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子升
萧然无旧业,亦可赋新诗。燕筑座间击,奚囊杖后随。
云霄劳梦想,湖海引心期。不见寒梅树,繁花雪满枝。
赠脂落上人住景泰寺
常时住山意,独与老夫论。眷属恒相外,云峰觉尔尊。
向人求箬笠,并鸟过松门。度得中餐饱,疏泉注茗根。
上巳海目山禊饮 其一
羽觞何处流,飞渡羽人丘。斗酒黄莺语,山枝青翰舟。
春丛烟雾气,波荡古今愁。楚水长相接,言归芳杜洲。
咏怀古迹五首
忆昔光天共帝臣,翠华西狩复南巡。百蛮奔走千秋事,五岭蹉跎万死身。
兵甲渐加成战地,乡关才出尚比邻。从来发轫骚人兴,野旷云流望转新。
姚六康石埭署中醮会同张芑山秦又宛沈天士卢弗疑曹扶三张师仲堵雪 ...
子明坛上众香焚,法鼓仙音四境闻。喧处会来皆静理,异乡名下即同群。
簿书乐得交情助,匕箸能将道味分。陡见满堂浮动极,江南烟水岭南云。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五 折杨柳
离情相送送,大道夹垂杨。千里从兹远,一枝空折将。
结为腰带缓,吹与鬓丝长。何必闻羌篴,方知断客肠。
和薛秀才旧识邯郸歌姬后入靖江藩府藩国遭乱姬便流落偶于逆旅逢故 ...
名士倾城两不惭,丛台歌舞系征骖。绿珠终合藏金谷,碧玉曾闻床汝南。
绠断银床飞桂瘴,弦更瑶瑟怨湘潭。西风短鬓劳相问,惆怅当年玳瑁簪。
感秋四十首 其十三
青琐先君职,金台屹古燕。艰难依丙舍,谏诤忆丁年。
自上玄成牍,空归范蠡船。海天迷皂帽,何处拟辽田。
荔支 其二
思君颜色比琼枝,岂是炎天雨露私。山带赪霞初起处,日翔朱凤尚饥时。
摘来偏倚三珠树,捧出宜堆五色丝。烂向卿云瞻火藻,楚臣犹自荐江蓠。
梦兄文忠
堪悲堪仰事无穷,三十年来旧梦中。见老岂因埋血久,呼兄不省易名同。
棠花寂寞开当夜,渚雁缡褷叫向风。他日众看惟庙貌,壁灯犹闪半窗红。
感秋四十首 其十七
泪以劬劳下,吟为曾闵思。未将封树合,空诵蓼莪为。
綵舞三迁地,庭趋七诤时。最饶纶綍贵,一倍负恩私。
感秋四十首 其七
平生矫俗虑,不乐闻徵输。负郭田方弃,未能归旧庐。
中林行命酒,欹案坐观书。仰止桐江客,垂纶不羡鱼。
绿茉莉
茉莉白可摘,崖州殊不然。鸭江来细雨,蕉叶漏诸天。
蜀客绮相对,石家珠可怜。谁曾簪雪鬓,传到素馨田。
南州访黎博庵
师表身将高士同,异时犹著起衰功。五羊交臂惟馀我,两浙文心总属公。
春色生于微雨外,远情归自大江东。滕王阁畔非贪住,不那频年梦寐通。
感遇十八首 其二
箪食奔窭人,金珠竞王公。膻蚁还相慕,小大胡雌失。
窃钩干国禁,三晋为周容。得失如循环,君看塞上翁。
方悟老氏贵,栖心在虚冲。
拟高常侍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都亭风拂柳丝长,握手怜君谪两乡。三峡建瓴奔滟滪,九疑如黛望潇湘。
清江雁落裁巴字,绝巘猿啼湿楚裳。圣主恩深霄汉上,忍令双鹄久摧藏。
送谭说剑
也为无车出每迟,蒯缑何处合雄雌。闽中公子深相忆,珠履行行蹑武夷。
宿朱吉人莲花庄是赵松雪故居
荻横枫落见莲花,谢绝时流此故家。通水恰宜官路断,当山不任女墙遮。
疏篱次序编丛卉,小椀分张试洞茶。见说高斋松雪是,可怜台柏剩霜华。
懒
少著经营便不禁,颓然诸念总无心。閒阶日影黏人驻,高树蝉声到耳沈。
强读只随风展卷,醒眠犹对鼠行琴。有时早起缘斋沐,散发当头瀑水斟。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六
南城起凉月,今夜好长歌。车马喧渐息,客心清奈何。
中天下风露,前月过星河。有酒且沈醉,安能忧思多。
游中宿望西樵怀家园所钦
出户辞容膝,征途重久要。吟空峡猿夜,梦变楚云朝。
中宿将三宿,西樵非两樵。沿江新柳色,回首见攀条。
陈子升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559篇诗文
代赠效李义山体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七 从军乐
寄林潜颖
虎丘寄吴梅村学士
新制丹砂之冠爰赋
娄县赠孟传是明府
适吴诗送黄羽可
丰湖 其三
九日江楼雨中
西畴早春
素馨鹦鹉 其一
英石砚山
冬夜赠曹自悦司马
读区太史集因赠区二延之
赠杜光生
失题 其一
寓南康东观赠章松樵道人
述哀 其二
楚云台
舟中瓶梅 其一
玄墓山探梅
自先上人偶以诃林绿瓦作枕予亦效之
山居闻吴客来五羊多是旧游遥有此寄
伤歌四首 其一
腊兴
八音二首 其一
失题 其四
秋夜书怀呈知己
伏波祠
寄陶仲调
四臣咏 其二 陈文恭献章
送一灵上人出塞寻祖心禅师
三闾庙
感秋四十首 其二十一
题故园龙眼树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九 古意
金陵 其一
佛日东游答欧奏孚陈皖公
陇西客
寄陈元水
既作前诗因阅袁公安即事起语云个是春江旧舞楼海棠花下小梁州爱其 ...
为屈翁山悼妻府姜王氏
谒伏波将军祠
入光孝寺宿自先上人兰若
大历琴
拜水词
赠华林监院电公
寄旧游二三诸公
用乐府题作唐体十二首 其十二 长安道
咏陈思王
赠张友声
失题 其五
附集王辋川句
南侍御谪藩幕至粤赋赠
云间遇皋旭有赠
重移村居既北复南未返吾庐慨然兴叹
读白沙先生诗
客中咏二高士f 其二 南州徐孺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