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
宋代 :吴文英
赠从弟
魏晋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青松
宋代 :安道
书院二小松
唐代 :李群玉
赠王桂阳
南北朝 :吴均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纤茎易陵忽。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
寒松赋
唐代 :李绅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薄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
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
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悟前生
邢兄招纳凉大善以醉眠不及往大篇见嘲一笔走
西湖早秋
淹泊
问讯耕堂
岩壑兄去岁此时作春前四绝句姿媚可爱然犹有
往回临安口号八首
望秦山残雪
湘湖饮平远亭口占呈邢刍父
谢耕道一犁春雨图
问水诗
忆朱子大学士一首
夜读老杜星月诗二十首
途次口占三首
王千里得晋献之保母碑及砚索诗
题千秋观
仰屋
所忆
望前山雪寄叶山人
五和堆字韵呈孟漕
送裕师骨
西陵道中
吴淞
题极览亭
闻孟良父侍郎解婺印改江东漕再和堆字韵
小亭诗
陶令
小憩西兴
谢月林寄诗次韵
送陆放翁赴落致仕修史之命
提举刘学士以某论守江之策未行作诗见遗谨次
五次韵送蹈中造朝
挽故开府节使观文赵公二首
书紫芝卷后
霜露吟
寿陆放翁三首
晚步湖桥
望三山放翁居
送邢刍父赴漕试盖予以牒逊之
题三高亭
税马盘沙
十二峰
十月二十八夜至此怅然继和
听雨诗
题司马提举画鹰
伤嬾巢
苕溪杂兴四首
乳爵
送陆怀祖之官丹阳
四月二十四日喜雨次振之韵
寿颍季
上楼大参
书张氏壁
秋夜登湖桥
送赵大资途次口占
青牛宫
岁杪
遣心四首
三白
陪制帅宝学侍郎饮别金陵诸胜地
示禅者二首 其一
余游钟山宿石佛峰下因上人自归宗来赠之六首 其二
李端叔自金陵如姑溪寄之五首 其三
岭外大雪故人多在南中元日作三偈奉寄莹中 其二
李运使赞
陈尊宿赞
三月二十八日枣柏大士生辰用达本情忘知心体合为韵作八偈供之时在 ...
毛季子赞
宣上人天真庵
寂音泉
送忠道者乞炭
定身岩赞
题淡轩
岭外大雪故人多在南中元日作三偈奉寄莹中 其三
送先上人亲潜庵
送肇上人还江南省阿尚
戊戌岁元日梦云庵携登塔问答甚多觉而忘之作此
杏壳观音菩萨赞
读巘禅师录
超禅师示众云见闻觉知只可一度
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 其一 万回
九峰夜坐
正月六日南安岩主生辰
游龙山断际院潜庵常居之有小僧乞赞戏书其上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七
送亲上人乞食三首 其三
再和复答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 其三
雨中闻端叔敦素饮作此寄之
信师相别
明教梦中作
题延福寺壁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二
僧求晓披晚清二轩诗二首 其二
次韵游水帘洞
肇上人居京华甚久别余归闽作此送之
筠溪晚望
同世承世英世隆三伯仲蔡定国刘达道登滕王阁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 其五
岭外大雪故人多在南中元日作三偈奉寄莹中 其一
了翁有书与谢无逸云觉范真是比丘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八
永明禅师生辰
次韵性之
昌禅师瓦翁塔
题草衣岩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四可亭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鉴止轩
余还自海外至崇仁见思禹以四诗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归石门 ...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 其一
圭上人两过吾家既去作此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九
和杜抚勾古意六首 其四
复次韵
读龙胜尊者语
巴川衲子求诗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浩庵
用韵寄谊叟
惠侍者清梦轩
警策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一
颖皋楚山堂秋景两图绝妙二首 其一
送隆上人归长沙
送僧归云岩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三
予作海棠诗曰一株柳外墙头见胜却千丛著雨时寓居百丈春晴上南原纵 ...
晚归自西崦复得再和二首 其一
送端上人入黄龙
寄南昌黄次山
游庐山简寂观三首 其二
次韵云居寺
白日有閒吏青原无惰民为韵奉寄李成德十首 其十
宋迪作八境绝妙人谓之无声句演上人戏余曰道人能作有声画乎因为之 ...
无学点茶乞诗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四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 其一
瞻张丞相画像赠宫使龙图
和杜司录岳麓祈雪分韵得岳字
忠子移居
和李班叔戏彩堂
送常上人归黄龙省侍昭默老
次韵游高台
邓循道分财赡族湘阴诸老赋诗同作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第一轩
题岳麓深固轩
和游南台
送礼禅归临川
山寺早秋
游龙王赠云老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觉庵
次韵经蔡道夫书堂
六月十五日夜大雨梦莹中
宣和七年重阳前四日余自长沙还鹿门过荆渚谒天宁璋禅师留二宿作此
赠陈静之
和宵行
中秋夕以月色静中见泉声幽处闻为韵分韵得见字
次韵新化道中
次韵见赠
次韵过醴陵驿
崇禅者觅诗归江南
初到鹿门上庄见灯禅师遂同宿爱其体物欲托迹以避世戏作此诗
大沩山外侍者求诗
寄题紫府普照寺满上人桃花轩
次韵游南台寺
汪履道家观雪雁图
送瑫上人往临平兼戏廓然
慈觉见访余适渡江归以寄之
和游谷山
听道人谙公琴
次韵曾韵句游山
赠珠维那
次韵题子厚祠堂
次韵题贮云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