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释怀深
这老子,斗时枯槁,不近人情。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有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
资福训童行颂 其四
出家言行要相应,战战长如履薄冰。虽是未除须与发,直教去就便如僧。
拟寒山寺 其八十
若以诤止诤,其诤转不已。唯忍能止诤,是法中尊贵。
不见老瞿昙,妙相三十二。魔军刀剑来,只以无心对。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四海五湖人,慧林同禁足。譬如学牧牛,身心要淳熟。
常耕自己田,莫犯他人谷。一句若参差,九旬何面目。
初至包山大雪戏题
老僧昨夜包山宿,茅屋青灯火满炉。料得山神心喜我,晓来岩树雪模糊。
答葛待制 其一
与君同鞭洞庭山,此个因缘非等闲。好记灯前一句子,莫教流落向人间。
和尧峰泉老 宝云井
宝云诛草广禅林,凿石穷源意亦深。长叹甘泉不当路,汪汪空有济人心。
和尧峰泉老 观音岩
笑日野花青嶂下,歌春幽鸟白云间。宝陀大士全身露,懊恼游人空看山。
拟寒山寺 其一三三
贫穷难作福,富贵易造罪。有力无道心,有心无财贿。
有福有道心,百中无一二。不见老瞿昙,福慧二严美。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五
布施门开非一朝,云山千里肯辞劳。尘中欲听无生曲,座上先横智慧刀。
贴肉汗衫容易施,有心道者却难消。愿公福似鄱台塔,一层高了一层高。
题也休庵 其二
唱歌楼上语风流,你既无心我也休。打著郎君心里事,从前恩爱冷啾啾。
示小师行脚
古人只蓄两枚针,夏葛冬裘逐旋寻。汝辈盛年脚力健,好携复子历丛林。
颂古三十首 其四
云门舌上有龙泉,爱把金针黑处穿。要会衲僧巴鼻子,一条红线两人牵。
洞庭十二偈 其十一
人定亥,住山自有家风在。老来落得放心眠,人生莫被闲名碍。
瞋
学道先须不要瞋,瞋心未断道休论。诸佛常说瞋如火,烧却菩提种子根。
王员外求偈
劝君不用广贪求,随分家缘了便休。百岁光阴能几日,得回头处早回头。
拟寒山寺 其二十一
买肉须要肥,买鱼须要活。买酒须要美,买田须要阔。
买婢须要峭,买奴须要黠。若教买香烧,一毛不肯拔。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三
焚香礼拜莫匆匆,目睹心存对圣容。忏悔多生尘垢罪,愿承法水洗心胸。
刚监院遣小师子文包山下书文别求偈兼示刚公
一叶轻舟泛太湖,西山来觅老僧居。归家好为力生说,林底安闲是坦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三十一
四维上下白漫漫,玉殿琼楼正好看。任是黑风吹海立,渠侬门户不相干。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五
夜来春睡烂如泥,禁漏声残总不知。翻忆南泉好言语,如斯痴钝也还稀。
释怀深
释怀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号慈受,俗姓夏,寿春六安(今属安徽)人。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510篇诗文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五
颂古三十首 其十五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二十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一
拟寒山寺 其五十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圆照法空禅师
念弥陀颂 其四
偈一百二十首 其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七十三
拟寒山寺 其七十二
手植小松
法逸云尝记堕城时番人追逐时回观平江变为瓦砾时只此便是息心处也 ...
资福训童行颂 其五
示襄禅者
拟寒山寺 其一四五
结茅包山寄孙彦孚主簿
拟寒山寺 其八十七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六
颂古三十首 其九
枯髅酒色财气颂 其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八十九
天人礼枯骨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九
拟寒山寺 其四十二
偈三首 其三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十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八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二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十八
前住慧林历代禅师真赞 祖印悟禅师
诸禅人下火 其一
拟寒山寺 其十六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三十
颂古三十首 其二十一
拟寒山寺 其十五
次日有鹊巢于庵前枣树上树高数尺因笔戏题
偈一百二十首 其六十六
因首座求偈
拟寒山寺 其二
拟寒山寺 其六十八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十七
拟寒山寺 其一二八
送印禅者
资福训童行颂 其七
拟寒山寺 其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五
偈一百二十首 其五十二
和尧峰泉老 妙高峰
偈一百二十首 其四十三
和尧峰泉老 偃盖松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四十二
资福训童行颂 其十
田六娘子下火
偈一百二十首 其九
偈一百二十首 其一一三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五十二
颂古三十首 其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