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树
唐代 :于武陵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 :皮日休
古香慢·赋沧浪看桂
宋代 :吴文英
声声慢·咏桂花
秋天
城中还用韵答卢方伯
次韵答张印江同年
次韵答吴川楼太守
度梅关用韵
周莓厓中丞邀游滕王阁别后用韵奉寄
陈鹤山荣寿冠带
陈学樵丈荣寿冠带
驿亭所至见总制王鉴川留题及捡所上封事数读之勃然兴怀赋此寄赠
秦中书感
次韵答凌海楼同年
过大同村庄感述
曾元山台长谪居光孝寺与予别业为邻赋诗寄赠就韵答之
谒韩范二公祠
詹道长抗疏还闽作此讯之詹令予邑有声
次重阳韵答王总制时闻捣巢大捷晓发巡河西
次韵答朱镇山尚书
巡边苦雨答王鉴川总制
长途书感
行边
延安清凉寺次壁间韵时闻西警
灵武台
安化闻叠江伯兄讣
林中丞念堂与予夙有心期卒于姑苏挽之
吊谭省吾
泰和别陈养兰先生
次韵答王鉴川总制时报罢东归
次赠别韵答张少渠中丞
先君讳日
寿南泉兄八十
对客夜谈
新宅观珠灯次韵
寄何州牧
代邹麦二公酬和谭别驾寄怀
寄怀海村家兄次韵谭别驾
次韵酬苏眉山寄赠
水亭落成次韵酬和谭别驾
次韵酬和戴筠台太守
次韵雨中遣闷兼七夕过从和双台星野二兄
小构落成次韵酬和周云谷
立秋值七夕同乡燕会酬和卢方伯
简谭见日昔年以布衣远游曾上书阙下时论伟之
次韵谭山人登城楼寄怀
村居和卢方伯
和谭别驾用杜律秋兴韵四首寄怀刘跃衢年兄
卢方伯移舟过小亭
和友人怀溪园
寄谭见日
珠江夜泛
春日村居
赠去雁
赠归雁
写怀二首 其一
写怀二首 其二
村居感事寄所知
读庞德公传
过田家有述
钟心瞿道长欲枉顾作此招之
望白云寄城中诸公
赠方进士之任慈利
寄袁起岩枢密贺新除仍谢送四缣并诗集兼恳求陈婿荐书二首 其二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他乡七夕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耶溪泛舟
彭蠡湖中望庐山
舟中晓望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采樵作
听郑五愔弹琴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 浮舟过滕逸人别业
送告八从军
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
送王昌龄之岭南
登望楚山最高顶
登鹿门山怀古
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田园作
高阳池送朱二
早梅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临洞庭上张丞相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示孟郊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都下送辛大之鄂
登总持寺浮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入峡寄弟
洛下送奚三还扬州
送友人之京
赠王九
除夜有怀
途次望乡
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
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情
寄赵正字
送吴宣从事(一作送苏六从军)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宿天台桐柏观
岁暮海上作
登安阳城楼
寒夜
赋得盈盈楼上女
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梅道士水亭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北涧泛舟
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醉后赠马四
送张郎中迁京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春意(一题作春怨)
登万岁楼
长安早春(一作张子容诗)
书怀贻京邑同好
广陵别薛八(一题作送友东归)
游凤林寺西岭
秋登张明府海亭
东陂遇雨,率尔贻谢南池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宴荣二山池
送崔遏(易)
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①
送崔遏
岘山饯
西山寻辛谔
岘潭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
题梧州陈司马山斋
和于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采樵作①
耶溪泛舟①
奉先张明府里沐还乡海亭宴集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岘潭(山)作
登总持寺浮图?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九日得新字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旧游①
山中逢道士云公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送袁十
上巳日涧南园期王山人、陈七诸公不至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寻裴处士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长安早春 一作张子容诗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①
溯江至武昌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张郎中梅园中
岘山饯(赠)房琯崔宗之
陪卢明府泛舟回作
和张判官登万山亭,因赠洪府都督韩公
扬子津望京口
檀溪寻故人(一题作檀溪寻古)
岘山送萧员外之荆州
题长安主人壁
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
下赣石
归至郢中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宿武阳即事(一作宿武阳川)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
赠萧少府
伤岘山云表观主
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
荆门上张丞相
美人分香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送新安张少府归秦中(一题作越中送人归秦中)
李氏园林卧疾
同张将蓟门观灯
行出东山望汉川(一题作行至汉川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