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云中山出三秋静,水上风来六月寒。宝气有时藏不得,夜深尤好倚阑干。
长乐閒赋 其七
旁统七州连帅府,中分三壤属僧家。荔枝独作闽山秀,宜与龙团一处誇。
赠致政李大夫 其三
演仙山足退来荣,更继高风适此生。一叶轻舟篷上雨,三江攲枕与谁行。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二
眼明身健莫扶持,遽向华堂看綵衣。已共月明无认处,孝思休踊盖棺时。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太极朝正小道消,岂劳身势借扶摇。履新忽听传天语,革故初看龙斗杓。
四面横龙严部乐,两班垂玉肃朋僚。不教计吏空归去,雨露相随诏五条。
东湖留题 水鉴亭
蘋藻风初定,鸾凤匣已开。有时开妙象,无处拂纤埃。
乐共世人到,醉从天汉回。不知谁作记,寥廓卧楼台。
通道瓢吟
通道三杯太和好,已同五气谁能到。渐造醉乡方自然,忽体杳冥如得道。
坐上一时能两忘,万缘既断非吾我。须期有物浑成时,先自醉乡聊得耗。
若从泰定真相逢,含尽三才是怀抱。道方丧物无閒愁,休管垂杨与芳草。
感怀偶向桃溪路,落花流水年年去。仙家日月无古今,此景示人人不悟。
青衣为我折幽芳,待插陶巾访真侣。笑而迎,寂而处,五行自是无寻处。
空将日月怨春风,日月乌能离得数。但明结果自然成,到了无生无一句。
圣贤绝口自难言,愚众摇头谁可度。
青衣两畔长须后,骎骎小骏山间走。光阴犹长渭川叟,幸有云山静中寿。
大道杯,自然斗。天游杳杳长庚吟,天乐陶陶紫玄酒。
宛如对月成二人,九老图中有无有。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北堂旁立两青衫,六十春风惬笑谈。追远亭前思不见,怨随霜露满山南。
满江红·绿盖纷纷
宴琼林(东湖春日)
秋日苦雨
漫漫云无隙,纷纷稻有芽。久怀旸谷日,空想暮天霞。
睡美夜声碎,坐寒风脚斜。秋光犹未尽,相望有黄花。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三
已传龙德与承休,果在丹台不可留。新册却埋千古玉,旧恩重起六宫秋。
尊开围步松云远,荣到支陵雨露忧。三十六宫休说恨,谁知先作裕陵游。
六祖传付偈颂 其九 初祖
精传神气一传精,性命于中附会成。道世浑沦窥不破,更从何处觅无生。
贻儒生
含章缘俊雅,发理自聪明。德行孔庭秀,公卿唐彀英。
博嫌愚作弊,文恐伪为情。御世教方盛,动人风更清。
反三虽稍悟,得一岂须惊。竟置伊周列,难忘齐鲁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二 初祖
神光中见一还婴,非外非中已混成。忽向玉炉飞上去,数声灵鹊夜来惊。
寄题澄虚阁
栏槛天都近,池塘水鉴平。微风晴后寂,孤月夜来清。
大象莫能破,纤尘何处生。湘灵谁为感,一曲谩分明。
蝶恋花(东湖)
平岚亭
平岚亭寄半天身,閒向栏干独倚频。往事有怀谁共笑,归云无意自相亲。
神仙窟宅幽明境,花木园林上下春。斗绝一台疑是此,不须低首看红尘。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舟楫会通处,阴阳明晦时。四并归善政,万象入新诗。
地胜得仙久,水遥归鹭迟。为看滕阁记,将赋此尤宜。
题止止堂
万缘忘外息,百福静中收。莫作南柯梦,浮荣一觉休。
瑶池月(烟波行)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长乐閒赋 其八
和寄麻城饶令
再游普光寺
题水云村
长乐閒赋 其三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寄袁思与
送刘教授之官豫江 其一
满江红(东湖观莲)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二
登汴堤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一 初祖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六 初祖
送满龙图守奉化
送都钤郭太尉
减字木兰花·竞渡
满江红 其二 东湖春日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赠致政张郎中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三
侍宴池上
延平阁閒望 其二
东湖留题 赠周生
郭将军挽辞 其二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四
平山堂 其一
宴琼林(上元)
赠吕梦得
贺拜罢南郊献诗
悼陈伯修殿院 其二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其二 石佛
秦国夫人挽辞 其三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八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三祖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尉氏五题 其五 七贤里
立春奉祠太一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一
次赵彦思东湖见寄
舟次严子陵濑 其二
次致政李大夫郊步之韵 其一
次泠风阁之韵 其一
会友人饮
题杨氏聚义轩
南楼有作呈仲矩舍人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一
俞法曹挽辞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五
减字木兰花 竞渡
万竹轩 其二
舟行 其二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五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