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效杜樊川体

效杜樊川体

明代 陈子升

南金收尽九州馀,魍魉逢人鼎象虚。自有掘尸从楚望,可无翘足待商于。

羊头乍烂称开国,马角频生命副车。未必苍苍非正色,绿沈红黦竟何如。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兰陵赠庄书采进士

明代 陈子升

兰陵荀祭酒,绛帐马扶风。岂敢一日长,惟应千里同。

吞沙龙嘴现,射日凤毛红。不忘行吟叟,弦歌或向东。

自赠

明代 陈子升

好处都非外物成,自看不解自心情。谈诗舞著忘垂老,听梵悲来感宿生。

半口尚沾曾戒酒,终身拌别旧居城。人家积谷尘皆满,独扫明窗花里明。

诏拟初唐应制

明代 陈子升

万里乘龙正御天,四方归马诏安边。铙歌昔奏之回曲,镐燕新书卜雒年。

衮色旦披临玉帛,炉香风静肃貂蝉。臣称圣寿沾三爵,还向明堂缀五篇。

附集王辋川句

明代 陈子升

之子去何之,愚公谷正愚。遥知远林际,青霭入看无。

爱妾换马篇

明代 陈子升

桃花妆上桃花辔,飞燕身轻飞燕骑。春风拂拂见胡天,丽影飘飘宁著地。

凌波不信水中移,响屧休惊廊上戏。芳草轻腾一似难,花枝巧折仍何易。

公子王孙俱在旁,佳人骏马两相当。携手舒眉相对乐,捋须脱帽众皆狂。

不誇公子金珠饰,不羡王孙锦绣装。只看袅袅吹红污,只爱纤纤控紫缰。

须臾下马颜微赭,芳气娇情满春野。公子执之语王孙,我有佳人尔骏马。

羊城一笑胡为乎,燕市千金何故者。多君骐骥借人乘,应倩丹青为君写。

人生娇贵建功难,记得当年女木兰。今夜织机啼络纬,明朝跨马泪阑干。

装刀买箭钱教尽,委线抛针衣不单。未曾嬿婉从夫婿,已见勋名制可汗。

骥不称力称其德,未见好德如好色。借问娇妻奉倩情,何如丑妇南阳识。

娇姬至死在同床,老骥长思悬伏枥。请将所有易所无,此意非痴亦非激。

王孙听罢久无言,手向雕鞍不忍扪。知音祇为逢钟子,举鼎应还有孟贲。

粉妆西泣羞新主,银勒东嘶结旧恩。急将马去予携妾,无令长驱感懦魂。

为屈翁山悼妻府姜王氏

明代 陈子升

朱弦弹罢凤凰飞,金缕空销蛱蝶衣。芳佩一临湘水岸,仙魂终傍府山畿。

长悬戟府将军爱,却逐瑶台阿母归。徒使文通对团扇,画成秦女是还非。

自先上人偶以诃林绿瓦作枕予亦效之

明代 陈子升

曾从浩劫忆萧梁,瓴甋休誇汉未央。试为阇黎留一枕,迦陵身倚绿鸳鸯。

吹箫

明代 陈子升

玉琴浑碎尽,閒把洞箫吹。紫凤吟乾竹,清商绕白髭。

行过吴市日,赋动汉宫时。总是洪钧气,声声讵自知。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四 刘生

明代 陈子升

卿家赤帝后,走马黄云间。独入咸阳市,报雠时度关。

愁将边月远,卧对酒垆閒。傲尽王公席,青春抚绿鬟。

赠元孝

明代 陈子升

翩翩两巢凤,巢破凤各孤。羽仪一不作,云海空提扶。

同声复同气,我尔有是夫。身从太丘衍,名可竹林俱。

谁能道往事,泪下凝为珠。每感风人旨,伤哉大雅徂。

后死文未丧,先民有遗模。愿言振高响,金石同不渝。

四愁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我所思兮在骏台,行行当日陟崔嵬。真轻伯玉胡琴价,自负相如闱苑才。

待漏琐闱深凤籞,防秋金甲盛龙堆。北风不那吹华发,荒径南园蘙碧苔。

寄黎左严

明代 陈子升

登台问梅信,君有故人心。老作南州卧,愁连东海深。

好风通语默,皦日慎飞沈。相约关前路,匡山且入林。

楚云台

明代 陈子升

昔贤期友地,风义一何深。云岂浮车盖,台非市骏金。

惟将素心合,不作白头吟。吾与二三子,欣然共入林。

绿茉莉

明代 陈子升

茉莉白可摘,崖州殊不然。鸭江来细雨,蕉叶漏诸天。

蜀客绮相对,石家珠可怜。谁曾簪雪鬓,传到素馨田。

二鸟诗 其一 唐宫鹦鹉

明代 陈子升

人情易亡故,相背成久寒。唐宫有鹦鹉,遥问上皇安。

感恩金殿里,甘息陇山翰。勿谓斯言细,徽音长不刊。

中秋夜集詹竹殹宅

明代 陈子升

不知秋骨渐棱棱,月白闻招带病承。浸地一庭清上酒,凉天四角白垂灯。

衣单怕倚禁霜树,坐缺思添住岳僧。重把閒心看童子,累花为塔细分层。

感遇十八首 其十六

明代 陈子升

西方金仙化,寂灭性长存。维摩有家室,乃入不二门。

圣贤在忧济,于此未暇论。嗟彼猥鄙儒,讥驳徒嚣喧。

操舟苦风浪,如何笑轮辕。儒术不自尽,如何谤世尊。

白发三首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我闻夜交藤,能使人首乌。我发从渠白,但愿一愁无。

此藤不足宝,不若树萱草。

草有雁来红者又名老来红戏题

明代 陈子升

咄咄欲书空,低徊视草丛。白头吟莫苦,当是老来红。

寓潮戏集海味成律

明代 陈子升

海青窥瓦屋,沙白露为霜。玉赘长须国,珠联牡蛎房。

月姑能不字,螺女亦名香。何必遵伊洛,方知贵鲤鲂。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