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病瘳鹤骨瘦棱棱,说妙谈玄总不能。赖有同行木上座,是渠强健更惺惺。
念弥陀颂 其二
树林水鸟各宣扬,宝网金台尽道场。会得钟鸣并鼓响,弥陀触处现毫光。
颂古三十首 其二
不落与不昧,前后百丈语。毫发若参差,铁山横在路。
岂不见蓝田,常年人射虎。初时一箭没其羽,子细看来元是石。
再欲射时射不入,几乎惧杀李将军,千古令人空叹息。
拟寒山寺 其一○一
自料七十岁,可期不可期。况今五六十,形骸日渐衰。
正如春暮后,青多红少时。去住呼吸间,佛言真不欺。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二
自惭无德继高踪,百事荒唐懒更慵。要死山今死未得,且将香火奉诸公。
颂古三十首 其六
大士讲经竟,挥案成注脚。一丸疗众病,不假驴驼药。
和尧峰泉老 妙高峰
下视群山尽子孙,孤高直与月轮分。善财不用别峰觅,只此休时见德云。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
奔驰光景几翻春,何事临风一惨神。柳绿桃红依旧在,今年不见去年人。
幸然明似镜,向用曲如钩。
拟寒山寺 其四十六
世人无智慧,区区营口体。啜茶怕损脾,食蔬恐耗气。
二毛今半百,千金买一醉。算来黠是痴,嗟君开眼睡。
资福训童行颂 其八
常住分毫不可偷,日生万倍恐难酬。猪头驴脚分明见,佛地今生扫未休。
拟寒山寺 其一三八
不必扬人恶,切忌伐己善。行人口似碑,好丑悉皆见。
禄厚恐祸生,言深虑交浅。不如省事休,彼此无欣怨。
结茅包山寄孙彦孚主簿
老矣休休卜养闲,囊空赊得洞庭山。朝中谁送米三合,风雨自存茅一间。
清啸有云披月岭,高眠无客打柴关。此情试为知音说,应隔沧浪冷破颜。
颂古三十首 其十四
长江辊底浪如银,秋日白蘋红蓼新。莫怪扁舟难到岸,行船由在把梢人。
拟寒山寺 其八
偶然家计富,享用便过度。猪厌思食羊,鱼厌思食兔。
朝昏但醉饱,锥刀图积聚。不畋鹑在宎,此理早须悟。
拟寒山寺 其一○六
世人贪积财,受尽种种苦。求时多辛勤,守时足忧怖。
散时哭不休,死时恋不去。轮回六趣中,只因为物误。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五
诸寮供过要精勤,扫地装香莫厌频。事众若能常谨切,身心方是出家人。
吊王观察 其二
临终一得老僧言,扫尽胸中事万千。回首荣华都似梦,便能谈笑死生前。
拟寒山寺 其十八
忽闻贼杀人,吞声眉已皱。不知杯中羹,甘肥自何有。
汝身既怕死,物命亦爱寿。彼此莫相杀,且要无身后。
拟寒山寺 其四十一
贵人惜性命,奉养欲长生。空心鹿茸酒,补气腰子羹。
汤药不离口,卑湿岂敢行。饶君善将理,难与死魔争。
退步 其二
万事无如退步人,孤云野鹤自由身。松门十里时来往,笑揖峰头月一轮。
灵岩披云台十颂 其三
拄筇台畔自腾腾,野草闲花照眼明。绿水青山皆旧物,鸟啼猿笑别无声。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拟寒山寺 其一四○
诫杀偈十首 其五
寄寿春沂和尚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一
拟寒山寺 其九十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九
拟寒山寺 其八十五
沙门破二见
手植小松
拟寒山寺 其九十
拟寒山寺 其十三
谒法报庵主不值
广瑞岩和尚呼主人公诺 其四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二十八
寄实相院主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三
念弥陀颂 其六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五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三
拟寒山寺 其三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
示小师行脚
拟寒山寺 其一一二
中秋寄瑰和尚
家中四威仪 其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九
拟寒山寺 其三十
示师勤
拟寒山寺 其七
师初到包山见小池莹如冰玉父老云池中昔有白龟已进之因命为白龟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七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六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
拟寒山寺 其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一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诸禅人散灰 其二
拟寒山寺 其一一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六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六
拟寒山寺 其四十九
拟寒山寺 其一一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三
诫杀偈十首 其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七
拟寒山寺 其六十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八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
念弥陀颂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