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故园别后有馀念,旧记重看无限情。山倚日中支暑气,水从云外落秋声。
向前世务心犹壮,忆昔溪居眼自明。携手逸民今在否,杯茶谁与话平生。
游吴有作 其四
俸入未辞聊助道,客来多避为忘机。一帆风起鲈鱼兴,到是秋时恰正肥。
东湖留题 赠周生
七峰山下无尘客,方寸有能人未识。风吹山水意飘飘,月照市廛机寂寂。
将使居人闻此声,既澄世虑虚生白。英华满轴非春能,银钩更有千钧力。
忽然欲运胸中奇,一挥时落云间壁。何当便跨图南鹏,声意相寻七峰侧。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
徘徊池上昔人非,不为劳生竟自迷。花下百年缘分满,月明谁听杜鹃啼。
桂枝香 重阳
酦醅初熟。竞看九日、西风弄寒菊。姝子新妆,向晓淡黄千簇。
清香闹处君须住,掺盈头、醉乡相逐。马台欢笑,龙山纵逸,佳话重绪。
共尽日、登临未足。更休问明年,浮盈荣辱。难得良辰,鬓发见秋尤绿。
且邀月照金尊上,近人寒、如对飞瀑。宴归还趁人来,茱萸佩垂红玉。
和李学士试院感秋二首 其一
遽往偶相聚,下帘人事稀。感秋那听雨,闻杵屡催衣。
得丧多士梦,行藏群雁飞。黄花期野老,须插满头归。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二
春来腰筥修溪童,摘山归去如年丰。主人长啜不言酒,焉用儿女扶山翁。
闻说佳致欲相遂,劳生急放尘缘空。时走长须汲双井,岂吝七椀邀卢仝。
夜归须步三峰月,晓望还乘五桂风,静中且看狙公笼。
此乐吾宗好方寸,已向清斋望根本。
南楼有作呈仲矩舍人
莫言风物是穷边,塞北江南此果然。苍璧下粘芳草地,垂杨中卧月塘天。
人吟夜月波中笛,客醉秋荷雨后筵。来候朔音栖处好,梦常扪斗过幽燕。
宴春台(初夏宴芙蓉堂)
题乡老堂
未到中年便挂冠,一乡三老北溪寒。废兴有命知尤早,去住无心遇更难。
轻物想能閒似梦,爱山应是好如官。莫言林下何曾见,待向图中画与看。
观潮 其一
吴国人从越国回,两舠旗鼓急相催。悠悠二气已交感,隐隐一声还到来。
银汉风波生沆瀣,玉龙雷雨出蓬莱。周天安用莲花漏,自有潮轩与月台。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一
乌台章疏风霜劲,璧水诗书日月閒。万事自来如义命,一麾谁去少湖山。
尝闻讼少公庭下,但见閒多宴坐间。明月几时随太守,香炉峰下看禅还。
舟次严子陵濑 其四
风节无人能用舍,尘凡何处问行藏。虹蜺已卷胸中气,只作天文一点光。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八 六祖
大事从来夙有因,太空全是气精神。牟尼莫怪无人问,作用皆云已得真。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一
物华才思两无穷,来倚栏干万累空。今古坐间山远近,悲欢潮后下西东。
樵楼上下夕阳外,渔网高低烟雨中。想见飞升人只在,留题当识紫玄翁。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清阴堂 其二
方沼涵天云淡淡,长林筛日地深深。九仙山照青烟洞,先向堂中洗此心。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
安心惟在觅心时,后世支尘两自欺。寄语禅林休歇去,古来仙圣本无为。
长乐閒赋 其五
五十年前梦此游,已云持节岂能休。悠悠封域连东海,浩浩朝宗接上州。
五季侯王时事古,九还仙子洞天秋。閒行嫌被朱衣觉,密往西堂独倚楼。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四
始恐佛氏讲,天花何徘徊。终疑宓妃至,仙肌何奇侅。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一
比洁须延月,闻香不掩梅。载涂人艮趾,入领我咸脢。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妙光堂 其一
谷林亭
悼李承议
徐通直守连州 其二
延平阁閒望 其一
喜迁莺(表海亭冬日闲宴)
送斛绛侍亲之官
和寄麻城饶令
瑶池月(云山行)
赠崔风子
瑶池月/瑶台月 其一 云山行
贻儒生
寄题存心堂因简正仲运使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一 初祖
灵草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六祖
赠谢殿元
送人归符离
题止止堂
菊花 其二
途中重九
双源六题 其五 重莲轩
清阴堂 其三
寄李潜夫
东湖留题 其一 玩鸥亭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和秋风吹渭水
酬罗正之提刑城东赏花之什
蓦山溪(腊日游尧山)
满江红·绿盖纷纷
秋日有感 其一
悼张公实
长乐閒赋 其二
题卧陶轩
寄简能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其二 石佛
酬程忠彦见赠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五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一
閒书
次常父著作曝书之韵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觉华烟雨
桂枝香(重阳)
延平阁閒望 其十
水龙吟(方外述怀)
友人垂钓
访邓承旨不值
寄袁思与
秋日有感 其二
立春奉祠太一
尉氏五题 其四 啸台
看山亭 其二
秦国夫人挽辞 其三
送人赴官秘阁
游灵芝僧房 其一
欧冶池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