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 诗人专题 > 韦应物一家墓志的学术价值

韦应物一家墓志的学术价值

  今年稍早时候,唐代杰出诗人韦应物一家墓志在陕西长安韦曲出土。西安碑林博物馆马骥先生从友人处借得拓本后,作了仔细录文和初步研究。我得到消息后,立即与他联系,希望尽快公诸于世,以便学者研究。自清末以来,新发现唐代墓志超过八千方,但就对于唐代文学的研究来说,这批墓志无疑是极其难得的珍贵文献,称为百年来唐代石刻文献最重要的收获之一,也不为过。

  

image


  我有幸先期见到墓志拓本和录文,确信其学术价值有以下几端。

  一是提供了韦应物生平的基本线索。两《唐书》没有为韦应物立传,从南宋沈作喆作《补韦应物传》开始,到今人孙望撰《韦应物事迹考述》、罗联添撰《韦应物年谱》、傅璇琮撰《韦应物系年考证》,依据韦应物诗歌中提供的线索,努力探究韦应物的生平事迹,但因史料欠缺,仍不免多有缺漏和分歧。如韦应物到底死于何年,就有贞元七年、九年、十一年几种说法。墓志记载韦应物字义博,他在三卫时的具体官职,历官十三任的经历,都是以前不见记载的。虽然丘丹没有记载他的具体死亡日期和享年,但终于官舍,贞元七年十一月归葬,则是可以确定的。以往学者都认为他去世时已经罢苏州刺史职,有他《寓居永定精舍》诗“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为证,墓志则显为死于任上。墓志记韦应物平生所著诗赋、议论、铭颂、记序六百多篇,但传世的《韦苏州集》只收诗近六百首,其他各体文章都失传了。

  

image


  韦应物墓志

  二是韦妻元苹墓志,为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写,抒写了对于亡妻的深切悼念,且留下了诗人的书迹。在韦应物诗集中,有十九首悼亡诗,历来为学者所重视,认为是潘岳《悼亡诗》以后最真切的追忆亡妻的作品。但存世文献中没有关于韦妻家世生平以及与其婚姻始末的具体记载。元苹墓志以平实细腻的文笔写出妻亡后的悲痛心情,是唐人墓志中难得的抒情佳作,与其悼亡诸诗颇可印证,可以进一步解读的内容很丰富。

  

image


  韦应物妻元苹墓志

  三是提供了唐代士族文化传承的珍贵个案。韦应物出生于京兆韦氏逍遥公房,是唐代最为显赫的士族之一。北周以来这个家族世代显宦,势倾中外,记载很丰富,墓志可以补充一些细节。墓志中比较珍贵的记载,是女性文学素养及其在家庭教育中所担负的传承文化的责任。韦庆复墓志分别摘录了志主伯姊和夫人的哀词,是唐墓志中体例特殊的写法,可以见出两位女子的文学才华。元苹曾为五岁的女儿“手教书札,口授《千文》”,韦退之则自述能够“以明经换进士第,受业皆不出门内”,即他的教育完全来自其母亲裴棣。此外,撰写韦庆复墓志的韦应物外孙杨敬之,曾以“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的名句留下唐人荐贤的佳话,也是应该提到的。

  唐代墓志的大量出土,提供了研究唐代家族文化、社会民俗、道德信仰、宗法礼仪、婚姻继承、族聚迁徙等方面的丰富信息,形成了近年学术研究的新热点。谨因韦应物一家墓志的发表,略述所见,希望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


猜你喜欢唐代古诗词

闲居赠友

唐代 韦应物

补吏多下迁,罢归聊自度。园庐既芜没,烟景空澹泊。
闲居养痾瘵,守素甘葵藿。颜鬓日衰耗,冠带亦寥落。
青苔已生路,绿筠始分箨。夕气下遥阴,微风动疏薄。
草玄良见诮,杜门无请托。非君好事者,谁来顾寂寞。

马明生遇神女歌

唐代 韦应物

学仙贵功亦贵精,神女变化感马生。石壁千寻启双检,
中有玉堂铺玉簟。立之一隅不与言,玉体安隐三日眠。
马生一立心转坚,知其丹白蒙哀怜。安期先生来起居,
请示金铛玉佩天皇书。神女呵责不合见,
仙子谢过手足战。大瓜玄枣冷如冰,海上摘来朝霞凝。
赐仙复坐对食讫,颔之使去随烟升。乃言马生合不死,
少姑教敕令付尔。安期再拜将生出,一授素书天地毕。

送终

唐代 韦应物

奄忽逾时节,日月获其良。萧萧车马悲,祖载发中堂。
生平同此居,一旦异存亡。斯须亦何益,终复委山冈。
行出国南门,南望郁苍苍。日入乃云造,恸哭宿风霜。
晨迁俯玄庐,临诀但遑遑。方当永潜翳,仰视白日光。
俯仰遽终毕,封树已荒凉。独留不得还,欲去结中肠。
童稚知所失,啼号捉我裳。即事犹仓卒,岁月始难忘。

途中寄杨邈裴绪示褒子

唐代 韦应物

上宰领淮右,下国属星驰。雾野腾晓骑,霜竿裂驰旗。

萧萧陟连冈,莽莽望空陂。风截雁嘹唳,云惨树参差。

高斋明月夜,中庭松桂姿。当暌一酌恨,况此两旬期。

昙智禅师院

唐代 韦应物

高年不复出,门径众草生。时夏方新雨,果药发馀荣。
疏澹下林景,流暮幽禽情。身名两俱遣,独此野寺行。

秋夜一绝

唐代 韦应物

高阁渐凝露,凉叶稍飘闱。忆在南宫直,夜长钟漏稀。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21篇诗文

唐代的诗文推荐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