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丁巳九日海云书怀

丁巳九日海云书怀

明代 释函是

近海寒花亦未开,故山佳节几登台。最怜千里同秋色,不共高林倒茗杯。

落日亭亭江路邈,长天迥迥雁声哀。淹留每恨无成计,胜事空嗟岁月来。

诗人释函是的古诗

净成上老父供阻雪十日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雨雪濛濛天地昏,指中马外眼前存。远思几处未归客,近对何人可共论。

浩浩风传新水碓,皑皑砌绕旧蔬园。此时此际成孤赏,独拥寒襟深闭门。

栖贤舍利塔

明代 释函是

佛性甚光明,能破一切暗。佛性甚坚利,能断一切物。

流被千百骸,结成五色珠。表此坚光体,法化无有二。

念我遗教者,睹珠如佛在。一粒细如菽,供养福无异。

况聚千万珠,瞻仰发夙慧。极果摄微因,感应通心臂。

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佛。果即在因中,当念无终始。

我以此一心,供养诸如来。获睹佛真身,朝暮常顶礼。

金轮触神光,三十年于此。今复闻栖贤,古塔示瑰异。

将建窣堵坡,作诗寄千里。佛身不可赞,我赞非言句。

愿佛鉴我心,与佛身无极。遂我今日愿,心光泽营卫。

有理必有事,本举末自至。广及诸未来,学佛到佛地。

伦公备述去志未免有怀再赋二章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百年前后事荒唐,业运常迁智者伤。客散且嬴身易退,位高犹觉世难忘。

是非何定三人易,宠辱同归一梦长。他时闻道堪朝夕,灵鹫尼山两不妨。

示海雷两山都寺旋庵

明代 释函是

撑持门户怜今日,此道谁当逊昔贤。冉冉流光吾已老,归山迟尔再三年。

秋兴八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羽檄星驰万里津,清秋白昼蔽行尘。五都无市三川旧,七萃何人六郡新。

衰柳不知承白露,寒花恰似倚青春。世间岂有西王母,周穆当年认未真。

题文衡山画

明代 释函是

坐对深山色,云烟千万重。但闻溪水急,不见日头红。

刻诃林语录谢诸檀越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文彩才彰音信通,多君端的辨来风。须知熊耳山头事,不在楞伽四卷中。

题观音大士像三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大士如镜,照一切心。大士如月,清光普临。万象历历,随感而寂。

慈能摄慢,悲以化执。机器靡定,同归静正。但办肯心,何疑于圣。

我昔早年,将悟未悟。稽首皈诚,曾获冥护。梦里投机,如箭锋拄。

宾主出入,有语无语。越三十年,宛尔昨日。凡一念至,铁与磁石。

愿汝小子,但坚信此。

忆足两

明代 释函是

半年音信望来孤,渐到秋深景自殊。白鹭洲前明月近,不知犹忆老僧无。

春日倩闇道者入山二首 其二

明代 释函是

户外新篁已过墙,忽闻语燕复窥堂。秋风似昔空留社,春月于今仍照床。

尘劫有身难问世,夕阳无脚向何方。开山我亦成孤调,回首云烟只自将。

李郡丞子文同伦太守许明府祀匡庐伦许二公入寺李公独见白崖诗以寄 ...

明代 释函是

江州司马慕高踪,贪引山楼听夜钟。冒雨几人过僧舍,搴萝独自见云峰。

何妨不见戴安道,有兴还寻南院颙。莫厌东林不设酒,署斋长掩一重重。

示聆玄上座

明代 释函是

遍历诸方羡饱参,黄龙不是泐潭南。会当推向人天上,快睹今时优钵昙。

七虞

明代 释函是

松根一夜拨红炉,浇尽秦灰入玉壶。万古江山只若此,琼楼歌暖漫呼卢。

怀山燄监寺

明代 释函是

寒月疏星处处同,行人应在碧霄中。计程暗数千山外,归日还期书月终。

梦里音书传小子,觉来疑虑问长空。天涯一别如蓬断,渭水庐峰望欲穷。

净成邀看牡丹是晓风折一枝行僧送来口号一律示之

明代 释函是

东风不是妒花开,一枝先折过溪来。檀心已入青宵梦,叶底难藏锦绣堆。

似厌芳尘轻绝袂,敢辞青目重登台。从来仙种皆忘物,自有怜香护宝胎。

岁晏怀姜山

明代 释函是

东风吹雨下长干,又见梅花带雪残。夏杪一传庐岳信,秋来几听路声寒。

艰难客路谁能久,冷煖人情我已安。闻道开年定入越,轻舟应过子陵滩。

六鱼

明代 释函是

高树花开尽,低枝蕊尚疏。近人情热处,留取暗香馀。

咏史十二首 其八

明代 释函是

君都而臣俞,千古瞻清夷。天性不可易,相得宁无时。

昏庸弃忠良,芳洁蒙谗讥。不可终如何,若命殆安之。

嗟尔楚屈平,忧心亦孔哀。宠眷鲜克终,练要捐尘埃。

武关不还辕,余马独徘徊。亲知复弗谐,日暮谁为媒。

皇天安足问,云旗空委蛇。终焉从彭咸,江中悲不悲。

愤惋匪骨肉,中情恒相随。形骸既勿恤,修名欲何为。

灵枢返宵夙,九曜争光辉。章黻晔且煌,旧乡亦有犁。

寸心苟不忘,率土皆潢池。日月有明晦,桀挚奚是非。

衰柳二首 其一

明代 释函是

山南溪北见花开,曾逐东风舞万回。幸自雪霜无著处,莫因憔悴忆章台。

梦轩书怀

明代 释函是

入山早计今生事,三十蹉跎到此时。鞭马已无千里疾,解牛徒善一刀迟。

曾为弟子知恩重,谬作人师叹道衰。息六愈深鹏起处,便乘云翮出天池。

释函是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64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