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叶汉客

赠叶汉客

明代 陈子升

岂择龙江与虎丘,飘然只是采真游。自甘藜藿如僧戒,不戴芙蓉亦羽流。

千里烟波随放荡,一房花石共绸缪。他年约尔频相见,来往三茅峰上头。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上巳海目山禊饮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羽觞何处流,飞渡羽人丘。斗酒黄莺语,山枝青翰舟。

春丛烟雾气,波荡古今愁。楚水长相接,言归芳杜洲。

赠徐安士

明代 陈子升

最是君家人尽识,云间西问采花泾。鹄当浴处心全白,松长寒时馀正青。

瓮底肯馀新熟酒,案头皆置旧横经。□□□□□□□,□□□□□□□。

感遇十八首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冬夜寒且慄,孤灯爆环堵。中坐一小儒,呫哔良自苦。

咽咽苍蝇声,思为鸿鹄举。问君何所如,苏秦学王诩。

顶踵行济世,盍先剌其股。七雄因以争,大野纷羊虎。

黑云蔽太空,白骨相撑拄。独向人主前,揖让摇圭组。

方复笑穷巷,终身守训诂。

答亡可上人

明代 陈子升

潇湘殊不远,远思在夫君。灵洲少佳气,苍梧空碧云。

碧云日复暮,朱夏悠悠度。何用持报君,秋风吹琼树。

谢伯子户部自香山见过

明代 陈子升

曾趋建礼共鸣珂,一落丹霞发已皤。月满千山惟独寤,花藏三径忽相过。

池边命酒观王鲔,石上题诗拂女萝。归去登临空海峤,君家还有几羊何。

寄澹归上人

明代 陈子升

谏草重焚入绀园,昙花初发掩黄门。何能容易谈天下,祇学阿难白世尊。

南海潮音通瀑布,西泠花雨接风幡。二樵青翠堪相问,明月依依九逝魂。

答旷圆大师罗浮见寄次韵

明代 陈子升

悠悠浊世内,屹屹青山上。夜半观日出,空中听鸡唱。

缁衣弄大蝶,朱凤群相向。独有水乡人,烟波坐惆怅。

感遇十八首 其十六

明代 陈子升

西方金仙化,寂灭性长存。维摩有家室,乃入不二门。

圣贤在忧济,于此未暇论。嗟彼猥鄙儒,讥驳徒嚣喧。

操舟苦风浪,如何笑轮辕。儒术不自尽,如何谤世尊。

宫人入道

明代 陈子升

长信阶前草露晞,碧桃花发紫鸾飞。峨眉月上眉双远,群玉春深玉一围。

九籥驻颜销楚梦,八琅垂手落秦衣。君王万寿山川阔,环佩何年妾独归。

送李乔令北游兼寄程周量

明代 陈子升

八千里远谁堪客,第五名高尔过人。竹户闭曾因学道,金台到便不忧贫。

阵寻涿鹿棋无敌,店倚蜚龙药有神。知向嘈嘈弦管里,细吟佳句属乡亲。

失题 其七

明代 陈子升

淹留忽白首,慷慨思平生。年纪方秀发,天衢一何亨。

黄鹄羽初齐,裴回欲飞鸣。致身何所期,伟迹光汗青。

追念古先业,扬镳抗群英。得志必济世,拂衣始辞荣。

奈何抱此愿,时过竟无成。凤衰逢接舆,却曲伤吾行。

功德属已往,立言吾奚徵。端居发浩歌,空有金石声。

口号讯黄公

明代 陈子升

宫阙崔嵬尽,间关洒扫多。嗟君追骏足,西去近如何。

龙川

明代 陈子升

漠漠龙川水,轻舠溯浅滩。欲于风气得,已作霸图看。

花蔓零魋结,莺巢暖汉官。斑骓自骄蹇,客子动征鞍。

白发三首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安仁美姿容,掌珠宁忍堕。优游散骑省,渥丹照青琐。

命驾出郊坰,流辉生炙輠。妇人连手萦,投我以珍果。

四八欻二毛,霜茎日已夥。无复昔遨游,况乃多轗轲。

道逢掷瓦石,何独张与左。

陶钜标行人见讯却寄陶有旧欢故调之

明代 陈子升

会稽何处学逃名,苕霅烟波一叶轻。行李旧恩衔帝阙,落梅新唱动江城。

十年星散杨朱路,半枕云愁宋玉情。莫是南中留桂树,皇华归客赠生平。

梦兄文忠

明代 陈子升

堪悲堪仰事无穷,三十年来旧梦中。见老岂因埋血久,呼兄不省易名同。

棠花寂寞开当夜,渚雁缡褷叫向风。他日众看惟庙貌,壁灯犹闪半窗红。

元夜咏灯影

明代 陈子升

珠映千门月,花生四壁春。还因相见处,得倚可怜人。

巫山之阳香溪之阴明妃神女旧迹存焉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阏氏留汉月,芳草藉巫云。清怨独和胡,微辞因奉君。

溪萦香缥缈,台驻梦氤氲。不蹑风流迹,荒山空旧闻。

新州国恩寺是六祖故居

明代 陈子升

无生向师学,师是此中生。树觉菩提长,山经獦獠行。

归鸦临寺黑,激水叩钟清。我自虞园至,维桑空复情。

七哀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郁郁燕赵间,荒坟远相属。武灵非故宫,尉佗自南瞩。

翁仲款魋结,石马閟胡服。上有黄鸟鸣,飞飞睨幽谷。

既避巨君猾,复耻群莽秃。忽怪夷吾衽,亦伤微管牧。

两畿有芜秽,阳爻嗟在六。禹鼎何芒芒,众司诚覆餗。

魍魉见白日,荆榛蔽玄玉。道闻木偶言,欪哉乱心曲。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