜交藤,能使人首乌。我发从渠白,但愿一愁无。
此藤不足宝,不若树萱草。
送体莹上人之云门
祖庭将重辟,师命敢辞劳。鹤过篷窗疾,猿窥箬笠高。
一林寒独往,众壑水相遭。未觉暌言笑,松风与海涛。
湾沚 其一
江南山县里,不省是江南。野鸟啄亭木,狞龙胶石潭。
照鱼松火猛,驱魃纸旗惭。今作投湾沚,心惟江月涵。
飞蛾篇
飞蛾勿飞飞,我言汝可通。高者奔月蟾,下者衔烛龙。
蚌能吐珠辉,萤能照飞蓬。彼皆爱光辉,不知汝懵懵。
歘尔投灯来,顷刻罹厥凶。汝智自不周,汝力自不从。
汝今勿复飞,劝汝慎先几。飞蛾懵不服,飞飞复促促。
促促污金镫,草草笑蚊蝇。
赠叶汉客
岂择龙江与虎丘,飘然只是采真游。自甘藜藿如僧戒,不戴芙蓉亦羽流。
千里烟波随放荡,一房花石共绸缪。他年约尔频相见,来往三茅峰上头。
陆参军贻书招饮不赴戏答以诗
金门索米谢侏儒,骑马群儿笑酒徒。莲幕尘生高士榻,蔗浆寒彻大官厨。
青楼鸳梦重城闭,绿树莺歌故苑芜。乡落不知蛮府事,参军何用说娵隅。
思旧诗 其二
挟策贵能共,诵读相与研。崇情排末流,蕴志慕古先。
揣摩慎双爵,亦已绝韦编。赋心合綦组,丽则俦扬班。
气越千亩根,思漂百丈泉。
寄蒋南陔先生
南海神明宰,归吴赋五噫。内廷虽一召,末路叹多歧。
小子亦鸿渐,终焉同凤衰。因声寄丹穴,雏羽日威仪。
逢邓子敬讯郭天门先生家居有寄
中丞归老处,一片洞庭秋。客至鄱湖上,湖光远近浮。
天风吹鹤氅,海国忆龙舟。若有离骚作,知子赋远游。
游麻奢宝象林还至冈头村遇雨
复此泥涂迹,真怜昨日晴。弥天皆月色,破地忽雷声。
雨点红鱼吸,风轮白鸟征。惟留法云在,烟树失江城。
邺中
漳河流尽故宫尘,霸气如从马首新。东汉缀旒因有国,西园飞盖若无人。
风悲古冢啼山鸟,日射寒塘散渚蘋。孤客吟边不知暝,建安年后有良辰。
山子禅师还宝峰经佛山为众说法作诗纪事
龙象高高幸得攀,法筵开在水云閒。好教大众为禅侣,方许兹乡号佛山。
一马自天无不踏,五羊馀石亦非顽。谁能洗发摩尼色,供与吾师系衲还。
拜水词
炎风吹日熨秋禾,拜水呼天咽浊河。无计可令沟洫满,千人迸泪作滂沱。
盂兰盘日西来庵礼舍利
金作浮图藏舍利,师僧请出众人观。生天直用时时切,消业回思世世难。
惊眼威神灯外转,彻心悲涕水中寒。病身礼罢空行院,为指芭蕉在药栏。
寄板桥黎方回务光
板桥霜色带芳篱,四海才名怅昔时。流水竟孤琴一曲,临风长见玉双枝。
藏书曝日恩犹在,裹革终天泪总垂。国士只今惭马队,凌江不用奋长离。
述哀 其二
黄竹歌残雪,苍梧泣断云。三年曾克鬼,诸□乃无□。
逐日还何及,呼天竟不闻。定知图箓秘,哀痛为斯文。
豆叶屏
庐山历访诸精舍,豆叶屏前启半扉。窗眼放云先箧贮,盆头替米后僧归。
鬼神未得专奇事,狼虎何曾有杀机。游罢殷勤为君说,此中泉石好相依。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二 台岭
辛壬癸甲出关回,行路虽难歌莫哀。敝舍亦劳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门开。
伤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将军有姓梅。风度楼前融朔雪,大唐今数曲江才。
雒阳
周王定鼎初营邑,及至东迁近孟津。往事并流清雒水,旧京终化素衣尘。
铜驼荆棘愁看汝,笙鹤云烟笑谢人。自是书生徒解咏,五诗无复授西宾。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昆腔绝句 其四
咏西洋显微镜
舟泊平步怀孙典籍蕡
丹青引为朱二文晖题真
送谈蘧怀游潮阳便还京江
思旧诗 其三
鼻天子墓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七 从军乐
寄邝湛若
陇西客
厓门吊古 其一
赠表兄冯茂
家僮答
石埭昭明太子庙
晓题楼上
怀白君益
失题 其三
答欧奏孚订游吴门之作
山居闻吴客来五羊多是旧游遥有此寄
答陆导甫
兰陵赠庄书采进士
怀芳篇寄徐子能
绿茉莉
续成语四首 其四
送区公式同何景常之任溧阳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
佛日至端州
次韵寄答某
伤歌四首 其二
失题 其二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五 蓝关
寄慧公上人用前寄在犙禅师韵
为孝廉弟牧止咏心性堂 其一
野阔
寄寿汤惕庵先生
同朱五瑞吉人兄弟游画溪
春日登粤王台
赠把秀卿金吾太师
寄徐巨海
虎贲将军
三子赠答诗 其三
呈灵岩继起和尚
陈村
七夕寄容舍人
五逝叹 其二 张庶常天如 溥
寄罗浮古鍊师
题詹明府碧纱书厨
丰湖 其三
谢伯子久游不归有怀
哭容舍人
手录新诗因成十四韵寄呈业师欧先生
寄叶许山
和邝湛若苍梧访太真绿珠遗迹
送某还义乌营母太夫人葬
感秋四十首 其十七
感遇十八首 其十一
丙午腊月羊城对雪
南侍御谪藩幕至粤赋赠
新州国恩寺是六祖故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