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三峰峭拔如武夷,秀气入草根干丰。秋堂一笑诗相共,竹杖未化谁知翁。
非特鹰爪致我啜,芋栗亦慰肠中空。
脩鱼上钓开酒瓮,但欲醉我君宁同。须饮一斗寄混沌,吹使自觉桃源风,此言当践非相笼。
百岁岂能空自窘,万顷汪汪同一本。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懒散先生恐是仙,几时来上鉴湖船。水云共赏更谁可,气概相投当自然。
忧乐未当随外物,穷通何必问他年。解颜一笑樽前话,各向閒中见性天。
青门引(社日游云门)
悼陈伯修殿院 其二
喜从杨子过江湄,惹起浮生一段悲。不见武林吟笑侣,却来京口看铭诗。
喜迁莺·梅霖初歇
寄懒散子 其二
非真非妄惬谁看,万物轮中岁自寒。玉液净生仙况味,天香清惹道衣冠。
寄鹅湖佛智长老
十年光景一回头,闻住鹅湖且六周。堂上雷鸣通妙用,鼎中龙伏得真修。
报恩香篆云山晓,传法心涵水月秋。莫笑紫玄翁未去,已怀烟浪作扁舟。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二
月华西下日华东,闪闪湖光渺渺中。天地会通银色界,亭台还合水晶宫。
披襟望处清生白,穿径游时翠引红。自许此生心已了,湖山尤称道家风。
閒书
一笑待毁誉,一歌待穷通。笑歌未能忘,犹落诸环中。
无待用笑歌,此理西即东。
寄王之道
兰陵为别又多时,花月妖中想见几。乡国可怜犹间隔,客途何故更分飞。
身边无事乐虽乐,堂上有亲归未归。欲寄新文将远信,尚须勤苦到精微。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八十三年妇德成,綵衣欢笑过浮生。含虚台上寻仙侣,濑口愁人月自明。
贻儒生
含章缘俊雅,发理自聪明。德行孔庭秀,公卿唐彀英。
博嫌愚作弊,文恐伪为情。御世教方盛,动人风更清。
反三虽稍悟,得一岂须惊。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
道伦竹阁
曾看孤山翠微麓,回环阁下千茎竹。醉吟先生唐室贤,洒落情怀出流俗。
赤城德士攀高风,特借嘉名榜山腹。雪霜难犯为心虚,直节凌云耸苍玉。
月华弄影无纤士,合有丹霄凤来宿。赵州庭柏如己知,扫却閒言且观独。
九年当作无生游,慎勿窥红堕私欲。况是天台掌仙箓,炼矿成金石龙谷。
落花流水好寻真,岂特萧萧阁前绿。
舟次严子陵濑 其四
风节无人能用舍,尘凡何处问行藏。虹蜺已卷胸中气,只作天文一点光。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旷野饮绿水,往往如具区。尉氏得此景,赐民非自娱。
想成独乐戒,故能与民俱。阮籍方外豪,徘徊顾梁都。
亦恐感嘉惠,岂特怀壮图。逸兴果何类,茫茫谁与拘。
度量贮天汉,岂不容葭芦。兴废未始定,陵谷俄已殊。
昔为凫鹥乡,今为狐鼠庐。厚泽瘗膏壤,能复滋耕夫。
得利已足喜,怀古安用吁。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四
尘中自适能无我,方外相知喜有君。静看古今搔首处,五湖风月万山云。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太极朝正小道消,岂劳身势借扶摇。履新忽听传天语,革故初看龙斗杓。
四面横龙严部乐,两班垂玉肃朋僚。不教计吏空归去,雨露相随诏五条。
题仁寿阁
百年尘外境,万虑静中身。终日无他事,寒泉照隐人。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二
封锁烟尝卫,飞扬露可陪。厚将平地堑,高欲峻堂陔。
菊花 其四
葛巾尤有酦醅浓,岂是堤防落帽风。我未醉时君莫去,且来闲坐菊丛中。
送李奉议
更去乡关作子男,得贤当美大夫监。暑中雨过乘清洛,公外云开看绿岩。
遂失故人须举酒,才闻佳境便收帆。春晖已报君无愧,一表遗文敕两缄。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送王道观录事
赠谢殿元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一 初祖
东湖留题 鸳鸯渚
圆石六题 其二 邀月亭
懵鹰行
永遇乐(冬日席上)
满江红(东湖观莲)
市桥春涨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送林疑独教授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一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游开平书贻佛智长老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一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四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 六祖
游灵芝僧房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二祖
哭陈商老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八 六祖
章银青挽辞
尉氏五题 其四 啸台
冬后 其三
酬罗正之提刑城东赏花之什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其二 石佛
陈朝议挽辞 其四
赠方外士
降虏来朝次叶尚书韵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一
延平阁閒望 其八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一
送骆君归隐庐阜
东湖留题 驻兴桥
谢惠香饼 其一
冬后 其一
送王慎中
桂枝香(重阳)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哲宗皇帝挽辞 其三
贻如祖大师 其四
赠传神师
长乐閒赋 其三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四
延平阁閒望 其十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题妙光堂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四
代探花郎 其二
谷林亭
宴琼林(东湖春日)
和寄麻城饶令
谢人惠茶器并茶
次东阁内翰感旧之韵
建溪舟行
通道瓢吟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六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