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水瓜架

水瓜架

明代 陈子升

庭浅怕天炎,栽瓜欲接檐。叶看新绿布,花又嫩黄添。

浇水知含喜,和羹足养廉。此间方偃仰,李下为谁嫌。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三堂诗 其五 五老山堂

明代 陈子升

阿五皤然老,尝游五老峰。归来环堵内,高卧对云松。

典琴

明代 陈子升

觅遍床头金已尽,殷勤却倩古桐材。斲从西蜀知无价,弹得南薰声阜财。

曲牖一声饥雀下,前山半死冻梅开。锦囊在抱朱弦痹,烦为知音一往来。

思旧诗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挟策贵能共,诵读相与研。崇情排末流,蕴志慕古先。

揣摩慎双爵,亦已绝韦编。赋心合綦组,丽则俦扬班。

气越千亩根,思漂百丈泉。

思旧诗 其三

明代 陈子升

泉流惟源浚,亹亹克声闻。灵镛警逖峰,含珠纳飞晕。

讵知榆枋抢,愿恣天地运。所与四海贤,荡鄙复袪吝。

惠而能好我,不绝瑶华问。

马蹄清夜月

明代 陈子升

马蹄清夜月,人影玉楼春。朝来池水皱,定有赋风臣。

寓南康东观赠章松樵道人

明代 陈子升

东观同为客,南阳老鍊师。玉京遗草莽,庐岳借茅茨。

泣鬼多将字,饶人半在棋。连朝沥酒出,鹤发仅如丝。

赠徐安士

明代 陈子升

最是君家人尽识,云间西问采花泾。鹄当浴处心全白,松长寒时馀正青。

瓮底肯馀新熟酒,案头皆置旧横经。□□□□□□□,□□□□□□□。

重移村居既北复南未返吾庐慨然兴叹

明代 陈子升

桑梓依依历草茅,故园应为长蟏蛸。望穷北渚湘兰种,拣尽南枝越鸟巢。

淮海岂同公路浦,辋川新有孟城坳。柴门几处秋萧瑟,后夜行吟月下敲。

思旧诗 其四

明代 陈子升

瑶华谁不耽,芳浦嬉以遨。奇服自廉洁,巃嵷出兰皋。

新声不定方,雅琴中自操。东日矢明睐,朝云谑垂髾。

谁云声色误,声色方陶陶。

四臣咏 其一 丘文庄浚

明代 陈子升

琼台峙海曲,博奥穷寰宇。史文繁复系,经义衍犹补。

论道殊耻今,多艺亦侔古。微特崇文朝,星云灿可睹。

感遇十八首 其四

明代 陈子升

岁星为方朔,爰侍汉廷中。诙谐非谬理,讽谏怀至忠。

西游见金母,东涉逢木公。归献天子寿,身与道相从。

耻为入海客,荡漾无所终。

赠某将

明代 陈子升

一令衔枚昼不哗,一声传箭满风沙。帐中辩士秦犀首,门下材官汉虎牙。

系肘讵嫌金印重,开颜新贮玉楼斜。劝君须惜河山誓,不灭胡虏不作家。

感遇十八首 其十一

明代 陈子升

子羽不繇径,渡江能刺蛟。子房若妇人,椎秦翊汉朝。

不为方有为,闇闇成昭昭。应龙不常信,危岑无长条。

周公才至美,所贵乃不骄。

遥送孙无言自扬州还黄山

明代 陈子升

维扬不久客,故里有黄山。厌听竹西唱,欲怡松际颜。

鸾高方解啸,鹤在更知还。望以罗浮月,寥寥天地间。

村居寄友人

明代 陈子升

燕去雕梁竟不还,臣居疑在屋舟间。溪边列沼夜涵月,竹里开门根见山。

每踏云根期白足,偶书霜叶戏红颜。淹留若此向君说,迟暮桂枝空自攀。

七哀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郁郁燕赵间,荒坟远相属。武灵非故宫,尉佗自南瞩。

翁仲款魋结,石马閟胡服。上有黄鸟鸣,飞飞睨幽谷。

既避巨君猾,复耻群莽秃。忽怪夷吾衽,亦伤微管牧。

两畿有芜秽,阳爻嗟在六。禹鼎何芒芒,众司诚覆餗。

魍魉见白日,荆榛蔽玄玉。道闻木偶言,欪哉乱心曲。

寄板桥黎方回务光

明代 陈子升

板桥霜色带芳篱,四海才名怅昔时。流水竟孤琴一曲,临风长见玉双枝。

藏书曝日恩犹在,裹革终天泪总垂。国士只今惭马队,凌江不用奋长离。

游弦

明代 陈子升

抽园客之丝,鸣君堂上琴。今我要列子,泠然而御风。

居世何为自龌龊,劳生以鞠躬。君有酒食且饮食,我乐伊何任。

寄潮州宋上木太守

明代 陈子升

二十年来名甲科,云间华望郢中歌。骚坛到郡声逾籍,诗思为官政自和。

挥翰珠光凌夜出,褰帷山翠面南多。因风黄鹄东飞去,为说朝台有薜萝。

赠池阳陈君

明代 陈子升

莫求冀北马,当采江南蘋。客来就我赤花浦,举杯先道池阳人。

池阳人客珠江久,与我同为太丘后。十年故国满干戈,四海移家择林薮。

南武台边愿卜居,昭明楼远频回首。丈夫慷慨辞里闾,斗大黄金当系肘。

轻裘每忆镇襄阳,剑气还看起豫章。弯弓近抱嵩台月,击楫遥冲瀚海霜。

世间乌白马生角,书剑平生果谁学。五十归来鬓未皤,饮醇御妇聊行乐。

排难惟思鲁仲连,诙谐颇效东方朔。唾壶击碎金屡挥,堪笑时人皆龌龊。

我昔轻肥好浪游,黄金满腰花满头。胸中不染似皎月,调笑往往酣青楼。

夫君此时便相识,坎壈只今同失职。嗔目语难非我心,高山流水和雕琴。

骐骥絷足鸾凤窜,北禽日日欺南禽。相期惟有幽兰谷,袅袅轻风吹素襟。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