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怕看月照画眉窗,映得空房影不双。恨煞黄泉难共到,茕茕有泪对寒釭。
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 其一
懒问荣枯事,红尘困此身。琴书聊作伴,花月且为邻。
性僻难随俗,愁多易损神。深闺弹一曲,遥寄赏音人。
悼亡夫十五首 乙巳岁 作(1) 其一 。
卅年鸾凤竟分离,恨不潜身入地随。冥路可怜今已隔,痴心犹日盼君归。
游青龙阁偶成二首(1) 其一
为寻胜迹偶闲游,放眼风光迥不侔。到此凡机都洗尽,浑忘尘世有忧愁。
落花有感
惆怅连宵雨并风,飞花逐水任西东。飘摇荒道残阳里,点染疏窗晓雾中。
大抵荣枯关气数,莫将零落怨天公。古来英杰知多少,一样沉沦与尔同。
吊韦生秋痕
名士风流信不讹,当年意气已消磨。漫怜翠袖清才少,更惜红颜薄命多。
花月姻缘情不尽,英雄儿女恨如何?吊君幽愤千秋在,目击心伤慷慨歌。
哭阿嫂
絮果难参欲问天,聪明底易损华年?琴书冷落人何在?针线萧疏事可怜。
昔日唱酬常入梦,今生聚会已无缘。几回恍惚犹寻觅,未解黄泉路几千。
菩萨蛮 春暮
流莺啼碎残红落,游丝牵绕秋千怯。景物正无聊,愁怀借酒消。
寒风飘绣幕,人瘦怯衣薄。独自怕凭栏,春光冷又残。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七 。
无计寻君再唱随,暌违两地莫齐眉。寸心记得临终语,嘱我殷勤抚幼儿。
春日杂咏四首 其四
深闭柴门掩绛纱,只缘惜静避喧哗。耽疏不入时流辈,一味长吟度岁华。
赠小姑墨娟女史(1)
冰壶涤笔不沾尘,绮阁闲吟得句新。借问小姑何所似?一窗明月是前身。
寄怀阿嫂二首 其二
秋烟漠漠雨凄凄,怅望家山眼欲迷。梦里与君联好句,醒来依旧各东西。
和纪姑公五首 其四
窗纱微启月光来,夜静遥闻玉笛哀。久坐不知更漏永,忽惊花影上瑶台。
秋日书怀二首 其一
俗情累我一生忙,磨琢身同百炼钢。何处可将幽思遣?东篱喜对菊花黄。
嘱燕子
爱栽松竹爱培花,庭院幽闲静不哗。吩咐画梁双燕子,莫寻春色到邻家。
四弟久客台州
天涯何日返征轮?落寞风尘困客身。思渴梦魂忘道远,离多骨肉见真情。
怜亲衰老违甘旨,忆弟飘零历苦辛。逆旅寒温谁护惜?几回翘首泪沾巾。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一
西风吹雁影参差,底事人间有别离?玉盏乍斟心已醉,骊歌未唱意如痴。
一天烟雨归帆急,千里霜林去路迟。我欲留兄兄不住,纵留兄住不多时。
薄春即事(1)
细雨霏霏薄暮时,寒风入户冷难支。深闺终日无闲暇,才罢金针又赋诗。
寄怀阿嫂二首 其一
西风催我鬓如丝,俗累纷纷强自持。为问故人知也未?如今不是在家时。
送四弟归里
邮亭珍重醉金樽,无限离情不忍论。玉笛数声惊断雁,骊歌一曲影哀猿。
孤帆远影随流水,黄叶西风下晚村。临别一言应记取:萱帏代我奉晨昏。
咏兰草二首 其一
也知呈彩斗春光,谷隐岩栖岁月长。羞学路旁桃李艳,一生淡素总芬芳。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己酉冬赴鄂城舟中即景(1)
秋日同大姊、阿嫂过绿轩看花(1)
临江仙 寄怀阿嫂
登天台山
咏水仙二首 其一
思乡二首 其二
自悼
步三兄原韵二首 其一
病中口占三首 其二
答胡茂才二首 其一
和纪姑公五首 其一
读绮怀诗(1) 其二
暮秋偶成
鹧鸪天 暮春
春日自感
闺中夜坐二首 其二
即事赠二姑墨娟
即景和家君(1) 六言诗原韵(2)
冬夜看月
送阿嫂归宁二首 其一
和二姑寄怀原韵二首
春闺二首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三 。
雁声
重阳有感二首 其一
送国瑞侄女
次韵书怀(1)
雪夜偕侄女晏坐偶成
赠别大兄二首(1) 其二
哭亡媳三首 其一
思儿
赠小姑
寄陈怡萱女史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哭亡媳三首 其三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登天台山感赋
春日闲居
春暮有怀国瑞侄
留别四弟
夏夜感怀
月下感怀(1)
重阳叠韵(1) 其二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三
病中口占三首 其三
咏兰草二首 其二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一 。
丁酉(1) 冬饯别黄星臣夫子(2) 解馆二首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四 。
赠别阿兄归里(1)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四
和陈怡萱女史冬兴原韵四首 其四
悼亡夫十五首 其十四 。
闺中杂咏三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