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升
月冷吴江枫叶声,莼鲈遥慰十年情。旧游半倚生公石,新语重携心贾城。
麟阁惊心仍草莽,鸡坛回首识肥轻。何当七发开眉宇,秋晚观涛气暂平。
赠叶汉客
岂择龙江与虎丘,飘然只是采真游。自甘藜藿如僧戒,不戴芙蓉亦羽流。
千里烟波随放荡,一房花石共绸缪。他年约尔频相见,来往三茅峰上头。
飞燕咏
射鸟还来凤,君王总不知。承恩看合德,玉面发赪时。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一 有所思
贱妾对流萤,良人备北庭。金闺淹日月,沙碛动风霆。
去梦萦蛛网,归书暗雁翎。君恩治第否,天末不遑宁。
春日登粤王台
飘零回望故园空,纵入芳菲似梦中。草接尘沙青不得,云离烟火白无穷。
岂因万马惊归燕,愁向千家数废宫。寂寂古台南武迹,肯容山褐振春风。
下篷辣滩望阴那山
梅州行李出,雁渚钓鱼过。偃蹇一身小,裴徊九面多。
滩声迅篷辣,山色暗阴那。篙打鱼虾国,松摇猿狖窝。
沧浪看逝者,白石唱来罗。是处僧煨芋,前溪鹭食荷。
市稀粮少宿,风健酒虚酡。岁暮游还远,将如杖履何。
与少司寇黄公感述
古桂烟空石室寒,扶桑低拂海门宽。屯田日月愁充国,赌墅风流泥谢安。
汉苑望迷承露掌,楚天弹破切云冠。巨鱼出没无消息,犹自期年守钓竿。
春屐
天晴亦著屐,休笑岭南人。于道犹行古,□□□□春。
杖声间得得,石齿漱粼粼。不碍尊瞻视,端然郭泰巾。
开先寺留呈山鸣和尚
招提经林麓,不觉过桥来。赑屃兼山负,虹蜺落涧开。
衣摊春草染,杖发暝钟催。未敢酬言语,山阳有殷雷。
西游归贻王大雁侄元孝兼怀梁阜己
重城郭外野溪滨,讲德谁能似此亲。暂别却无高卧处,薄游还有柳归人。
心如蠹柳常经折,字泣鲛珠不救贫。万里声名千古业,只应相爱寂寥身。
光孝寺铁塔
霸国禅关问大雄,南朝钟梵袭遗风。曾然劫火藏沙界,似立金茎表汉宫。
狮座何人高说法,貂珰皈佛漫论功。檐铃不动诸天寂,薄暮愁看海日红。
采石夜泊
千秋牛渚月,清影照袁郎。异代还高咏,孤臣对举觞。
江心飘断梗,天末见维桑。何处瞻鳷鹊,金波自渺茫。
中宿峡
舟过罕攀跻,幽奇事可稽。笛传黄帝子,环系白猿妻。
古迹分明在,新松髣髴齐。老僧如久定,期宿此招提。
赠屈贲士仪部
怜尔高阳裔,含愁向楚天。八龙秋色远,一鹤下荒烟。
陋室且相聚,悲歌谁为传。茫茫江海畔,閒却祖生鞭。
感遇十八首 其十二
秦王一四海,四海复不一。英雄各方起,使者分途出。
坑儒虐黔首,奚止长城卒。大势已分离,犹然用权术。
观其狂且愚,曷云保已物。独有桃花源,桑麻自森郁。
对酒同黄子
酒酣耳热君勿喧,世上悠悠安足论。龟策不开严叟肆,雀罗终守草公门。
天空芳草催鸣鴂,寒入梅花断啸猿。痛哭穷途今泪尽,且回青眼看乾坤。
江涨雨甚浩然兴叹
白马涛方怒,苍梧云正流。临渊叹今雨,向若况先秋。
独閟江上阁,谁归天际舟。若为藏羽翼,深树拂鸣鸠。
村居寄友人
燕去雕梁竟不还,臣居疑在屋舟间。溪边列沼夜涵月,竹里开门根见山。
每踏云根期白足,偶书霜叶戏红颜。淹留若此向君说,迟暮桂枝空自攀。
感遇十八首 其四
岁星为方朔,爰侍汉廷中。诙谐非谬理,讽谏怀至忠。
西游见金母,东涉逢木公。归献天子寿,身与道相从。
耻为入海客,荡漾无所终。
之青原访药地禅师留别诸子 其二
一岭分江乱石欹,半空飞霰下流澌。名山兀兀看僧在,心地悬悬如自知。
手札到如经字读,头巾行即戒香披。舟程一发欣相见,云际松寮月上时。
以乐府题作唐体五首 其五 秋思
佳人兰室寤青阳,朱鸟窗临堕马妆。一夜秋风下庭绿,几家明月照流黄。
琵琶声断羞和戎,锦字书回拜护羌。犹自留情顾华寝,岂知牛女限河梁。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适吴诗送黄羽可
赠吴鲁冈恤部吴持张天如庶常书至
山居闻吴客来五羊多是旧游遥有此寄
七夕戏赠小男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五 折杨柳
怀白君益
吊南越王佗
同朱五瑞吉人兄弟游画溪
陶苦子村居筑楼同元孝侄闭关秋日过之赋此
将之吴越留别亲友 其一
赎琴
送一灵上人出塞寻祖心禅师
感遇十八首 其十
客中咏二高士f 其二 南州徐孺子
归善王明府招同曹彝伯叶必泰姚瞻子游丰湖即席赋
宿城西与麦盛际
赋得秋水寄怀友人
题故园龙眼树
感遇十八首 其十一
初返故园
寄黄季恒
舟中瓶梅 其二
陈村
哭药地和尚
云间遇皋旭有赠
伤歌四首 其三
赠杨明府
以诗代书呈诸公
念珠
西阁书壁三十六韵
客游怀黎美周梁渐子
晓题楼上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六
答亡可上人
试撷
移居 其二
赠脂落上人住景泰寺
奉和瞿相公劳师全州见道上古松之作
代赠效李义山体
示族中诸兄弟
元夜咏灯影
寓潮戏集海味成律
典琴
兰陵赠庄书采进士
江上吹笛
答俗人
客长兴时京口李司直自卞山买舟相寻
丹阳道士浇花歌
苍梧怀古
荔支 其二
咏怀古迹五首
重入庐山归宗寺受天和尚戒答西堂角公见赠之作用韵
山寺听蝉
三堂诗 其六
遥题药地禅师青原新得瀑泉 其四
赠表兄冯茂
豆叶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