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梦憨山

梦憨山

明代 陈子壮

绮语名场事已阑,梦游文字我曾看。请君细歃曹溪水,割蜜还花也不难。

诗人陈子壮的古诗

四骏歌

明代 陈子壮

上阶煌煌耀寰宇,中有星精为造父。遥从传舍坠天閒,化作飞龙翼神武。

同寺孳生多逸群,名藩进献烂如云。公徒无事閒游猎,长成赤汗兼兰筋。

官家酷爱止四匹,太平之騟夐第一。紫花点点缀乘黄,御仗光辉绚朝日。

青丝络脑金盘陀,追风蹑景何啻过。尚方豢养真无并,吉云之草玉山禾。

次有玉龙媒沃若,银鬃雪尾称维骆。琼岛春云任蹑翻,太液晴波惯超跃。

吉良之乘驯且良,唐家六厩避雁行。朝而刷燕夕秣越,不与凡马争腾骧。

最后一匹璇台骏,三花飞凤文成印。曾听西母白云谣,九色斑麟倍轻迅。

方知俶傥更权奇,我皇致此服九彝。圜丘方泽间一驭,金舆玉辇相委蛇。

燕昭筑台高突兀,剧辛邹衍徒骏骨。不惜淋漓锦障泥,为君立扫长城窟。

偏当艰险见豪雄,矫首天衢如踏空。谁能趣步诡遇子,依依栈枥论馀功。

送龚培赤随谢简之越游

明代 陈子壮

鱼鸟情亲自竹林,江湖不负远游心。军中阮瑀多优渥,门下袁郎独赏音。

藿食定知弹铗易,布裘端及授衣深。分明一棹剡溪曲,画里名山尽意寻。

黎美周过别

明代 陈子壮

芳岁即我与,其如津路长。非多乡里贤,落落滞京疆。

新木流好音,处处谐春阳。独持径寸姿,延辉照匡床。

玉蕤杂坐次,金徽汎而张。大雅只清越,皇风谁为扬。

醑酒兴三复,遐矣莫终忘。

漱流石

明代 陈子壮

兹山何太古,流水鸣其中。只闻孺子咏,不愧先生风。

雨过一帆转,瀑飞众壑同。高啸相招隐,吾意在崆峒。

等是

明代 陈子壮

等是修眉误点毫,远山秋色若为高。而今犹按龟兹谱,多少杨家肉阵逃。

沈丰城母六帙其侄来粤索诗

明代 陈子壮

女籍遥占不老身,南陔欣寄采兰人。定移花县金桃熟,得傍萱闱玉树新。

龙气由来看斗极,翟珈初度见星辰。吴兴门地安东似,七箸从容语伯仁。

舟溯胥江闻何太史迟予峡山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禺君非不好,短棹信迟迟。一报佳人待,如闻灵管吹。

参差诸翠合,轻驶并云移。莫以此时兴,方子远道思。

对菊绝句 其六

明代 陈子壮

浅白深黄次第成,酿来新秫瓮边清。陶家岂有江潭怨,恐负花情与酒情。

闺词四十首 围棋 其三十二

明代 陈子壮

赌胜欣然共适情,日长无事倚楸枰。异香缥缈非人世,玉树前头落子声。

梦憨山

明代 陈子壮

绮语名场事已阑,梦游文字我曾看。请君细歃曹溪水,割蜜还花也不难。

五日珠江曲十首 其七

明代 陈子壮

琵琶洲上载琵琶,碧玉妆成自小家。楼船里面笼珠翠,亦学邻舟叫买花。

读书寡出拈古韵事作戏谑非咏史体也得五首 其二

明代 陈子壮

只借庭阶玉一枝,弈棋未了破秦师。佩囊赌却无人赠,生怕东山再弈棋。

闺词四十首 怯病 其三十八

明代 陈子壮

梦里虚惊错唤人,起来幽对欲含蠙。犀株银液为方药,素管画弦禳岁辰。

祈雨行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卉腓穗愞蒙荒陌,斥卤膏场尽龟坼。农家停耜日如年,郁轸隆蒸犹弗释。

二仪旷废失春和,非时硉兀火旻多。难鞭螮暕胜氛祲,错教荟蔚作滂沱。

盍将此意呼阊阖,璧牲虚荐竟如何。三城夜夜辉星月,南巷舞雩北里歌。

吹笙伐鼓枌榆侧,可怜士女转婆娑。

为张长洲题四世恩荣册

明代 陈子壮

雨露青葱挺桂林,云霄乔木并棠阴。重台仙令双凫候,百里吴天万笏临。

移剧已知调瑟手,抚时初见济川心。人传四世公侯复,不独年来阀阅深。

送孙青宕归宁波 其一

明代 陈子壮

乡心一夜渺难挥,明月刀头兴欲飞。北阙犹须长策入,南天不是倦游归。

送顺虎家兄宰贵县步李太白中都明府韵

明代 陈子壮

宦谱苍梧旧府君,邮程先遣过家闻。秋高旅雁声相切,日下仙凫影自分。

怀古未封丹灶火,望乡不断九疑云。登临记得茱萸遍,数尽南飞到北群。

寿姚永言给谏封公孝廉

明代 陈子壮

被服精华亦隐居,侧身淮海信忘鱼。阳春索咏梅花句,灯火閒抄贝叶书。

闻有白鸠随刻杖,可容驷马及安车。十年自厌孙宏策,并属青蒲视草馀。

诃林送区启图应试北上 其二

明代 陈子壮

净侣骚人绝胜缘,上方明月照离筵。天香雅爱飘灵鹫,莫倚淮南桂树篇。

题太平渔长图

明代 陈子壮

黄木湾头海气连,沧洲明月稳龙眠。无心更拟元真子,任展烟波是钓船。

陈子壮

陈子壮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287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