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升
瑶华谁不耽,芳浦嬉以遨。奇服自廉洁,巃嵷出兰皋。
新声不定方,雅琴中自操。东日矢明睐,朝云谑垂髾。
谁云声色误,声色方陶陶。
同梁颙若归西山草堂留题二首 其二
通津深入小桥斜,城里青山即到家。善读父书藏旧草,閒携儿戏玩晴花。
水松雨后全生韵,石壁亭西不厌遮。仲叔自知无累邑,劳君樽酒对桑麻。
寄曹秋岳
别来犹见兴飞扬,雅事曾归布政堂。亲入水岩寻子砚,自开山篓拣生香。
湖梅梦破多多蕊,代雁书稀一一行。诗体更知无敌甚,戟门看试挽弓强。
咏萧何
相国超诸将,收图不取金。无双识韩信,画一付曹参。
名益图麟著,功将汗马深。如何灭秦佐,偏结故侯心。
娄县赠孟传是明府
芳菲成佩自青春,海内名高献赋身。五色羊边行橐旧,九皋禽际论符新。
多将雅论延诸士,一话尚书忆丈人。三十馀年交谊在,鸡坛重见岂无因。
早春梦游罗浮
葛令安期几岁年,梦魂春上曜真天。白云影入飞泉碎,沧海波涵赤日圆。
竹叶成符丹自转,梧花栖凤色相鲜。如何识路归来遽,身在齐州九点烟。
感秋四十首 其十九
开府方夫子,当年骨鲠臣。西人瞻节钺,南纪惜经纶。
是日敷天泪,遥摧报主身。只今知己感,往事总伤神。
客中自慰
松长阴崖只动梢,鹤凌秋汉不知巢。无涯好境非难历,有数贤人定得交。
疏放肯拘诗里格,推移休卜易中爻。随他问字殷勤应,欲采方言著解嘲。
玉阶草
敛袖出屏香,摇綦历阶草。三十六宫中,自守青苔老。
送远集古
艰危须仗济时才,儒术于我何有哉。万里只携孤剑去,群心能捧大明来。
忽蒙汉诏还冠冕,更取峰霞入酒杯。期向金陵醉江树,东山朝日翠屏开。
客居五咏 其一 竹
屋后藏深竹,情知欲避人。钓鱼向东海,难折一竿春。
同毕牧生萧湘隐游万松庵
城喧时得避,松为响飕飕。复与行吟接,因令旅思留。
维新香火故,结夏石堂秋。看展华严礼,殊无一字酬。
可思
柳色如烟罥绮尘,月光何必掩香茵。颤将金雀如无股,甜入瓠犀卿见唇。
司马长卿还病渴,乘鸾箫史正宜春。挂开鹦鹉从渠骂,啄碎桃花未足嗔。
赠陶大
君家原五柳,知不重千金。结客非游宦,移居为入林。
天风双袖阔,花雨一帘深。长向东方倩,高歌度陆沈。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
同声曾不少,今日几人存。最想匡山衲,多时阻笑言。
交惟天下士,法是众中尊。却谢三千客,吾归不二门。
客馆秋夕
每日无憀此客居,吟过晚市息喧呼。湿烟满灶随僮懒,高月黏墙怕影孤。
秋色当空看去淡,道心于物损来无。曲肱便作家林梦,羞向城西伴夜乌。
白发三首 其三
妾有盘龙镜,为君照白发。照发复照须,繁霜不可遏。
染之不尽黔,拔去还复发。天运既如此,恶之殊非达。
妾发长至地,甘为老奴悦。愿君崇明德,毋事此微屑。
囊须在船中,士龙笑欲没。
和薛秀才旧识邯郸歌姬后入靖江藩府藩国遭乱姬便流落偶于逆旅逢故 ...
名士倾城两不惭,丛台歌舞系征骖。绿珠终合藏金谷,碧玉曾闻床汝南。
绠断银床飞桂瘴,弦更瑶瑟怨湘潭。西风短鬓劳相问,惆怅当年玳瑁簪。
留别慎旃
更尽乌程酒一觞,赠言书取续篇章。重华问去天俱远,三箬寻来时共长。
宪府开时偏脱略,宗门悟后好商量。相期为觅书邮便,海客江帆集半塘。
循州车世之来江村度岁而还比以诗见寄答此兼讯叶姚诸子
愁寂孤村阅九春,二樵烟霭若为邻。素馨田外苦吟客,红翠声中肥遁人。
一昨梅香薰水部,祇今蓬户笑山宾。采薇便拟行歌远,东就鸿濛问矅真。
偶成书壁
拱手仙城谢故庐,挨身来卜佛山居。开门或有新朋至,编户还将旧秩书。
杂遝商船分水路,轰腾神火走雷车。傥然现出毗耶室,何似乌衣洒扫初。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圭峰戏呈友人
新寮旅主鸡黍乞诗
菩提树
八音二首 其一
湟水舟中
呈灵岩继起和尚
送查伊璜还浙
示家僮
赠暮冈内兄弟
寄黎左严
哭云淙兄
昆腔绝句 其四
游弦
思旧诗 其四
感秋四十首 其十六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四 刘生
伤歌四首 其四
思旧诗 其三
朱子勷赠予墨拓瘗鹤铭喜赋
感遇十八首 其六
宝象林访在犙和尚
陈村
走笔因柬止言澹归二上人
感遇十八首 其十八
思旧诗 其五
春日山居即事
虎丘寄吴梅村学士
石埭昭明太子庙
送某还义乌营母太夫人葬
以乐府题作唐体五首 其五 秋思
过白石村访唐明藜聓其从兄明犀久游未归因并怀之
赠梁芝五
效杜樊川体
铁如意
白发三首 其二
盂兰盘日西来庵礼舍利
感遇十八首 其十四
游峡山
为屈翁山悼妻华姜王氏
哭朱远公
陶钜标行人见讯却寄陶有旧欢故调之
又续锁柳沈灯引
寄陈元水
失题 其一
对酒同黄子
祀何仙姑乐章 其二 送神
听歌篇
自五羊至河源得二十绝句 其五
乡中有井出泉甘冽好事者浚而识之邀予为咏
寄梁药亭芙蓉村居
以乐府题作唐体五首 其一 昔昔盐
舟中瓶梅 其一
宿栖贤寺
感遇十八首 其八
春屐
素馨鹦鹉 其一
伏波祠
二鸟诗 其二 宋舟白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