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南侍御谪藩幕至粤赋赠

南侍御谪藩幕至粤赋赠

明代 陈子升

参军天子命,谪宦越王城。幕下皆言屈,朝端有直声。

霏微刘苑月,寥落楚江蘅。早入陈时事,南中未息兵。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甲辰小除夕作

明代 陈子升

零落黄门欻白头,几年萍梗泛沧洲。结交悔作四公子,学佛思随五比丘。

穹室烟深归祀灶,金银云起去登楼。明春未得避喧计,空负晓林黄栗留。

初发连州

明代 陈子升

岁晏穷千里,心知恋本州。山川交楚粤,文藻忆韩刘。

对雁方怀岳,看云却背楼。疏林晴可数,寒鸟不妨投。

七夕过李琬若希素兄弟斋中时有谈禄命者

明代 陈子升

秋宵疏柳下,群坐见双星。独作江头月,浮来满户庭。

候虫参语默,天爵测玄冥。莫论纷纭事,邻箫细可听。

感遇十八首 其十七

明代 陈子升

东家桃李颜,日日登墙笑。西第宴歌钟,往来皆权要。

北里习化居,青蚨走相召。谁识南山南,松风答长啸。

秋钓

明代 陈子升

行至幽溪清见底,閒閒爱下一条丝。湍中白小游无恙,石上红衫坐独危。

鹭立并将人影照,叶浮空有水纹知。悠然网罟前时世,久厌荤腥伴老师。

岭南牡丹

明代 陈子升

昔年花引人看去,今日人閒花却来。芗泽乍从新雨长,茅堂仍作故家开。

翻呈脂粉于图肖,拟掘珍珠当土栽。安得穷陬皆有此,普天无地著蒿莱。

游穹窿山上真观闻施亮生尊师有岭南之行留此为赠

明代 陈子升

真师请于帝,应世住穹窿。锁院凭雷掣,飞楼惹鹤翀。

神形符字凸,鬼血剑花红。见说南行久,多应遇葛洪。

丰湖 其三

明代 陈子升

长堤犹忆直如弦,学士蒙恩剩赐钱。窥月似分桥廿四,徙溟谁击漠三千。

清尘漠漠银鱼影,碧草深深石马烟。已觉春风悬荔颗,攀枝全借烛龙然。

草有雁来红者又名老来红戏题

明代 陈子升

咄咄欲书空,低徊视草丛。白头吟莫苦,当是老来红。

赠池阳陈君

明代 陈子升

莫求冀北马,当采江南蘋。客来就我赤花浦,举杯先道池阳人。

池阳人客珠江久,与我同为太丘后。十年故国满干戈,四海移家择林薮。

南武台边愿卜居,昭明楼远频回首。丈夫慷慨辞里闾,斗大黄金当系肘。

轻裘每忆镇襄阳,剑气还看起豫章。弯弓近抱嵩台月,击楫遥冲瀚海霜。

世间乌白马生角,书剑平生果谁学。五十归来鬓未皤,饮醇御妇聊行乐。

排难惟思鲁仲连,诙谐颇效东方朔。唾壶击碎金屡挥,堪笑时人皆龌龊。

我昔轻肥好浪游,黄金满腰花满头。胸中不染似皎月,调笑往往酣青楼。

夫君此时便相识,坎壈只今同失职。嗔目语难非我心,高山流水和雕琴。

骐骥絷足鸾凤窜,北禽日日欺南禽。相期惟有幽兰谷,袅袅轻风吹素襟。

白发三首 其三

明代 陈子升

妾有盘龙镜,为君照白发。照发复照须,繁霜不可遏。

染之不尽黔,拔去还复发。天运既如此,恶之殊非达。

妾发长至地,甘为老奴悦。愿君崇明德,毋事此微屑。

囊须在船中,士龙笑欲没。

八音二首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金隍归骑杳无踪,石阙衔将玉箸重。丝履远游愆雒女,竹枝清唱懊吴侬。

匏星妾让牵牛匹,土块谁颁汗马封。革绪风时初景在,木兰秋晚罢芙蓉。

美斯侄谋同予归营沙贝祖居诗嘉其志

明代 陈子升

尔念流离久,慨然思本源。能依先世泽,即见累朝恩。

天籁空南郭,清风洒石门。纵令归未得,何敢忘斯言。

玉阶草

明代 陈子升

敛袖出屏香,摇綦历阶草。三十六宫中,自守青苔老。

寄潮州宋上木太守

明代 陈子升

二十年来名甲科,云间华望郢中歌。骚坛到郡声逾籍,诗思为官政自和。

挥翰珠光凌夜出,褰帷山翠面南多。因风黄鹄东飞去,为说朝台有薜萝。

鼻天子墓

明代 陈子升

鼻祖何年帝,荒唐得此名。垂衣想韶石,左纛吊佗城。

落月妖狐拜,空山杜宇声。兴亡都莫问,榛草细烟生。

丰湖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一望山围敞旧楼,通江文物易传邮。抱关近接丹砂令,潴水微开浪县州。

渔父沧浪时鼓枻,王孙桂树莫离忧。轻风冉冉吹菱芡,随意观鱼更狎鸥。

自感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莫臂饥鹰莫钓鳌,泰山遮莫等鸿毛。日光肯照冯生铗,霜色先凋范叔袍。

迥出楼台何岁月,相依篱落此蓬蒿。因风漫谢芦中父,海岛俄奔白马涛。

思旧诗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丹山串文羽,华井骈高叶。胶漆畴与期,幸迩乃终浃。

显允北正裔,曩臻南园业。偶席推儒珍,偕佩蹇童韘。

同心肇有言,齐策得所挟。

泊樟树访屠梦破

明代 陈子升

岸上话将续,橹声难久停。欲攀彭泽柳,一系楚江萍。

灶隐朱砂暗,门开樟叶青。不嫌霜鬓老,秋晚许重经。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