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诗十九首 其十六

古诗十九首 其十六

明代 释函是

凉猋起何处,浥露掩朝晞。草色白未已,王孙寒不归。

本与我同襟,忽然捐重帏。帏薄梦难同,秖要良人知。

自古多行役,亦有回车时。岂不念昔者,新昏情孔痴。

情痴焉可久,昔心宁终违。婉转盼今夕,寒月空相随。

今夕移他夕,谁知寒月辉。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题燕杏图

明代 释函是

燕子春归花正开,一团红雪锁青苔。披图忽动河山恨,何况亲从北地来。

寄王廉宪仲锡

明代 释函是

峄阳孤树逼青霄,流水高山向泬寥。擿发久推今广汉,持平还拟古皋陶。

千寻渤海群龙战,万里秋风一鹗骄。闻道遐心垂顾问,东篱花待晚萧萧。

不饮酒二十首 其十四

明代 释函是

人情如溃川,一决辄瀰瀰。川溃赖堤防,情流曷以止。

欲止不可止,但观情所起。万物皆由情,万情皆由己。

情本由己起,亦复由己止。借物以移情,一止又一起。

一起不再起,一止不更止。起止如浮云,碧落长如此。

堪笑陶渊明,乃以止利己。请观未止时,己已终何似。

胡为逐清颜,顿忘千万祀。

不忧死四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吾病不忧死,本愿终不移。修供从今始,龙天鉴在兹。

春佃六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幽谷逢春至,蔼然鬯予情。江流日以长,山鸟时一鸣。

重云蔽群木,冥蒙遂所生。斯人独不然,耳目馀聪明。

万物纷其前,安得返无名。役役百年中,毁誉争虚声。

何不乘青阳,优游同耦耕。旷观古与今,贤智多无成。

惜此荷锄人,来往空生平。

雨打牡丹花残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春光得令自翩韆,富贵谁知但目前。一夜残红风雨扫,净梳枝叶待来年。

山家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曲水寻源山径赊,路逢绝处有桑麻。野人住在最高顶,树里孤烟便是家。

汉寿亭侯像

明代 释函是

千秋肝胆凭谁见,想见丰裁三十年。面目何殊真与幻,十分珍重故人边。

赠方闽宾居士

明代 释函是

文人慧业独翩翩,一任生天在我前。具眼有人尘外鉴,相期犹此待因缘。

复生松四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八十年前事莫论,轻烟重见吐灵根。磊磊满腹谁堪委,历尽冰霜到石门。

赠严殿生三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秦和医国早归山,独上丹峰云半间。欲傍海螺依窣堵,有时寻月共僧閒。

诏复滨海迁民故业三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死生谁复问身名,尚在屏幪怆倍生。妻子流离今已过,家园存没眼前成。

辞巢社燕先秋恨,泪血啼鹃薄暮情。天道好还凭未得,人心将作感恩平。

初春避客归龙三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曾因避客来山上,今在山中喜客过。秖为到来俱不俗,一帘风雨落花多。

蝶蝶行

明代 释函是

蝶蝶畏乳燕,乳燕良可畏。不知天壤间,所遭皆燕类。

人亦尽蝶蝶,东西竟何拟。明月照江山,幽谷终弗弃。

万物知所从,莫以形骸累。劲翮随翱翔,高低各有位。

延促安天年,与夺岂人事。委运吾自适,卒尔勿惊异。

持此为遨游,平生鲜违意。

退院诗十四首 其三

明代 释函是

厌事久思云外室,爱身仍托寺边身。鼓钟梦里惊如昨,眠食时来城任真。

闻道郡城多斥堠,焉知溪上有閒人。投閒若更受閒累,到老何年是了因。

又酬社中诸子

明代 释函是

因乱离山托海濒,朔风初动水粼粼。三千路阻干戈日,七十年催老病身。

慧远几时归净社,宗雷随地识前因。莫辞秉烛烧残夜,鹤唳猿啼梦里频。

诃林菩提树

明代 释函是

古殿巍峨接穹苍,庭蟠嘉树自梁唐。朝钟暮鼓风鸣叶,翥凤飞龙月上廊。

铁干婆娑撑法苑,霜枝峭劲拄禅堂。袈裟重覆思壬午,俯仰乾坤垂荫长。

孤吟三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草深堂下日沉沉,铁壁银山若个任。晚近不生真法器,床头高挂伯牙琴。

题普贤图

明代 释函是

心本无生示现生,示现之中无有我。无我我亦虚心境,诳惑世间与同事。

一切世间悉如幻,识取如幻真实现。差别无非根本智,根本差别无有二。

文殊为倡普贤和,二妙圆成如来住。何人以此微妙笔,绘出普贤无相身。

骑象直向华屋中,一毛头上帝珠重。

怀山燄监寺

明代 释函是

寒月疏星处处同,行人应在碧霄中。计程暗数千山外,归日还期书月终。

梦里音书传小子,觉来疑虑问长空。天涯一别如蓬断,渭水庐峰望欲穷。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