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罗文止祠部

赠罗文止祠部

明代 陈子升

过君花县上君堂,杯引清泉汎稻香。不学骅骝宁历块,同为葵藿好倾阳。

春坛巨丽来三品,宵鼓纤阿倚七襄。近听军书颇恢廓,即推文气更飞扬。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采石夜泊

明代 陈子升

千秋牛渚月,清影照袁郎。异代还高咏,孤臣对举觞。

江心飘断梗,天末见维桑。何处瞻鳷鹊,金波自渺茫。

将之吴越留别亲友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赭颜当别酒,不饮且先陈。衣食堪生我,妻孥暂托人。

回肠千水曲,迎面众山新。肯厌一茅屋,端居养性真。

感秋四十首 其十

明代 陈子升

彩凤舞炎方,朝阳更夕阳。苍梧不可宿,韶石但相望。

本与麟龙并,如何羽翼伤。长歌洁心志,芝草秀斋房。

四臣咏 其二 陈文恭献章

明代 陈子升

白沙溯洙泗,展副真儒名。应龙能屈信,天爵谢尊荣。

居楼符碧玉,及门尽豪英。遗范有馀仰,吟写胥神明。

念珠

明代 陈子升

乌木为珠子,黄山去日持。得之云象罔,智者见摩尼。

个个成圆果,声声绕串丝。君看白玉閒,多半是从缁。

怀欧大之康州

明代 陈子升

君向西江去,西江春水深。回看升斗水,犹苦涸鱼心。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五 蓝关

明代 陈子升

韩公谪宦叹崎岖,我亦曾游恨有馀。催老祇缘千嶂雪,罢朝非为一好书。

晚年好佛心方切,中路逢仙事也虚。能使世间魑魅息,不烦容徙恶溪鱼。

既作前诗因阅袁公安即事起语云个是春江旧舞楼海棠花下小梁州爱其 ...

明代 陈子升

个是春江绝艳船,芙蓉塘外小游仙。偶看竹泪回双袖,全谱枫香入四弦。

细马驮来羞虢国,流莺惊起隔韩嫣。东南亦有秦家女,白日高楼只爱眠。

玉阶草

明代 陈子升

敛袖出屏香,摇綦历阶草。三十六宫中,自守青苔老。

述交篇送郭皋旭还平湖

明代 陈子升

君家在平湖,相识松江上。风雪古招提,羁离两相向。

我谢孟尝舍,君将茂陵返。携我归湖居,解衣劝加饭。

平湖先子泽,故旧情欢然。缱绻相问遗,郭生先礼贤。

寒夜风飕飕,高斋四座稠。腊拟吴门过,春期粤海游。

淼淼大江还,迟迟玉山度。我老子非少,焉能任长路。

雪鬓满头白,荔枝千树红。归人迎客子,重为说南中。

八月高凉道,山车碾秋草。不嫌逆旅恶,惟觉诗篇好。

折尽庾关梅,还同北雁来。未寻蓬荜地,孤负菊花杯。

我昨过庐山,白衣受僧戒。君从胎已斋,旅食忘鲑菜。

我违五岳愿,千里归训子。君今纳粤妾,有子从此始。

王门一曳裾,赠橐知何如。千金何足贵,所贵真南珠。

浙水白迢迢,应通南海潮。寄语湖中旧,音书肯寂寥。

答俗人

明代 陈子升

天苍地莽,飘然一客。虎变龙文,鸿荒自辟。南郭天籁,东方星谪。

鱼可钓兮为任,雀可罗兮似翟。碎京市之胡琴,语寒山之片石。

抗往古兮论生平,君不可兮知姓名。四百峰头春色在,荷锄独往种瑶英。

酒酣赠汪汉翀工部

明代 陈子升

杖藜无赖到东城,话到悬河酒遂倾。桂树小山成吏隐,桃花深水见交情。

欲持元赋还西鄂,却选青钱忆水衡。四座相欢重问我,十年忧患感生平。

寄罗浮古鍊师

明代 陈子升

飞檐当岭绿烟蒙,玉敕真师住此中。濯发尚存儿日黑,照颜偏向子时红。

灵蛇脑后挥奔电,玄牝门边答响风。我独遨游在人世,从师还欲究参同。

感秋四十首 其十二

明代 陈子升

未能抛故态,毋乃是狂奴。本自襟期一,翻成今昔殊。

接舆解衰凤,伏枥想名驹。老我湘江外,陈词问有虞。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十二 长安道

明代 陈子升

古树咸原色,繁华大道春。长风与流水,翠粲复龙鳞。

狐白逢公子,鸦黄见美人。萧条道旁客,叹息经情亲。

新州国恩寺是六祖故居

明代 陈子升

无生向师学,师是此中生。树觉菩提长,山经獦獠行。

归鸦临寺黑,激水叩钟清。我自虞园至,维桑空复情。

柳波曲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烟锁池塘柳,灯垂锦槛波。回波初试舞,折柳即闻歌。

江涨雨甚浩然兴叹

明代 陈子升

白马涛方怒,苍梧云正流。临渊叹今雨,向若况先秋。

独閟江上阁,谁归天际舟。若为藏羽翼,深树拂鸣鸠。

走笔因柬止言澹归二上人

明代 陈子升

郁郁谁能滞此乡,飞鹑走狗共津梁。钩辀笑客行不得,灵寿扶吾当自强。

句漏洞中期葛令,扶摇枝上过云将。寄声白足同心侣,古月明灯何处堂。

咏怀古迹五首 其二 台岭

明代 陈子升

辛壬癸甲出关回,行路虽难歌莫哀。敝舍亦劳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门开。

伤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将军有姓梅。风度楼前融朔雪,大唐今数曲江才。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