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升
夸父深林托杖根,巫咸渺渺自天阍。空江落日双悬泪,衰草秋山九逝魂。
何处归耕无妄邑,有人搔首莫愁村。孤清得学于陵子,李下寒浆足灌园。
感秋四十首 其十六
袁宏运租去,甘与众佣群。日为千仓积,非因五谷分。
舟中看皓月,身外比浮云。偶尔成高咏,偏教谢尚闻。
江涨雨甚浩然兴叹
白马涛方怒,苍梧云正流。临渊叹今雨,向若况先秋。
独閟江上阁,谁归天际舟。若为藏羽翼,深树拂鸣鸠。
效杜樊川体
南金收尽九州馀,魍魉逢人鼎象虚。自有掘尸从楚望,可无翘足待商于。
羊头乍烂称开国,马角频生命副车。未必苍苍非正色,绿沈红黦竟何如。
寄寿汤惕庵先生
二十年前出宪时,美髯玄发映清姿。观风只许凛相对,执法敢求深见知。
丹陛也曾留汲孺,碧云何异咏休师。莫疑棠荫馀霜雪,今日南岩生紫芝。
赠叶汉客
岂择龙江与虎丘,飘然只是采真游。自甘藜藿如僧戒,不戴芙蓉亦羽流。
千里烟波随放荡,一房花石共绸缪。他年约尔频相见,来往三茅峰上头。
赠某将
一令衔枚昼不哗,一声传箭满风沙。帐中辩士秦犀首,门下材官汉虎牙。
系肘讵嫌金印重,开颜新贮玉楼斜。劝君须惜河山誓,不灭胡虏不作家。
思旧诗 其六
关路前致辞,劳劳子何之。凌秋进凿凶,慷慨趋危陴。
新组行就列,旧恩良不訾。三命等浮埃,取义终若饴。
招魂魂孰归,将丽太常旗。
寄徐巨海
南州徐孺子,高卧有青山。往日蒲轮弊,穷年桂树攀。
溟鱼不得运,雾豹迥无斑。却望罗浮色,知予亦闭关。
为屈翁山悼妻华姜王氏
朱弦弹罢凤凰飞,金缕空销蛱蝶衣。芳佩一临湘水岸,仙魂终傍华山畿。
长悬戟府将军爱,却逐瑶台阿母归。徒使文通对团扇,画成秦女是还非。
渔艇鸬鹚 其一
过河鱼泣未忘筌,比目宁为比翼怜。小似垂云浮积水,真看衔石出重渊。
嘉名何事传乌鬼,贱质依人羡羽仙。袅袅竹竿频应接,白头相慰报青钱。
伤歌四首 其四
若有人兮非世情,愿欲矫举吹云笙,天不可阶仙难名。
渔父濯之沧浪水,美人赠以琼瑶英。
甘露庵访姚文初
晶晶甘露滴祇树,君向此中长乐饥。纸帐日高眠起后,茶铛火绝籍寻时。
先人交籍惟增感,近日科名总不知。我亦禅门办归宿,虎丘云极岭南陲。
咏萧何
相国超诸将,收图不取金。无双识韩信,画一付曹参。
名益图麟著,功将汗马深。如何灭秦佐,偏结故侯心。
懒
少著经营便不禁,颓然诸念总无心。閒阶日影黏人驻,高树蝉声到耳沈。
强读只随风展卷,醒眠犹对鼠行琴。有时早起缘斋沐,散发当头瀑水斟。
发舟言怀 其一
丛花三月重,百戏一村喧。静者那同俗,兹焉遂出门。
路纡思逐鸟,吟断待呼猿。已得无穷意,当为别后言。
二月二十二日
罗浮二月春如烟,江花酣春入眼鲜。句漏就丹未免俗,陆郎怀装殊自妍。
素丝皎皎在所染,黄雀飞飞谢少年。五湖四海青眼几,与尔剖符知英贤。
四臣咏 其一 丘文庄浚
琼台峙海曲,博奥穷寰宇。史文繁复系,经义衍犹补。
论道殊耻今,多艺亦侔古。微特崇文朝,星云灿可睹。
拱北楼望仙湖里故居
楼下双门车马尘,楼头五夜唱鸡人。十年清梦里闾改,一片彩云窗槛新。
雀噪北林窥殿影,籁传南郭窅天真。回翔却问乌衣燕,此处雕梁谁旧邻。
赠杨明府
飘泊何堪寄一廛,乡心淮海片帆悬。卜居揽尽中洲莽,嗜酒烹馀大邑鲜。
矫制益知长孺直,著鞭终拟祖生先。看君一鹗横秋在,云散昏鸦落野田。
赤花洲七夕同李樵怀家皖公
龙目离离垂暗津,渔家灯影共星陈。名香竟日熏荀令,绣被深宵覆越人。
斜汉欲将云树合,闰年贪向月华新。桑田沧海君休问,结袜閒生雒浦尘。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豆叶屏
赠吴鲁冈恤部吴持张天如庶常书至
飞燕咏
寄旧游二三诸公
游弦
落第后将往潮州赴李乔之司李之约呈家兄宗伯
步摇
岁除答梁羲倩敦五两甥 其二
二鸟诗 其一 唐宫鹦鹉
七哀 其二
与彭海翼夜话
冬夜赠曹自悦司马
怀兰引
五子咏 其一 朱王孙仲韶 统
宴王氏宅
感遇十八首 其八
与郝载匡夜话
五逝叹 其二 张庶常天如 溥
将之吴越留别亲友 其一
感秋四十首 其三
重移村居既北复南未返吾庐慨然兴叹
赠华林监院电公
辛丑拜墓作 其二
逢邓子敬讯郭天门先生家居有寄
中秋海上对月
赠池阳陈君
拟作贾生适长沙诗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五
曹方伯闻予谈西樵之胜有作赋答
为孝廉弟牧止咏心性堂 其二
铁如意
思旧诗 其五
冬心 其二
湘管
代山人春夜閒情
示家僮
山中七夕
感秋四十首 其十七
为屈翁山悼妻府姜王氏
题朱子茂茅亭新成
口号赠故人
吴门旅兴
丹青引为朱二文晖题真
失题 其三
中秋夜集詹竹殹宅
黄石公祠
甲辰小除夕作
汪樽石生子诗以柬之
西阁书壁三十六韵
始安寻颜延年故迹
长兴陈高祖陵下作
寄徐子能
八音二首 其二
自感 其一
唐倩明藜之潮州谒宋太守索予赠诗
四会访朱子敬表兄学署
家兄云淙落成 其二
怀欧大之康州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十二 长安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