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物是人非可奈何,思君终日泪成河。不知镜破今胡早,翻恨前生罪孽多。
暮秋偶成
丹凝枫叶水盈波,转瞬春归秋又过。家务纷纭难自料,徒教终日锁双蛾。
登天台山
层峦耸翠接云中,俗虑消除眼界空。竹茂风和真福地,水流人静是禅宫。
迢迢岭树笼烟碧,叠叠山花映日红。尘梦依稀惊欲断,一声清磬一声钟。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一
淡烟漠漠雨飘飘,湘馆依然事寂寥。今日芳魂何处觅?空留窗外竹萧萧。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四
可怜千里共婵娟,玩月无心背月眠。何处鸡鸣贪报晓?教人有梦未能圆。
咏水仙二首 其一
素质无瑕自绝尘,生涯合在水之滨。任他魏紫姚黄艳,那及幽怀磊落身?
寄怀阿嫂二首 其二
秋烟漠漠雨凄凄,怅望家山眼欲迷。梦里与君联好句,醒来依旧各东西。
答胡茂才二首 其一
先生学不让人先,压倒文坛翰墨筵。潇洒琴书忘俗虑,优游山水结诗缘。
雕龙文笔追前辈,吐凤才情出少年。他日春风看及第,锦标夺得姓名传。
重阳日和韵
西风憔悴满池莲,众绿而今已寂然。处处砧声敲木落,纷纷虫语报秋先。
偷闲种竹娱清品,解郁观花断俗缘。佳节阳春传一曲,勉成巴调执吟鞭。
重阳有感二首 其一
韶光荏苒太匆忙,佳节无聊觉昼长。戏马雄风今忆项,落霞绮赋叶怀王。
枫留残叶千林赤,菊绽奇葩一径黄。此日茱萸人插尽,凝情骨肉怅他乡。
寄蕲春陈怡萱女史三首 其三
无限榛苓感,迢迢各一天。鱼雁能往返,诗书结因缘。
锦字蒙频寄,芳名已盛传。声闻人不见,目断白云边。
柳絮三首 其一
三月莺花景物娇,千条杨柳絮飘飘。海红江绿浑如画,君也临风作白描。
春闺二首 其一
海棠庭院月轮含,枕簟轻寒晚梦酣。燕子不知人意绪,无端梁上语呢喃。
晓梦二首 其一
金炉香烬篆烟飘,剪剪和风透绛绡。绣阁春深迷晓梦,一声惊破卖饧箫。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二
几度相思系梦魂,黄昏伫立倚柴门。月明深院怜清影,香断孤山认旧痕。
独有寒枝依曲槛,却无芳讯到荒园。信知鹤亦添惆怅,尔我幽怀孰共论?
勉学二首(1) 其二
云舒云卷日悠悠,转瞬春归又入秋。有志功名当努力,韶华逝水去难留。
即事 云墨联句(1)
一天霜下万林红,松柏青青小苑东。不是岁寒征劲节,人间哪个识英雄?
秋日漫题
年荒莫谓少馀资,蔬水家风乐自宜。破倦拂笺临晋帖,消闲倚枕诵唐诗。
向人羞说愁盐米,任命何须问筮龟。且喜一窗秋色好,橙香橘绿菊黄时。
秋夜不寐
鼍更几转夜漫漫,欲睡难眠倚画栏。月色凄清风色冷,砧声断续雁声寒。
霜凝重瓦连天白,叶落空庭满地丹。我怕深秋秋怕我,拈毫相对早心酸。
昭君怨二首 其二
不怨红颜怨命穷,琵琶呜咽独悲风。那知国事颠如此,写照犹须赂画工。
雪夜偕侄女晏坐偶成
剔残案上一灯青,寒气深深雪满庭。今夜围炉人意倦,好诗吩咐读来听。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听蛙
送别二首(1) 其二
春日闲居
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 其一
送别阿嫂(1) 二首
重九和韵
读绮怀诗(1) 步原韵二首 其一
秋日同大姊、阿嫂过绿轩看花(1)
小楼夜雨
悼亡夫十五首 其五 。
送四弟归里
悼亡夫十五首 乙巳岁 作(1) 其一 。
闺中夜坐二首 其二
即事赠二姑墨娟
鹧鸪天 暮春
落花有感
雁声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六 。
送别二首(1) 其一
重阳叠韵(1) 其二
次韵大兄考罢归里(1)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一
咏种菜(1)
冬雨夜坐
四弟久客台州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四 。
薄暮独坐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二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一
叠《山居》原韵
寄儿鄂垣(1) 二首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三 。
丑奴儿(1) 送春
赠小姑墨娟女史(1)
送大兄
思儿
病中口占三首 其三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观剧
送国瑞侄女
咏柳絮
乡愁
代外子和胡茂才(1) 二首 其一
咏竹夫人(1)
春日杂咏四首 其四
薄春即事(1)
和二姑《看花》原韵
冬夜看月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一
中秋夜
咏白梅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三
哭亡媳三首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