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韩愈自太原东出井陉到镇州平叛,沿途都留下哪些诗文遗迹?

韩愈自太原东出井陉到镇州平叛,沿途都留下哪些诗文遗迹?

  

  韩愈自太原东出井陉到镇州平叛,沿途都留下哪些诗文遗迹?

  

image


  唐代韩愈,以其文学成就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你可知道,韩愈不但以文见长,同时又是一位曾冒死深入叛军,以胆识英勇机智抚平叛乱的、兼有武略之才的人物?唐穆宗长庆元年七月,镇州王庭凑发动兵变杀死成德军节度使田弘正。穆宗派遣裴度为招讨使,率军前去征讨。但是未能平定。长庆二年二月,穆宗不得已采取招安政策,赦免王庭凑及叛军。并命上任不久的兵部侍郎韩愈为宣抚使,经山西东出井陉前往镇州宣抚。韩愈到镇州后深入虎穴,置生死与度外,折冲樽俎,不辱使命,在镇州仅三天,就规劝王庭凑及叛军放下刀戈,归顺朝廷。

  自太原到镇州,按《元和郡县志》记载有五百里之遥。韩愈一行所走道路按现有史籍以及碑刻所记,是途经井陉之道到达镇州的。除韩愈有关此行的诗歌记叙外,沿途尚留有韩愈经过的石刻题记。这些对于研究考证韩愈吴丹一行此次平叛提供了珍贵资料。长庆二年二月初二,韩愈奉诏率副使吴丹一行,离开长安渡黄河到山西,日夜兼程于当月十三日到达太原。十四日一早东行百余里,晚宿寿阳驿馆中;十五日早出发,经一天近二百里跋涉,晚到达山西东部军事要塞承天军(即今平定娘子关)。时其老友裴度正屯军此地进行修整。

  

image


  

image


  晚二人在一起小酌并有诗歌唱和。次早韩愈一行辞别裴度离开承天军,沿今娘子关、井陉地都、乏驴岭、天长镇一线北行,越凤凰岭经当时井陉县治天护城(今矿区天护),尔后东行经叱日岭(今青石岭)涉绵蔓河(即今井陉威州一带冶河),沿今平望、白鹿泉、鹿泉县城一线,于傍晚到达镇州。承天军东距井陉旧治天护城约60里,天护到镇州,按《元和郡县志》所记为90里,总计150里。韩愈一行因为使命在身,所以均是快马加鞭疾行。从其诗句“日驰三百自嫌迟”可以看出,韩愈一行二月十五日早晨离开承天军,疾行150里,在井陉、获鹿县城均未作停留而一气到达镇州。十六日一早会见王庭凑,后以三天时间抚平叛乱。二十日晨即离开镇州当日返到承天军,并在承天军营中石壁上题记四十五字以简叙此行。

  

image


  查诸史料,目前所知韩愈此行共留有诗作四首:一、《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作于太原)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二、《夕次寿阳驿,题吴郎中诗后》(作于寿阳)风光欲动别长安,及到边城特地寒。不见园花兼巷柳,马前唯有月团圆。三、《奉使镇州,行次承天行营,奉酬裴司空》(作于承天军城)窜逐三年海上归,逢公复此著征衣。旋吟佳句还边马,恨不身先去鸟飞。四、《镇州路上,谨酬裴司空相公重见寄》(作于承天军至镇州路上)衔命山东抚乱师,日驰三百自嫌迟。风霜满面无人识,何处如今更有诗。

  其他有关韩愈此行碑刻题记之属,目前仅见其抚平镇州叛乱后返回承天军后所留题刻。题刻长宽近二尺,分作五行,每行字不等,已近泯漫。字为正书:

  镇州宣抚使尚书兵部侍郎

  韩愈

  副使尚书驾部郎中吴丹

  长庆二年二月十五日由此路

  同往镇州其月二十日廻

  

image


  此时,韩愈的官衔是“兵部侍郎”兼“宣抚使”,时间是长庆二年二月中旬。因此际韩愈是“衔命”在身、“日行三百”前去宣抚叛军。其行路线为东出太行要道——井陉驿道最便捷的北路一线。期间更无暇逗留游历。故窃以为除上述所记诗文题刻外,余者不宜为据矣。(2020年3月30日 许力扬)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张籍、周况也)

唐代 韩愈

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檐。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镰。
田野兴偶动,衣冠情久厌。吾生可携手,叹息岁将淹。

送区弘南归

唐代 韩愈

穆昔南征军不归,虫沙猿鹤伏以飞。汹汹洞庭莽翠微,
九疑镵天荒是非。野有象犀水贝玑,分散百宝人士稀。
我迁于南日周围,来见者众莫依俙.爰有区子犀犀晖,
观以彝训或从违。我念前人譬葑菲,落以斧引以纆徽。
虽有不逮驱騑騑,或采于薄渔于矶。服役不辱言不讥,
从我荆州来京畿。离其母妻绝因依,嗟我道不能自肥。
子虽勤苦终何希,王都观阙双巍巍。腾蹋众骏事鞍鞿,
佩服上色紫与绯。独子之节可嗟唏,母附书至妻寄衣。
开书拆衣泪痕晞,虽不敕还情庶几。朝暮盘羞恻庭闱,
幽房无人感伊威。人生此难馀可祈,子去矣时若发机。
蜃沉海底气升霏,彩雉野伏朝扇翚。处子窈窕王所妃,
苟有令德隐不腓。况今天子铺德威,蔽能者诛荐受禨.
出送抚背我涕挥,行行正直慎脂韦。业成志树来颀颀,
我当为子言天扉。

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蜀客名次卿)

唐代 韩愈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倏忽十六年,终朝苦寒饥。
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忽当去,咄咄无自疑。

别盈上人

唐代 韩愈

山僧爱山出无期,俗士牵俗来何时。
祝融峰下一回首,即是此生长别离。

奉使镇州,行次承天行营,奉酬裴司空

唐代 韩愈

窜逐三年海上归,逢公复此著征衣。
旋吟佳句还鞭马,恨不身先去鸟飞。

题西白涧

唐代 韩愈

太行之下清且浅,一水盘桓纡山转。千峰万壑不可数,异草幽花几曾见。

波中白日隐出明,风翻不动浮云轻。翠峦玉女下双鹤,笑倚秋练开新晴。

又疑武陵溪上原,桃花溪尽空潺湲。幽泉间复逗岩侧,喷珠漱玉相交喧。

群猿见之走绝壁,缘峰虚梯弗劳力。鸣禽回面背人飞,为是从来不相识。

杖藜因贪仰面看,碍石牵萝错移屐。路穷屈曲疑欲回,迤逦屏开一重碧。

残樽遇坐酒即倾,旋摘山果都无名。题诗且欲尽佳句,能歌翻咏仙难成。

天门幽深十里西,无奈落日催人归。谁能可属天宫事,为我乞取须臾期。

上天无梯日不顾,牢落归来坛未暮。闭门下马一衾寒,梦想魂驰在何处。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诗人韩愈的古诗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