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题太平楼)
朝中措·驳云行雨苦无多
钱宗伯牧斋
瑶花 其二 玉兰花下作
山歌 其二
下水船歌
祝英台近 题钱晓廷紫藤花画册
赵景仁弹琴舞鹤图赞
谢友人惠锦菊月下白菊二株三首 其二
乙亥岁除渔梁村
戏赠张叔甫
隔浦莲(荷花)
浣溪沙 初秋
岩下放言五首翔博山台
画牧牛赞
送少章从翰林苏公余杭
还家呈伯氏
木之彬彬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深明阁
九日对菊有怀粹老在河上四首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葛幮
送陈萧县
和庭诲雨後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之麈尾
和答莘老见赠
和答外舅孙莘老
故陈氏画像赞
和答王世弼
过土山寨
和曹子方杂言
和答李子真读陶庾诗
和斌老悟道颂
和答刘太博携家游庐山见寄
庚寅乙未犹泊大雷口
奉谢刘景文送团茶
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
奉谢泰亨送酒
贵耳贱目谜
奉同公择作拣芽咏
宫亭湖
赋陈季张北轩杏花
奉答固道
发舒州向皖口道中作寄李德叟
次韵子瞻书黄庭经尾付蹇道士
曹村道中
定交诗二首效鲍明远体呈晁无咎
残句:不誇四子锦为幄
次韵叔父圣谟咏莺迁谷
次韵奉答存道主簿
江城子(忆别)
次韵子瞻题郭熙画秋山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吴歌七首 其七
酹江月(戏题玉林)
长相思(秋夜)
答檀君送含笑花颂
次韵伯氏戏赠韩正翁菊花开时家有美酒
渔家傲(春月)
灵均
送友北上
早秋感怀
感时即呈章大黻云
题吴絅斋曾徯黯然吟草后
题黄仲则两当轩集
和谢大冶盦京口渡江作
琴川纪游
己亥病后作
送陈守臣
除夕揽镜感赋
自题梅花
宵寒
画梅赠陈大守臣保宗二首 其一
画梅赠陈大守臣保宗二首 其二
迁居圩里别社中诸友
社友小集
江城即事
放纸鸢
澎湖九日登高 其五
留别 其二
入山歌 其一
入山歌 其二
入山歌 其三
入山歌 其四
入山歌 其五
入山歌 其六
初到澎湖歌
卸篆引见留别绅耆
澎湖九日登高 其六
谕戒书役口号 其一
谕戒书役口号 其二
谕戒书役口号 其三
谕戒书役口号 其四
赠建侯吕翁即以志别 其一
赠建侯吕翁即以志别 其二
留别诸耆老
看月 其一
看月 其二
留别 其一
留别澎湖诸生
澎湖九日登高 其一
澎湖九日登高 其二
澎湖九日登高 其三
澎湖九日登高 其四
赠谢府君
临沂道上
赠谢府君览诗
海口八字山炮台
电白县观海
舟次浔州
重台
菩萨蛮·春波软荡红楼水
虎丘 其三
钓台谒严子陵祠
狮子林歌
白洋湖对月
仲家浅
题邝湛若砚铭并洗砚池题字拓本
文丞相琴歌
古北口迤南一带群山秀峙松栝特盛
自马圈子至常山峪
九日登临江亭
蓉江即景
仲春斋居柬程翁紫书
四景翎毛二首 其一
水石菖蒲为林孟和作
壶山四景图 其一
壶山四景图 其二
壶山四景图 其三
壶山四景图 其四
金台别梦
竹石双清次吴鼎仪先生韵为太守拙戒兄题
梅花歌为礼曹吴以时作
张克振归顺德
族叔某之杨州司庾
乌山霁雪
翰林同年绘像图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二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四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五
翰林同年绘像图 其六
四景翎毛二首 其二
牧牛图次周鹤洲韵
咏梅送熊通政
林邦贤山水图
题菊送弟希达
夜明帘
送张养正都宪
元宵会谢鸣治宅得必字韵
上巳倪舜咨会瓮山得木字韵
冯佩之之江西督学和宫谕谢木斋韵
水口遇宗弟廷隆
广寒避暑应制
题竹赠表兄徐齐纨庾使南归
送陈舜举
表伯王静甫南还
姨夫郑司训山水 其一
姨夫郑司训山水 其二
斋居八咏分得剪烛题
挽林希哲
陈师召之南京太常
屠元勋之南京寺丞得何字韵
陈伯扬分教黄冈
族祖静轩之平阳巡简
罗明仲归省
丘安重下第
送上人还莆
陈子学还莆
李祥进士父南塘先生还东广
送李宾之坠马
分题得卞将军庙送李应祯中书
送某归省
李宾之归省
朱清之清江觜巡简
刘正郎山水图
题是涧贺刘望脩父受封
寄余汝盛
山水小景为张同禹题
柬张同禹
题天龙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