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方闽宾居士

赠方闽宾居士

明代 释函是

文人慧业独翩翩,一任生天在我前。具眼有人尘外鉴,相期犹此待因缘。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咏史十二首 其九

明代 释函是

古称鸱夷子,三徙有荣名。仕越谏伐吴,会稽几危倾。

反国共忧辱,二岁乃行成。计然策十五,报吴卒以平。

横行江淮东,诸侯谁与争。功成受上将,遗书投海滨。

致产数千万,齐主闻其名。相齐曾几时,归印辞乡邻。

閒行止于陶,贸易兼躬耕。累赀复巨万,中男行杀人。

千金不死市,褐器致庄生。长男重弃财,竟以殒其身。

贵既不可久,富亦何足陈。人生若朝露,不如贱与贫。

去彼复取此,终惭头上巾。

还岭南汀州道中忆老父

明代 释函是

六十翁翁心似铁,知恩无路解酬恩。还家本是儿孙事,祖父元来不出门。

庞若云招游亦庵有怀梁同庵

明代 释函是

兰若重游兴未衰,到门一望却犹夷。当欢亦自知今日,后会难忘是往时。

篱落暂增新结构,山前尚有旧交知。夜堂细语人何在,满目河山涕欲垂。

莫厌贫十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人生莫厌贫,厌贫多所许。食贫许粱肉,始觉薇藿苦。

衣贫许章黻,皮褐畏予侮。粱肉岂不甘,所恶呼尔与。

章黻匪不华,君子贵自处。凤凰巢椅桐,游鱼乐繁渚。

上下忘其天,各自矜鳞羽。离离田上苗,丁丁远山斧。

田窦虽足歆,宵旦移寒暑。萌隶终岁赡,毋宁询季主。

眼昏

明代 释函是

去年齿痛疑生尽,今日偷生眼又昏。牡丹蕾小花同叶,山径云摇石作豚。

世故无闻真法界,目前不见别乾坤。解嘲未必全因老,亦有微言过漆园。

关尹子

明代 释函是

吾爱关尹子,澹然绝群虑。世有大圣人,旦暮欣一遇。

情冥如处暗,暗中明可数。夜梦成于思,天地职此故。

圣不去天地,无识无所住。虎变而鳖行,丝纷以棋布。

徇迹同众人,至神独离寓。斯道久不传,谁复超所趣。

安得如是人,相将穷鸟路。

示程雪池居士

明代 释函是

六月雪花飞满地,蘸人肌骨透罗帷。金鳞未遇江湖阔,好趁秋风理钓丝。

寿陈伯恭三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青山一望瑞烟收,松自苍苍水自流。人在暖堂进春酒,不知何处觅浮丘。

古诗十九首 其五

明代 释函是

高阁敞云衢,斥鴳飞不到。奋翅及檐楹,徘徊忽长啸。

空梁亦有巢,飓风终夜号。岂不恋主人,中怀限堂奥。

翱翔返蓬蒿,大鹏安足告。扶摇九万程,望绝空长悼。

鹪鹩惭一枝,饮啄从吾好。御风与乘云,引领非所造。

飞飞时复鸣,优游卒此道。

四季雁四首 其四

明代 释函是

楚原千里稻粱肥,掩映芦花好息机。犹自孤鸿深夜戍,一声高向白云飞。

樵山新篁吟寄若云道者

明代 释函是

透地新篁韵自深,篱边须费护持心。虽然犹在绿阴下,一日出头风满林。

赠韩琼山

明代 释函是

曾受灵山付嘱来,百千方便一门开。英雄出入非凡测,惟有慈心不可回。

尘异献菊

明代 释函是

寂寞秋山百卉残,谁将霜质傍阑干。元亮东篱徒酩酊,侏儒玉笥餐盘桓。

把茗共餐知味苦,移床独对爱香寒。自惭傲骨同幽逸,聊作吾门晚节看。

示妙峰禅人

明代 释函是

五十年来亲复疏,于今特地忽逢渠。还家莫讶途中事,惊喜停时识旧庐。

形影神诗三首 其二 影答形

明代 释函是

至理无亲疏,近情分苦乐。身心我不知,一味随倒卓。

始终同劳劳,趣避省营度。汝亦待神明,悲欢要先觉。

苦乐虽梦幻,忘形焉可学。日夕相体悉,一解一切缚。

此理亦稔知,且勿候凋落。我固候化迁,悠悠欣所托。

秋夜与诸衲坐月

明代 释函是

管弦邀月醉,醉后月还山。何似千峰顶,年年共月閒。

微云元不碍,澄江影自澜。光摇万木动,静极鸟声寒。

目前多所陈,意短境乃悭。人爱秋月佳,智者独不言。

物理非有无,事会成寂喧。夜落群动息,心閒林壑宽。

因月得其真,无月亦恒然。万古犹若斯,人间徒厌忻。

空明山岳峙,敛目归虚玄。亦岂在象外,吾徒当冥观。

许明府逸林见过夜话次早陪上净成有诗见投率笔奉答

明代 释函是

未竟夜堂无义句,明朝且逊杖头论。崇山仄径回风细,浅水微烟过雨痕。

望望岂知春已入,行行空觉鸟初喧。一铺功德聊回互,又待花繁到石门。

古诗十九首 其十四

明代 释函是

更有游宕子,感化思乡邻。岂知乡中土,亦有松下人。

久客伤新死,还家悲旧亲。远道羡村井,故里怜他津。

人情相去住,欣戚同一真。知且不可移,格格谁与平。

安得庖丁刃,为君易其心。

答张文学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閒名久谢掩青山,独足峰头指顾间。正讶马蹄喧石磴,忽闻鸟语叔柴关。

故人茂叔能重到,生客敬夫也共攀。流水白云陪色笑,将知尘世有时閒。

二萧

明代 释函是

觅花花不见,雨雪空萧萧。认得枝头稳,何须待雪消。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