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丰湖 其二

丰湖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一望山围敞旧楼,通江文物易传邮。抱关近接丹砂令,潴水微开浪县州。

渔父沧浪时鼓枻,王孙桂树莫离忧。轻风冉冉吹菱芡,随意观鱼更狎鸥。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拱北楼望仙湖里故居

明代 陈子升

楼下双门车马尘,楼头五夜唱鸡人。十年清梦里闾改,一片彩云窗槛新。

雀噪北林窥殿影,籁传南郭窅天真。回翔却问乌衣燕,此处雕梁谁旧邻。

英石砚山

明代 陈子升

英州小小石,宛似文君眉。一抹不加画,千峰何处移。

白云侵半岭,清海或环之。紫砚琉璃匣,缘情赠汝诗。

家兄云淙落成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杖屦宁寻楚泽芳,出郊高处选林篁。人看谢傅营棋墅,自拟卢鸿卧草堂。

金界别成开士舍,白云元是列仙乡。华阳弟子知无数,谁领松风过瀑长。

中洲草堂新成

明代 陈子升

去国徒为尔,为家今在兹。门庭环牡蛎,花竹閒蹲鸱。

皓月尊前汎,青山牖内窥。五株彭泽柳,四海习家池。

云物非怀土,乾坤有立锥。祇应与亲串,晨夕重心期。

薄游方归过某生馆

明代 陈子升

长松一路接柴荆,昨日言归轸友声。翠鸟斜飞荷沼漾,玉人端坐竹风清。

舟维坛下歌渔父,琴取闺中抚马卿。羽翼无多君自爱,秋高鸿鹄谢卢城。

感遇十八首 其十六

明代 陈子升

西方金仙化,寂灭性长存。维摩有家室,乃入不二门。

圣贤在忧济,于此未暇论。嗟彼猥鄙儒,讥驳徒嚣喧。

操舟苦风浪,如何笑轮辕。儒术不自尽,如何谤世尊。

江楼归兴

明代 陈子升

将归更上尉佗楼,楼外烟江惹客愁。白发影同汀鹭晚,黄花香在井梧秋。

平芜迥绝千林鸟,独树閒邀一叶舟。惟望故山今夜月,清辉前路慰同游。

楚云台

明代 陈子升

昔贤期友地,风义一何深。云岂浮车盖,台非市骏金。

惟将素心合,不作白头吟。吾与二三子,欣然共入林。

为屈翁山悼妻府姜王氏

明代 陈子升

朱弦弹罢凤凰飞,金缕空销蛱蝶衣。芳佩一临湘水岸,仙魂终傍府山畿。

长悬戟府将军爱,却逐瑶台阿母归。徒使文通对团扇,画成秦女是还非。

感秋四十首 其三

明代 陈子升

素交长逝矣,心事与谁论。望去虹蜺气,招来胡蝶魂。

浮名孤并驾,清泪切啼猿。携手一相失,吁嗟甘闭门。

送体莹上人之云门

明代 陈子升

祖庭将重辟,师命敢辞劳。鹤过篷窗疾,猿窥箬笠高。

一林寒独往,众壑水相遭。未觉暌言笑,松风与海涛。

泊樟树访屠梦破

明代 陈子升

岸上话将续,橹声难久停。欲攀彭泽柳,一系楚江萍。

灶隐朱砂暗,门开樟叶青。不嫌霜鬓老,秋晚许重经。

稚子弄促织放书斋中秋夜增怀便成长句

明代 陈子升

湘帘不捲知秋色,中夜萧萧闻促织。开笼稚子戏方阑,闭户先生听不得。

仆本雕虫应律鸣,谁家懒妇及秋惊。回旋秦锦教成字,摇落豳风别有名。

此日银河看渡鹊,此时芳醑失听莺。爽籁遥吹蠮螉塞,寒砧不捣凤凰城。

狭室青灯隔虚旷,满床缃帙犹无恙。歌舞人矜却月楼,诗书婢笑扶风帐。

邺客追游息雀声,刘郎起舞悬鸡唱。那堪唧唧近床头,那遣迢迢翻枕上。

春鸟秋虫岁岁听,每怜蟾兔晃中庭。何事芸香辟仙蠹,漫将纨扇扑流萤。

辛丑拜墓作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灵洲亘南海,石门揵西山。斯备衣冠气,而出清洌泉。

重华韬九疑,妫裔流瀛堧。茫昧逮有宋,哲祖卜终焉。

屡分齐市宅,亦归京兆阡。累累溯高曾,默默开云元。

表碣俨斑驳,楸梧蔚葱芊。聚族长兹守,行道咸欲观。

如何值丧乱,动止暌故田。奠浆封树间,垂涕翁仲前。

送查伊璜还浙

明代 陈子升

花落台荒始见君,岭梅如雪惜离群。惊人上座金盈橐,载妓归舟水映裙。

柳嫩西陵莺语涩,峰晴南岳雁行分。只今诸弟弦歌宰,越艳吴趋远莫闻。

赠杨明府

明代 陈子升

飘泊何堪寄一廛,乡心淮海片帆悬。卜居揽尽中洲莽,嗜酒烹馀大邑鲜。

矫制益知长孺直,著鞭终拟祖生先。看君一鹗横秋在,云散昏鸦落野田。

赠某将

明代 陈子升

一令衔枚昼不哗,一声传箭满风沙。帐中辩士秦犀首,门下材官汉虎牙。

系肘讵嫌金印重,开颜新贮玉楼斜。劝君须惜河山誓,不灭胡虏不作家。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四 刘生

明代 陈子升

卿家赤帝后,走马黄云间。独入咸阳市,报雠时度关。

愁将边月远,卧对酒垆閒。傲尽王公席,青春抚绿鬟。

四失诗和徐文长韵 其一 失书

明代 陈子升

五车书备隐囊提,一自东游锁舍西。踏踏官街翻积叶,编编私印绝缄泥。

都无关尹逢牛驾,自合庄生惜马蹄。安得结绳归混沌,便便鼓腹树阴低。

归宗寺戒后与记汝阇黎夜话

明代 陈子升

与师谈娓娓,浑不著绵藤。戒后身知贵,穷来愿解宏。

春将枯树美,瀑似石崖崩。才觉抛儿戏,归鞍倚大乘。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