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一笑待毁誉,一歌待穷通。笑歌未能忘,犹落诸环中。
无待用笑歌,此理西即东。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二祖
曾穷庄易到源渊,三教从来共本根。自到少林应已悟,后来谁为晓宗门。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三祖
入道从来自有缘,许谁心地是金仙。如来止止教休说,妙法难思莫妄传。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一
下枕烟波令尹家,年丰閒坐两时衙。为君东去还成梦,犹记撑蓬看月华。
悼陈伯修殿院 其三
少年科第少能攀,未及登庸梦已阑。岂意盖棺尤有地,于飞同在戏鱼山。
戏寄南华翁 其三
始闻佳耦得韩娘,百里恩新绶与章。月欲笼人笼未得,先生犹治鲁山忙。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二祖
宿来缘累尚相拘,何事圆成未自如。十地三乘谁便了,了时犹待到无无。
谢人惠茶器并茶
三事文华出何处,岩上含章插烟雾。曾被西风吹异香,飘落人寰月中度。
美林见器安所施,六角灵犀用相副。目下发缄谁致勤,爱竹山翁傍云住。
遽命长须烹且煎,一簇蝇声急须吐。每思北苑滑与甘,尝厌乡人寄来苦。
试君所惠良可称,往往曾沾石坑雨。不畏七椀鸣饥肠,但觉清多却炎暑。
几时对话爱竹轩,更引毫瓯斲诗句。
蝶恋花(劝酒致语)
送陈知县
握手州东花闹时,泻酒胸中如漏卮。各无官守竟信意,坐间只有春相随。
十年暌远何所得,但悟世情能守一。昨日小轩君不游,荷叶雨声池上秋。
明珠得丧百万斛,何虑炎蒸金欲流。一樽独对清都梦,可怜幽思无人共。
今日闻君马已西,不觉毫端得诗讽。汝阳县长多清风,壶中有客当相送。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二 六祖
泰定犹忘相行深,种华当向此中生。坐禅只恐人无證,得旨须教矿作金。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四
片片榆飘荚,累累蚌剖胎。遽将天晓报,频把岁华催。
永遇乐(玩雪)
送升师行
得道无馀事,游方有几年。如何超幻境,谁与付真修。
初祖昔曾诀,赵州今已仙。进修方且学,拂荡未须传。
归去南山好,休休更说禅。
双源六题 其五 重莲轩
宛转双源花在处,花叶重重瑞炎暑。日光相照铅华鲜,翠盖纷纷拥红女。
不贪青子老芳容,薰风偷出香无数。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随水去。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北堂旁立两青衫,六十春风惬笑谈。追远亭前思不见,怨随霜露满山南。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二
眼明身健莫扶持,遽向华堂看綵衣。已共月明无认处,孝思休踊盖棺时。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三
一官方解浚桥南,欲试弦歌岂为贪。便得洞庭山下去,公馀谁共擘霜柑。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一
比洁须延月,闻香不掩梅。载涂人艮趾,入领我咸脢。
赠张山人
极数幽人百尺松,岁寒枝节引清风。世途险易抛身外,人事荣枯落掌中。
药有灵根秋转活,面多和气老犹红。行人借问生前事,何事天津久未通。
平岚亭
平岚亭寄半天身,閒向栏干独倚频。往事有怀谁共笑,归云无意自相亲。
神仙窟宅幽明境,花木园林上下春。斗绝一台疑是此,不须低首看红尘。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閒书
桂枝香(延平阁闲望)
渔家傲(冬月)
长乐閒赋 其四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二
会友人饮
秋日有感
桂枝香·插云翠壁
社日游云门山
寄鹅湖佛智长老
巧蛛行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其二 石佛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六祖
赠致政李大夫 其三
送范子镇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一
瑶池月/瑶台月 其一 云山行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一
侍宴池上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次张太保杜门自乐之韵
菊花 其三
双源六题 其二 钓矶
酬程忠彦见赠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六
送衡州太守
宴琼林(木香)
汴河解冻郭公域将行以诗奉寄
尉氏五题 其四 啸台
送林君锡宣德
万竹轩 其三
寄王之道
西兴山院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八
访曾君施不值
陈朝议挽辞 其二
会黄正臣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一
双源六题 其三 澄心堂
岁暮偶成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一
圆石六题 其二 邀月亭
陈莹中赴定远
游净慈寺
曾鲁公挽辞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一
梅花 其五
舟行 其一
延平阁閒望 其十
题南华洞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灵壁游张学士园
寄题澄虚阁
览杜牧洛阳重见故事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