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升
不知天阙复山庭,欲近银河鹊驾停。几处离忧逢七夕,孤臣不寐看双星。
金陵 其二
往日南京事,閒时共尔论。江来千万派,城启十三门。
剑佩留勋府,戎衣在寝园。兴亡看六代,何必远伤魂。
过白石村访唐明藜聓其从兄明犀久游未归因并怀之
采菱风急暮天浮,一枕听潮溯上流。每向亲朋称旅客,独迷烟雨见江鸥。
颓垣护果丹垂树,小艇穿苗绿满畴。知尔一乡栖息好,白云何处伴人游。
客中咏二高士f 其一 吴门梁伯鸾
踰岭去桑梓,吴门花发时。出门仰天笑,聊以当吾噫。
逸妻岂不恋,求友兴深思。一过伯通桥,夫君洵我师。
谢伯子户部自香山见过
曾趋建礼共鸣珂,一落丹霞发已皤。月满千山惟独寤,花藏三径忽相过。
池边命酒观王鲔,石上题诗拂女萝。归去登临空海峤,君家还有几羊何。
金陵 其一
六朝君莫问,千古并生愁。宫似咸阳创,江胜雒水流。
鹓鸾何日散,芦苇飒然秋。独有秦淮月,时时照客舟。
客长兴时京口李司直自卞山买舟相寻
浮萍各自飘,折简不烦招。知有五千字,来从丁卯桥。
埋名已东郭,访古尚南朝。想借天人供,禅房慰寂寥。
续成语四首 其三
日回而月周,时不与人游。众人皆疾足,羌余独淹留。
蟋蟀入我床,鸿雁何哀愁。友生日以远,将在东山头。
亮哉宋大夫,四序独悲秋。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四 刘生
卿家赤帝后,走马黄云间。独入咸阳市,报雠时度关。
愁将边月远,卧对酒垆閒。傲尽王公席,青春抚绿鬟。
感秋四十首 其十三
青琐先君职,金台屹古燕。艰难依丙舍,谏诤忆丁年。
自上玄成牍,空归范蠡船。海天迷皂帽,何处拟辽田。
拱北楼望仙湖里故居
楼下双门车马尘,楼头五夜唱鸡人。十年清梦里闾改,一片彩云窗槛新。
雀噪北林窥殿影,籁传南郭窅天真。回翔却问乌衣燕,此处雕梁谁旧邻。
客游怀黎美周梁渐子
漫游消失意,诸子复如何。闭户壁书满,伤时文选多。
长楸走马引,白石饭牛歌。近世临川剧,寒烟吊尉佗。
南侍御谪藩幕至粤赋赠
参军天子命,谪宦越王城。幕下皆言屈,朝端有直声。
霏微刘苑月,寥落楚江蘅。早入陈时事,南中未息兵。
题李太白像
词林鸟归凤,千载想斯人。恩向汾阳重,情连云梦亲。
少陵非匹敌,小谢契精神。甚矣吾衰也,时无贺季真。
空然对遗像,文采映千春。
寄许清漳
诗心不滓骨尤清,小许公呼作小名。繁弱挽将才更健,駏驉骑著得还成。
酣歌要得姬人赏,朗咏常教俗客惊。暂返僻村谁可语,绕园思迸豆花生。
西江春事
桃花水上新,况复满山春。历乱闻啼鸟,清明烂醉人。
相思阻天末,相慰且比邻。借问求桑女,如何大路遵。
宿栖贤寺
听得万松声,如传五老迎。到门云旧识,释子晚经行。
怪石云衣覆,虚寮夜瀑明。终期此禅寂,安用昔贤名。
寄邝湛若
南郭灰心念故庐,西园飞盖结交初。观鱼乐去逢庄叟,歌凤狂来是接舆。
日色有时荣木槿,海风无象避爰居。年年脉望看仙化,空老雕虫旧秘书。
送区公式同何景常之任溧阳
临行资馆谷,赎得敝裘回。微雪飘长荡,閒云到大坏。
寻幽知独往,望远倩君催。铸剑前徽在,羞称笔札才。
感遇十八首 其十六
西方金仙化,寂灭性长存。维摩有家室,乃入不二门。
圣贤在忧济,于此未暇论。嗟彼猥鄙儒,讥驳徒嚣喧。
操舟苦风浪,如何笑轮辕。儒术不自尽,如何谤世尊。
访丹霞先生
屏居不肯出,便老即迷邦。渔艇独知汉,鹿门原姓庞。
白云侵隐几,雕虎过吟窗。问我从何至,一樽浮越江。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家僮答
失题 其七
春日登粤王台
重入庐山归宗寺受天和尚戒答西堂角公见赠之作用韵
祀何仙姑乐章 其二 送神
罨画溪寄慎旃副宪
奉答业师欧先生见怀之作次韵 其二
赋得秋水寄怀友人
姚六康石埭署中醮会同张芑山秦又宛沈天士卢弗疑曹扶三张师仲堵雪 ...
谒南海神庙
射鸟曲
王阮亭客部枉评予诗作此寄赠兼怀令兄西樵吏部 其一
吊南越王佗
岁除答梁羲倩敦五两甥 其二
感秋四十首 其四
朱子勷赠予墨拓瘗鹤铭喜赋
怀白君益
偶成书壁
开先寺留呈山鸣和尚
谢伯子久游不归有怀
失题 其二
用齐梁体作唐律
道逢周木天有赠
寄陶仲调
寄叶许山
赠杜光生
腊兴
以诗代书呈诸公
思旧诗 其三
曹方伯闻予谈西樵之胜有作赋答
附集王辋川句
虎贲将军
新州国恩寺是六祖故居
归善王明府招同曹彝伯叶必泰姚瞻子游丰湖即席赋
昆腔绝句 其二
岭南牡丹
南州访黎博庵
寓南康东观赠章松樵道人
思旧诗 其六
遥送孙无言自扬州还黄山
五逝叹 其四 李给事乔之 毓新
冬心 其三
寄潘子
懒
西游归贻王大雁侄元孝兼怀梁阜己
自感 其一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一
草有雁来红者又名老来红戏题
止酒示内
伤歌四首 其三
丹阳道士浇花歌
赋得明月照积雪
四会访朱子敬表兄学署
宫人入道
诏拟初唐应制
喜梁阜己初归同王大雁何皇图吴仪汉陶苦子离患上人分赋得乾字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一 有所思
三子赠答诗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