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一曲阳关忍泪挥,功名无奈两暌违。临歧执手无他嘱,衰老高堂要早归。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一
为寻胜迹偶闲游,放眼风光迥不侔。到此凡机都洗尽,浑忘尘世有忧愁。
怀阿嫂绣云女史
晓莺啼断绿杨枝,一日思君十二时。说与旁人浑不解,闷来消遣只凭诗。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七 。
无计寻君再唱随,暌违两地莫齐眉。寸心记得临终语,嘱我殷勤抚幼儿。
悼亡夫十五首 乙巳岁 作(1) 其一 。
卅年鸾凤竟分离,恨不潜身入地随。冥路可怜今已隔,痴心犹日盼君归。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四
韶光弹指岁将阑,霜染枫林树树丹。梅影参差分外瘦,竹枝黯淡字中寒。
数行锦字传来易,一曲阳春和到难。安得湖山佳胜地,与君事业寄鱼竿。
代外子和胡茂才(1) 二首 其一
几番自问愧才疏,青眼多蒙惠启予。一夕床联樽倒后,半窗风定月来初。
琴书啸傲襟怀阔,诗酒缠绵意趣舒。况复阳春难续和,吟情大抵已无馀。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泪洒愁城百念灰,浮生泡影费疑猜。伤心纵有相思句,鸿雁无方到夜台。
鹧鸪天 暮春
一片伤心对落红,可怜春尽雨声中。帘前飘忽常憎燕,檐下盘旋最恼蜂。
休怨雨,莫愁风,繁华大抵易成空。无端触目消魂处,飞絮飞花满院东。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一
闲来无事倚庭柯,接读阳春逸兴多。欲和几番频搁笔,总嫌才短莫如何。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其二
遥天珠玉共秋霏,但见诗归人未归。无限相思无限恨,乘风直向冶湖西。
待月二首
笛管新篁拔玉青,檐前树木映窗棂。梦回深夜不成寐,倚柱无言立小亭。
赠别阿兄归里(1)
离情万缕与千丝,一一叮咛细记之。雁序算来惟汝长,门衰祚薄藉兄持。
秋日遣怀
消磨气概鬓成丝,况遇年荒岁歉时。积恨已深何日遣?怀愁难诉别人知。
携壶漫醉将完酒,搦管闲抄未定诗。愧我御穷无善策,典衣卖画强支持。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二
香飘丹桂报新秋,有志功名未白头。弹指千军横扫去,锦标联夺步瀛洲。
昭君怨二首 其二
不怨红颜怨命穷,琵琶呜咽独悲风。那知国事颠如此,写照犹须赂画工。
思乡二首
尽日吟诗愁肺肝,故园东望路漫漫。鱼书欲寄何由达?万叠山围六六滩。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二
千林落叶舞婆娑,冬景无聊可奈何?几处冰花摧草木,数声腊鼓动星河。
避寒今我常垂幕,为国谁人肯执戈?天子无愁终有福,承平转瞬播讴歌。
即事赠二姑墨娟
浓阴满院夏初时,欲解闲情且弈棋。局罢昼长无个事,笑拈蕉叶写新诗。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一
相思何必太伤情,未了今生拟再生。自古佳人难到老,须知日月有亏盈。
留别四弟
怕折河梁柳一枝,匆匆无计阻归期。魂销驿路难留际,肠断歧头欲别时。
先志久湮弟确继,青春不再汝须知。他年浪好乘风破,早报佳音慰我思。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乡愁
秋夜不寐二首 其一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一
咏兰草二首 其二
述怀三首 其三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奉和弼卿夫子(1)
寄怀阿嫂
春日杂咏四首 其一
吊韦生秋痕
月夜抒怀
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 其一
哭亡媳三首 其三
秋夜不寐
送国瑞侄女
重阳叠韵(1) 二首 其一
雪夜偕侄女晏坐偶成
冬雨夜坐
春雨初霁(1)
寄陈怡萱女史
悼亡词 自度(1)
哭阿嫂
晓梦二首 其一
中秋夜
己酉冬赴鄂城舟中即景(1)
秋夜不寐二首 其二
思乡二首 其二
妆罢偶成
送别二首(1) 其二
秋日游过绿轩有感(1)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一
即事 云墨联句(1)
咏种菜(1)
读绮怀诗(1) 其二
叠《山居》原韵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重阳日见菊花未开嘲之
春暮有怀国瑞侄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六
薄春即事(1)
即景和家君(1) 六言诗原韵(2)
秋日病中二首 其二
勉学二首(1) 其二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二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 其二
月下感怀(1)
闺中夜坐二首 其二
嘱燕子
思儿
勉学二首(1)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四 。
听蛙
送别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