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新寮旅主鸡黍乞诗

新寮旅主鸡黍乞诗

明代 陈子升

鸟啼天白响柴门,鸡熟杯清出菜园。谬以著书留老子,真能进食愧王孙。

忘年亦有荣枯纪,无欲休将好丑论。昨夜床头叹梁甫,赠君閒步及朝暾。

诗人陈子升的古诗

顿修上人与予相聚吴门有诗见赠予从云閒槜李往返度岁而上人又入池 ...

明代 陈子升

吴苑秋风飘桂花,残僧羁客叙生涯。投人诗博云间布,养母钱资庙后茶。

野寺寄泉飞尺牍,湖船摊被护袈裟。隔年那觅团圞处,独拨松灰坐九华。

客中咏二高士f 其二 南州徐孺子

明代 陈子升

南州走冠盖,高士居亭亭。吾宗不见君,悬榻甘尘冥。

千里为有道,生刍致惟馨。我亦悦此风,旷怀翻涕零。

将之吴越留别亲友 其二

明代 陈子升

赭颜当别酒,不饮且先陈。衣食堪生我,妻孥暂托人。

回肠千水曲,迎面众山新。肯厌一茅屋,端居养性真。

江上吹笛

明代 陈子升

日夜龙吟人不知,因之截竹江间吹。风呼一叶应高鸟,云裂四天敲冻凘。

谁复咿嚘塞蚁穴,直当演漾浮天池。悄然终曲入怀袖,不见其人千古悲。

池阳道中寄怀梁药亭

明代 陈子升

高梧窗远尚闻吟,不隔秋空迥隔林。楼古试搜文选体,寺凉堪礼大悲心。

定因客住频修馆,可赖官遗得赎琴。恒说齐云山窈窕,峰峰输尔尽情吟。

水瓜架

明代 陈子升

庭浅怕天炎,栽瓜欲接檐。叶看新绿布,花又嫩黄添。

浇水知含喜,和羹足养廉。此间方偃仰,李下为谁嫌。

秋日赠别

明代 陈子升

荆棘参天满,君行思独深。不穷驺衍口,至慎阮公心。

想到西荆日,登楼罢叹音。风尘重相见,长袖拂霜镡。

飞蛾篇

明代 陈子升

飞蛾勿飞飞,我言汝可通。高者奔月蟾,下者衔烛龙。

蚌能吐珠辉,萤能照飞蓬。彼皆爱光辉,不知汝懵懵。

歘尔投灯来,顷刻罹厥凶。汝智自不周,汝力自不从。

汝今勿复飞,劝汝慎先几。飞蛾懵不服,飞飞复促促。

促促污金镫,草草笑蚊蝇。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一

明代 陈子升

欲采琪花去,云深不可知。青天难矫翼,尘世总低眉。

方朔何容易,灵均有所宜。金丹如可授,会是别渑淄。

游中宿望西樵怀家园所钦

明代 陈子升

出户辞容膝,征途重久要。吟空峡猿夜,梦变楚云朝。

中宿将三宿,西樵非两樵。沿江新柳色,回首见攀条。

四愁 其一

明代 陈子升

我所思兮在骏台,行行当日陟崔嵬。真轻伯玉胡琴价,自负相如闱苑才。

待漏琐闱深凤籞,防秋金甲盛龙堆。北风不那吹华发,荒径南园蘙碧苔。

詶韩叔夜

明代 陈子升

行子极秋气,盘旋竹房清。邑宰来相存,促膝非世情。

告我一高贤,名家自鄢陵。永嘉行罢秩,贫胜南阳耕。

肝胆倾四海,旷若云山晴。旅寺邻咫尺,奚容隔平生。

相见欢称诗,高谭金石声。我观靡靡者,俗尚纷营营。

非君激新论,谁能闻典型。愧我客临邛,如君诚长卿。

传音归故林,千里皆和鸣。

虎贲将军

明代 陈子升

不谓丹心热欲焚,星光炯炯烛黄云。从来草泽堪龙见,转忆花田葬虎贲。

去垒燕犹飞旧社,交锋人亦拜高坟。秦家督责田横在,未必韩彭独策勋。

怀一灵上人塞上

明代 陈子升

方袍经岁曳边尘,一雁横秋鵙送春。碎叶不飞穷海路,征蓬那顾住家人。

烟开山院临关月,雪映龛灯吊野燐。白马经尊驴背字,只今诗思几由旬。

任公祀名宦祠

明代 陈子升

异朝犹仰大夫贤,往昔曾闻父老传。风宪直能戡日本,外台偏肯有中涓。

开藩预有三槐兆,带印兼为五穗仙。今日孙曾修俎豆,海南新荐大鱼鲜。

喜伟公侄过

明代 陈子升

咏怀思对尔,烟渚过秋鸿。蔓草是今日,竹林还古风。

但令奇字满,莫恨故园空。举酒复相勉,黄金徽爨桐。

感遇十八首 其七

明代 陈子升

信陵能折节,四体讵无骨。乐与毛薛游,中诚为之竭。

天道直如弦,相逢且自前。昔为贵公子,今为被褐贤。

天爵固恒在,龙性非尔便。

四臣咏 其二 陈文恭献章

明代 陈子升

白沙溯洙泗,展副真儒名。应龙能屈信,天爵谢尊荣。

居楼符碧玉,及门尽豪英。遗范有馀仰,吟写胥神明。

春初答曾笃卿去年见赠之作

明代 陈子升

憔悴江潭赋卜居,半生裘马憺樵渔。同株已恨三荆别,环堵空垂五柳疏。

梁甫吟成孤管乐,建安才老减应徐。春风把臂光人胜,怀袖犹珍隔岁书。

娄县赠孟传是明府

明代 陈子升

芳菲成佩自青春,海内名高献赋身。五色羊边行橐旧,九皋禽际论符新。

多将雅论延诸士,一话尚书忆丈人。三十馀年交谊在,鸡坛重见岂无因。

陈子升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