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人随梦电几回见,剑逐云雷何处寻。惟有越山池尚在,夜来明月古犹今。
秋日有感 其一
秋来犹寄一涯天,叶叶秋声似去年。可惜良辰长在客,不堪孤馆更闻蝉。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八十三年妇德成,綵衣欢笑过浮生。含虚台上寻仙侣,濑口愁人月自明。
夏日窗下
蝎虎窥蝇恨未烹,看书人悄纸窗鸣。一丝喜子天机静,任便薰风寄此生。
长乐閒赋 其三
越王峰下小棠深,秋入三山未暇寻。两造盈庭真与伪,紫玄堂上本无心。
冬后 其三
晓霜初甃瑶池薄,脱稻新炊玉粒香。向我岁寒惟有菊,葛巾时为酦醅忙。
清阴堂 其三
龙含雨意檐前过,日转花光席上来。小径深深尘不到,一樽多为逸人开。
题乡老堂
未到中年便挂冠,一乡三老北溪寒。废兴有命知尤早,去住无心遇更难。
轻物想能閒似梦,爱山应是好如官。莫言林下何曾见,待向图中画与看。
会友人饮
曾共萤窗得夜光,别来声问在周行。未摇丹管酬诗史,且遣青娥丐乐章。
巧笑莫嫌留客数,幽怀须信到官忙。樽前邂逅知多少,更对春风舞一场。
圆石六题 其二 邀月亭
迎晖不觉一日尽,邀月又会三人閒。未言期约绿岩畔,且共歌舞清樽间。
霜轮皎皎无今古,世途扰扰多新故。今月曾经照故人,古人问月今何处。
百年光景行复皎,有月可邀能几回。双岩达士不须说,始见迎晖复邀月。
重九候拆号官
倾耳西来御史骢,已惭秋月在尘笼。人间一笑谁能定,未必龙山失醉翁。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三
思见怜初洒,忧消喜渐堆。惜明聊自拟,惊密偶同欸。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一
万松虽落斧斤手,一径尚邀行路人。岭是松非休更问,逍遥巾下已离尘。
送张信道
气欲和柔性欲圆,一飞人看后三年。心胜山静君归去,先自南华入性天。
谢惠香饼 其一
清分馥馥南州饼,静对绵绵北海云。欲晓博山来入被,祥烟尤惬梦回闻。
送林君锡宣德
最喜君来写我忧,群情忙处独抽头。功名机会须时可,诗酒光阴属自由。
醉度九秋江上舫,食游双箸海边州。两年官满休瞻望,且与磨铅了校雠。
送满龙图守奉化
台省两称公,郡国三换节。海角承重寄,螭头怀远别。
俯仰七迁迅,觉梦一炊热。先生自怡怡,浮世谁惙惙。
暴霖驾西洛,华舻指东浙。香径摧芰荷,丰厨拾鱼鳖。
窥影入贺鉴,访古探禹穴。未暇登四明,方思白华洁。
使车贻亲荣,闽山迓来辙。岂须老莱衣,始能事耆耋。
往往回首时,千岩看堆雪。行观真卿书,德政满青碣。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二 初祖
神光中见一还婴,非外非中已混成。忽向玉炉飞上去,数声灵鹊夜来惊。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二
俄抛中馈世缘空,君子休悲老未同。不负大宁身后计,道山人出凯风中。
喜迁莺·梅霖初歇
渔家傲(咏月)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悼张公实
送人归浦城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
钦慈宪肃皇太后挽辞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郭将军挽辞 其二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寄简能
送李奉议
观潮 其一
赠探花郎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贻如祖大师 其二
青门引(社日游云门)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二祖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一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五
赠谢殿元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四祖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二
寄五峰长老
有客对酌
东湖留题 水鉴亭
舟行感旧
哭陈商老
觉华烟雨
贻儒生
渔家傲(春月)
送范子镇
流沟山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三
送邓元孚 其三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一
冬后 其一
神宗皇帝挽辞 其二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延平阁閒望 其四
喧犬行
东湖留题 湘江亭
万竹轩 其二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一
次张太保杜门自乐之韵
交游
长乐閒赋 其六
寄题妙光亭
再游普光寺
万竹轩 其七
戏赠席上侍人
陈朝议挽辞 其一
道伦竹阁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三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上天竺思尚真赞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二
茶苑 其二
秋日有感 其二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