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卫铸生先生即以送行

赠卫铸生先生即以送行

清代 方仁渊

弱水蓬莱万里还,虞椒倾盖识朱颜。书传玉板兰亭外,人在林逋魏野间。

老去渐于诗律细,兴来犹对酒杯顽。怆怀我亦天涯客,莫学闲云忘故山。

诗人方仁渊的古诗

幼南比部将赴润州讲席,花朝招饮于味閒斋,邵后山作诗赠别,比部 ...

清代 方仁渊

堂开画锦启琼筵,难得花晨集众仙。醉倒深杯浮蚁绿,飞来妙句快蝉联。

再图盛会非今日,待到重逢又逼年。此去金焦春正好,轻风杨柳送君船。

癸未四十述怀八首 其八

清代 方仁渊

人海波涛日日生,纵无风浪恐舟横。壮心不与年俱进,励志犹惭才未成。

自古有才须有福,此身多累为多情。寄形大块同膻蚁,悟到浮生气自平。

辛丑九月十三夜伏枕不寐,忆前年咏菊诗款惬意,续赋二律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群芳夺目艳阳天,寂寂柴门抱石眠。不与春光争烂漫,独寻秋色斗鲜妍。

奇才岂肯因人热,傲骨何须入世怜。自是陶家高品格,粗桃俗李敢随肩。

七十感怀三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支离蜷曲卧岩阿,老至无能似弃柯。开卷恍如逢故友,种花聊与遣愁魔。

酒因减量持杯少,诗到衰年俚句多。忧患替人筋力悴,那堪天地更风波。

比部更送立轴折扇,赋四绝简读

清代 方仁渊

高山流水写知音,万叠峰峦一寸心。从此不愁腰脚懒,卧游终日坐云岑。

馨吾王君,于壬寅年造新宅市东静地,落成赋移居诗嘱和,次韵奉寄 ...

清代 方仁渊

移居天气正新晴,地远尘嚣心自清。儿绕画屏书绕屋,砚为沃产笔为耕。

一庭和气开红芍,九代书香放紫荆。耕读传家应最久,三槐堂构属先生。

赵君坚兄属题瑞莲图勉成两律即希指正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西郭名园十亩开,波光倒影浸楼台。辞官陶令维栽柳,遁世林逋喜种梅。

绿水绕城穿宅去,青山如客上堂来。拈花丈室无馀事,始识人间有辨才。

比部更送立轴折扇,赋四绝简读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题词谬许浣花翁,欲借天鸡喻蠛蠓。识得此中真意趣,近来诗笔学灵空。

辛丑九月十三夜伏枕不寐,忆前年咏菊诗款惬意,续赋二律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不贪春色自生香,独占园林殿众芳。谈到诗情陶靖节,老无俗韵杜秋娘。

轻烟细雨重阳路,斜日西风隐士庄。手劈双螯佳客至,一樽相对话秋光。

游虞山八咏 其六 三峰寺

清代 方仁渊

觅路下中峰,松阴翠霭浓。寺围山四面,云暗树千重。

花气曛晴日,尘心洗晚钟。旧时常尉句,呵护两苍龙。

癸未四十述怀八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犹忆童年志学初,红巾扰攘少宁居。全家奔走风尘里,四壁烧残劫火馀。

弟妹无依须觅食,饥寒交迫废攻书。贼氛方静严亲弃,最是穷愁逼岁除。

甲寅立春前一日,庞聱叟招饮,座中九人,合六百十三岁,醉归赋四 ...

清代 方仁渊

新醅腊酒柏枝浓,恰好迎春更饯冬。醉后高谈惊四座,须眉最古让元龙。

耕霞见和前诗再叠酬之

清代 方仁渊

开缄倍觉墨光华,焦尾归来日已斜。茶尚留香霏齿颊,诗如咏雪斗尖叉。

蠹残未许消红粉,蚊伏奚烦障碧纱。兴到挥毫聊叠韵,个中真乐更谁加。

锡山秦缦卿方伯家遇雪二首 其二

清代 方仁渊

轻于柳絮白于盐,远树瑶阶取次添。最好大千银界里,九龙都化玉为尖。

寄怀王馨吾茂才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一别无多日,兰花今已开。欲持杯酒共,不见故人来。

虞麓悲游子,河汾想异才。馆餐当旧雨,心迹两无猜。

寄锡山石香刘君二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入秋雅兴竟何如,不见东来双鲤鱼。为问先生诗酒外,搜奇近日读何书?

舟泊塘栖

清代 方仁渊

风紧岸移速,舟行水拍堤。雨收篷背重,春暖柳丝低。

言语初闻越,人家半枕溪。鳜鱼烹正熟,沽酒宿塘栖。

次韵答邵培才见赠之作

清代 方仁渊

苦吟争一字,难撼岳家军。丽句飞红叶,遥情想白云。

伯阳龙自隐,稽绍鹤离群。说项频年意,幽兰春日曛。

自题孤松独立图四首 其一

清代 方仁渊

王君妙笔本翩翩,瘦石孤松拟散仙。自笑酸寒无此福,画图聊结小因缘。

俞幼兰表兄自河南罢官归来,屡蒙见访,奖许诗篇,因呈两律奉教 ...

清代 方仁渊

葭玉睽违数十春,童年避难最相亲。两番浩劫情犹旧,一霎光阴世变新。

留发原为今父老,盟心未许换儒巾。斯文道丧纲常废,谁是山中识字民。

方仁渊

方仁渊

又名思梅,字耕霞,顾山人。幼好学,父母贫穷,借书苦读,工诗,有倚云轩吟草一卷。风练书画,香山寺额出其手笔。工医学,悬壶常熟,有倚云轩医案、倚云轩医话易头歌诀、舌苔歌诀等书,创办常熟医学会月刊出版二十六期后,因经费停刊。民国十一年组织常熟医界抗议北洋政府颁布条理歧视中医。生于道光二十四年,民国十六年病逝,时八十三岁。► 138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