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驹
雨中过麻姑山简董使君王司理
七闽道中
寄题萧廷玘池亭兼讯其从子曰贞
徐州道中遇陈比部归吴因讯钱惟重
过孟阳祠堂
旅行即事
童使君邀游清源山同蔡中丞王符卿二首 其一
童使君邀游清源山同蔡中丞王符卿二首 其二
读陈郎中赠诗和答
薛舍人尊甫寿卷
读辽海集寄苏中丞
生辰在途其夜梦长剑耿耿倚天外之句晓起因足成之
冬夜过魏大夫醉为短述赠之
雨中卧痾小楼辱曾水部以诗见怀次韵答之
徐州别姚大参之陕右予如江黄
上杭赠丘子
过陈侍御西园
张督府平寇诗用韵
刘山人山居用韵
游金山诗
新秋清远道中呈樊督学劳屯田时二公并行县适予发舟会城因与俱西
再用前韵和樊督学二首 其一
再用前韵和樊督学二首 其二
宿飞来寺次韵二首 其一
宿飞来寺次韵二首 其二
将至京遇闻博士时博士来自南都
须次公车辱比部四君子召集崔员外宅
送李给事册封长沙便道省亲
送陈侍御按闽
别陈佥宪赴苍梧
别郑少参之贵州用韵
寄丘懋实都谏
九日栾城逢赵侍御
王屋山和颜侍御
陈州柳湖夜泛次杨屯田韵
赠湖亭高士兼寄意赵使君
别梁宪副入觐便道归省
东归夜宿新阳留别赵使君良弼时良弼起自服舍送予至此
光山小驻至麻城道中答山中故人
重宿朱氏山亭
九日登东山时适郑节推重建双忠庙落成
题张许二公庙
纪文丞相入潮遗事
自梧溯江上桂林与庄大参联舟夜话慨然有怀京洛之旧时嘉靖乙丑至前 ...
暮春喜晴和刘大参韵
别陈方伯之山东
题曾澄江忠节卷
双寿承恩为丁使君双亲赋
于容县江上遇方海围至自勾漏因与维舟夜酌
端州舟次闻郑督学西入桂林口占寄意
刘山人僦居邻舍书此为赠
山中寄别杨少参之七闽兼怀颜侍御二首 其一
山中寄别杨少参之七闽兼怀颜侍御二首 其二
去粤效玄晖体却寄苏铨部道先
董大参家屋梁产芝二茎形如合璧
题董村小隐园中竹
徂暑山行过临江宿熊氏池馆留题五首 其三
吕梁夜过王水部
毛明府以夏昶四竹见贻既题四绝其上复戏为长句一首以报毛君
自题仁寿楼
赠彭神童
九龙山晚归
祖帐
绝塞
与君别行赠施雪帆
邑人张孝友亲殁庐墓六年有五色鸟集墓陇邑大
到妈宫新城
到观音亭
阮敬斋慎斋云庄招饮桑榆别业 其一
阮敬斋慎斋云庄招饮桑榆别业 其二
赋得孤云独往还楞伽山中同石斋先生分韵 其一
赋得孤云独往还楞伽山中同石斋先生分韵 其二
赋得孤云独往还楞伽山中同石斋先生分韵 其三
赋得孤云独往还楞伽山中同石斋先生分韵 其四
赋得孤云独往还楞伽山中同石斋先生分韵 其五
狮林灵泉 其一
狮林灵泉 其二
哭静闻禅侣 其一
哭静闻禅侣 其二
哭静闻禅侣 其三
哭静闻禅侣 其四
哭静闻禅侣 其五
哭静闻禅侣 其六
补小香山梅花堂诗 其一
补小香山梅花堂诗 其二
鸡山十景 绝顶四观
鸡山十景 其六 华首重门
鸡山十景 其七 太子玄关
鸡山十景 其八 罗汉绝壁
鸡山十景 其九 放光瑞影
鸡山十景 浮屠绾胜两首之一 其十
鸡山十景 浮屠绾胜两首之二 其十一
中山十景 其十二 瀑布腾空
鸡山十景 其十三 传衣古松
鸡山十景 古洞别天两首之一 其十四
鸡山十景 古洞别天两首之二 其十五
鸡山十景 其二 日观
鸡山十景 其三 雪观
鸡山十景 其四 海观
鸡山十景 其五 云观
游桃花涧
题小香山梅花堂诗和雷门兄韵
醉中漫歌
月中种竹歌
河梁曲
送万敏中之金陵
登松台清秋有感
偕刘景玉周元浩携小妓游于坡上忘形剧饮故赋
与刘景玉安固泛舟
客舍春莫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一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二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三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四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五
江阴寓舍漫兴六首 其六
观获稻
金狮潭渡
襄城
寿春孙氏东园题壁
墩子湖
登舟客有诵杜诗春水船如天上坐之句因成一绝
读刘宾客诗再赋
灯夕多为城中之约因赋此篇
会故人二首
寄题赵昌父发深省斋
临川洪守游南湖命予赋诗
望西兴偶成
游处州石门洞赋长句二十韵
余夜坐必看东湖诗心悟神会非它人所与知也比
蒙刘元中
茅保命吟
郭四朝叩船歌四首 其一
郭四朝叩船歌四首 其二
郭四朝叩船歌四首 其三
郭四朝叩船歌四首 其四
杜广平歌吟
梦诗
临江仙 自题我园
陪郑史君泛舟晚归
晨起西楼
旌儒庙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
余谢病东归,王秀才见寄,今潘秀才南棹奉酬
卧病(时在京都)
酬和杜侍御
题崔处士山居
乘月棹舟送大历寺灵聪上人不及
将归姑苏南楼饯送李明府
疾后与郡中群公宴李秀才
献韶阳相国崔公
秋夜棹舟访李隐君
甘露寺感事贻同志
送段觉之西蜀结婚(一作送段觉之西川过婚礼后归觐)
秋日众哲馆对竹(一作题渚塘馆竹)
下第寓居崇圣寺感事
吴门送振武李一事
寄题华严韦秀才院
村舍(一作送从兄归隐蓝溪第三首)
题青山馆
贻终南山隐者
酬对雪见寄
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寄袁校书
题卫将军庙
寄殷尧藩
洛东兰若夜归
病中和大夫玩江月
游维山新兴寺,宿石屏村谢叟家
送杨发东归
岁首怀甘露寺自省上人
送李溟秀才西行
长安旅夜
题倪处士旧居
和常秀才寄简归州郑使君借猿
王可封临终
题韦隐居西斋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
晨起白云楼寄龙兴江准上人兼呈窦秀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