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病中书怀二首 其一

病中书怀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老来病苦惟能忍,一念空知为后人。到底还他三昧力,此时谁问堕年身。

西风未堕井梧叶,沼水犹停菱荇春。天上人间何所有,青霄白石月轮新。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樟树舟中

明代 释函是

舜老于今始觉衰,傋尝艰险欲何为。穿林渡水三千里,扯缆帮篙十二时。

急雨翻江纸被湿,飓风动地布帆欹。一杯清茗还吾乐,身后身前且莫思。

栖贤退院留别各刹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庐峰有寺不容住,瓢笠随身一锡轻。忍见袈裟甘俯伏,非关高视猎清名。

雪木归自博山见予海云闻其母谢世辞还省墓因示以诗

明代 释函是

一肩风雪乱中来,祖席欣闻未劫灰。旧院随行黄叶在,北堂遗爱白杨哀。

百年去住人何限,万里云峰梦欲回。悲喜且从今日尽,相催还有妙高台。

莫厌贫十二首 其八

明代 释函是

昆崙不可窜,戾天有飞翰。岩穴不可藏,高冈犹追随。

巨渊不可入,浮沉将何之。不如共一处,动静相因依。

父母岂我欲,天地岂我私。柴门设不关,蒿床聊自支。

慎勿为楚相,楚相安足为。尽忠以至死,其子无立锥。

题二仙对酌弹棋图

明代 释函是

有酒须当醉,乾坤黑白中。行行十九度,谁异复谁同。

诃林菩提树

明代 释函是

古殿巍峨接穹苍,庭蟠嘉树自梁唐。朝钟暮鼓风鸣叶,翥凤飞龙月上廊。

铁干婆娑撑法苑,霜枝峭劲拄禅堂。袈裟重覆思壬午,俯仰乾坤垂荫长。

答绍元居士

明代 释函是

千里香花今日事,一林松韵昔时人。名题华藏还从本,石镌如来信有因。

月满峰头閒布衲,雪沉川上忆纶巾。山钟夜夜寒风度,吹向星岩入梦真。

四豪

明代 释函是

练丝千缕何劳泣,逵路茫茫真欲号。拚教寂寞山头望,不是扬雄谁载醪。

秋日游白鹿洞时督学邵公太守伦公重修书院赋呈伦公二首 其紫

明代 释函是

鹿迹难寻木叶乾,紫泥何事到云端。紫人显晦千秋系,百代楼台几日欢。

青松自荫讲堂静,画栋高临流水漫。不堪回忆读书处,鹤唳猿啼白昼寒。

仲春得姜山报知以此时入越却寄

明代 释函是

一年才得两封书,桃雨霏霏柳雨疏。吴峤夕阳投寺晚,锦江归鸟啭檐初。

迢遥客路饶新语,寂寞家山掩敝庐。收拾笠瓢还旧隐,春光容易待樵渔。

三肴

明代 释函是

千山寒落荫重茅,拟作明珠误水泡。一任晓风惊复息,不教残冻挂空梢。

春日口占呈郡中诸公

明代 释函是

红桃碧柳到窗前,倦倚绳床听杜鹃。曾历兴衰如昨梦,渐忘名字自今年。

少延生客调山惰,故纵高谈放老颠。被物修名官占尽,独留一壑恣吾眠。

春佃六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幽谷逢春至,蔼然鬯予情。江流日以长,山鸟时一鸣。

重云蔽群木,冥蒙遂所生。斯人独不然,耳目馀聪明。

万物纷其前,安得返无名。役役百年中,毁誉争虚声。

何不乘青阳,优游同耦耕。旷观古与今,贤智多无成。

惜此荷锄人,来往空生平。

樵山新篁吟寄若云道者

明代 释函是

透地新篁韵自深,篱边须费护持心。虽然犹在绿阴下,一日出头风满林。

蒿里

明代 释函是

送送别蒿里,游魂向何方。荣名耀当世,宝玉悬中堂。

宾从临高坟,子孙哭两傍。黄泉无贵客,不如贫贱良。

贱士营身薄,观化同雪霜。蚤将近死心,万感皆荒唐。

近死心不死,年年冬夜长。劝君莫忧贫,但看死贵人。

秋杪偶成

明代 释函是

老去临秋叹往年,罗浮丹岫草芊芊。餐英自惜篱花晚,落叶空怜梅蕊先。

指点风光还景物,悠扬空阔对山川。遐心一往成宵旦,半掩柴关万壑前。

挽真佛

明代 释函是

有子传灯心已安,莲华台上足盘桓。玉渊步月溪声旧,锦石登山屐齿乾。

放老岂虞调众拙,避人宁计买山难。讣音正值移茅日,忆昔嗟今眉欲攒。

牙痛诸子入候时正大雪命西轩围炉分赋

明代 释函是

世逢多难厌馀生,买断青山尚畏名。老病日思先佛训,寒温时感后昆情。

新归共说关梁涩,旧住惟言菽水清。炉火初红风味别,现前佳句雪中成。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隔溪有路通幽处,望见松门别一天。因展先容归故隐,独登煖榻叶深禅。

寒林扫叶煨牛火,乱砌寻源引竹泉。雪久地炉生事拙,焚香重理杂华篇。

题观音大士像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万卉千丛待化工,微云细雾澹和风。是谁不在空濛里,秖有枝头春独浓。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