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费墨娟
三分鼎足未成时,谁识英雄寄迹奇?非为闭门锄菜乐,只因养晦畏曹知。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一
数年负笈立程门,多愧先生雨化恩。新买拟将丝五色,焚香珍重绣平原。
秋日游过绿轩有感(1)
凋残花柳景殊非,感昔伤今泪暗挥。独有多情松菊在,青阴不改待人归。
深院月 寄怀阿嫂
风淡淡,意恹恹,恼听莺声闹晚檐。长夜思君眠不得,月明却怕卷湘帘。
读绮怀诗(1) 步原韵二首 其一
檀板歌场忆昔年,鸾飘凤泊总凄然。从来花月多增感,但作鸳鸯即是仙。
万种牢愁传彩笔,数行别意写云笺。珠联璧合成虚愿,炼石终难补恨天。
四弟久客台州
天涯何日返征轮?落寞风尘困客身。思渴梦魂忘道远,离多骨肉见真情。
怜亲衰老违甘旨,忆弟飘零历苦辛。逆旅寒温谁护惜?几回翘首泪沾巾。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四
可怜千里共婵娟,玩月无心背月眠。何处鸡鸣贪报晓?教人有梦未能圆。
雁声
长空飞渡影漫漫,五夜哀号晓梦残。整阵凄清同铗鼓,书天嘹亮叶笙弹。
风回烟渚催砧急,霜冷汀洲唳月寒。惟嘱莫教楼畔过,有人闻尔惹心酸。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 其二
高山流水少知音,曾访成连海上琴。独愧此身闺阁里,锦葵空有向阳心。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六 。
物是人非可奈何,思君终日泪成河。不知镜破今胡早,翻恨前生罪孽多。
春晴即事(1) 其二 )
年年春好锦堤游,江色和烟槛外流。细数落花因坐久,蜻蜓飞上玉搔头。
答大兄悼外子原韵三首(1) 其二
前因排定莫因人,历历回思更惨神。冥路无门难问信,夜台有梦可相亲。
持家课子终夫志,背义贪生恨此身。但愿精灵犹宛在,暗培兰桂满庭春。
冬日怀外子四首(1) 其一
一天烟雨怅离群,叠叠愁怀若个分?几度柴门闻犬吠,呼童久候却非君。
和二姑《看花》原韵
为访名花上翠台,满园丹桂及时开。小姑得得吟怀好,引入天香句里来。
咏竹夫人(1)
本来素质是喗筼筜,流落人间七宝床。但愿郎心坚似铁,应怜妾命薄如霜。
抱来能解深宵热,睡去同分午夜凉。漫道秋风传信至,生来有节惯空房。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一
去年离别陇头东,芳信而今总未通。玉萼应开冰雪里,香魂常驻水云中。
灞桥吟兴豪犹在,庾岭行踪梦已空。不识窗前春到否,江南江北问飞鸿。
登天台山感赋
久闻福地最清幽,何幸登临此处游。四面湖山来眼底,一天风月会心头。
茫茫尘世浑如梦,渺渺江流总似浮。更有消愁驱俗处,数声清磬入帘钩。
春暮有怀国瑞侄
风风雨雨乱花飞,一望轻烟锁翠微。有约不来君记否?开残芍药又春归。
秋日舟泊青龙阁二首(1) 其二
青龙阁上任遨游,四面风光画里收。鱼艇往来喧晚市,雁声嘹亮水汀洲。
一湖秋水明如镜,两岸垂杨翠欲流。他日兰房归去后,也应魂梦恋清幽。
春日杂咏四首 其二
小园花木手亲栽,每到逢春树树开。还是东风知我意,频送花香入帘来。
悼亡夫十五首 其三 。
怕看月照画眉窗,映得空房影不双。恨煞黄泉难共到,茕茕有泪对寒釭。
费墨娟
费墨娟,幼名绳绳,女,阳新县湋源口镇尧治村人,阳新晚清时期著名女诗人。生于1869年1月(清代同治七年十二月),殁于1915年9月3日(民国四年七月二十四日),有《二如阁诗抄》手抄本传世。1915年(中华民国4年),费墨娟因病逝于家中,享年46岁。► 202篇诗文
追祭阿嫂墓
吊潇湘妃子林黛玉二首(1) 其二
送别二首(1) 其二
咏白梅
冬日遣怀
勉学二首(1) 其二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三
即事赠二姑墨娟
乡愁
送大兄
昭君怨二首 其二
送别二首(1)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八 。
秋日病中二首 其二
长相思 雨夜怀阿嫂
闺中夜坐二首 其二
春晴即事(1) 二首
寄儿鄂垣(1) 二首 其一
送阿嫂归宁二首 其一
病中口占三首 其三
和陈怡萱女史忆梅原韵二首 其二
答陈怡萱女史依原韵三首 其一
怀念
咏柳絮
薄暮独坐
送阿兄归里
寄怀阿嫂二首 其一
寄怀十一姑二首 其二
赠小姑
观剧
重阳叠韵(1) 二首 其一
读《钧天乐》传奇(1) 吊古
留别阿兄归里二首 其二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二
春日杂咏四首 其四
自悼
哭亡媳三首 其二
妆罢偶成
和陈怡萱女史《秋柳》原韵六首(1) 其一
悼亡夫十五首 其四 。
重阳叠韵(1) 其二
临江仙 依韵和二姑
述怀三首 其一
晓梦二首 其一
病中口占三首 其二
重九和韵
落花有感
重阳有感二首 其二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 其四
秋日书怀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