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形迹分飞有道同,五年声问不须通。侍亲官上应尤乐,得子年来因更聪。
相对忽因山入梦,自窥还爱璧涵空。公馀谁伴溪南话,七椀浮云两腋风。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一
瑞意才含蓄,轻花即剪裁。清寒穿箔去,丰兆破烟来。
大暑
轻轻丝葛汗如蒸,空有云雷未见灵。安得此生长不老,岂能今日便忘形。
谩摇纨扇终嫌倦,欲倒金罍却恐醒。赤脚踏冰疑未稳,且寻林下泛清泠。
登汴堤
杨花榆荚卫行人,十里遥堤一色春。多为利名怜此景,未能怜得自由身。
泛淮
泛尽隋河乍入淮,数峰秋势旅眉开。此身未立如飞絮,愧向云山去又来。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数终还是福,道尽更何言。子到康民处,方知鞠育恩。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懒散先生恐是仙,几时来上鉴湖船。水云共赏更谁可,气概相投当自然。
忧乐未当随外物,穷通何必问他年。解颜一笑樽前话,各向閒中见性天。
寄懒散子 其一
此生知了梦初残,行客游尘入道观。兴去谩穷山一径,睡来才起日三竿。
侍宴池上
来侍君王看物华,紫微深处宴忠嘉。万年献寿金卮酒,百世尊王绮席花。
振鹭朋从灵沼阔,游鳞音耗綵丝斜。仙源此景须吟尽,留与人寰处处誇。
秋暑喜雨
不害为霖未可收,烦襟相惮暑相投。水帘槛外霏霏昼,银汉云中论论秋。
别馆休论攲客枕,钓潭尤忆看渔舟。催成天色纯如璧,白酒黄花欲上楼。
送刘教授
升沈相识十三秋,新故如麻一转头。久款游从来北阙,遽闻风教入东州。
自驱矛盾趋中说,谁拥鸾旂玩半流。十日菊花犹可醉,多情应且击扁舟。
贻刘先生
势利交游聚与分,会真堂上合离群。形骸外索难为侣,风义中寻偶得君。
水鉴秋来宜泛月,桃源花后且穿云。此生已是龙山客,高论相过我欲闻。
满江红 其二 东湖春日
遽暖间俄寒,妙用向园林,难问春意。万般声与色,自闻雷、便作浮华人世。
红娇翠软,谁顿悟、天机此理。似韶容、可驻无人会,且忘言闲醉。
当度仙家长日,向人间、闲软佳丽。念远处有东风在,梦悠悠往事。
桃溪近、幽香远远,谩凝望、落花流水。桂华中、珠佩随轩去,还从卖花市。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八
砻转扬轻矿,筛旋迸细粞。纹波翻太液,缟练绕蓬莱。
东湖留题 云门馆
冥冥出世既云往,急急度人还复来。会当为物落城市,谁探北扉秦未秦。
下视东秦在诸掌,一念已到非蓬莱。与子邂逅固有分,况是胸臆无纤埃。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
密匀瓯渍液,丹映槛凝衃。照岁何妨积,侵阶慎勿推。
俞法曹挽辞 其二
樽前故旧欢尤少,世上光阴惜未终。去岁书来曾说梦,攀龙应御九天风。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六 初祖
本来无一亦无华,都向真空是一家。闻说一花还共笑,宁甘鬼窟作生涯。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三
三峰峭拔如武夷,秀气入草根干丰。秋堂一笑诗相共,竹杖未化谁知翁。
非特鹰爪致我啜,芋栗亦慰肠中空。
脩鱼上钓开酒瓮,但欲醉我君宁同。须饮一斗寄混沌,吹使自觉桃源风,此言当践非相笼。
百岁岂能空自窘,万顷汪汪同一本。
寄袁思与
京华为别各蹉跎,犹幸相逢笑与歌。风雅长言先进少,游从高义故人多。
虽知尘境先忘累,尤念玄宫未处和。行欲超然无一事,便当求我向烟萝。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二
赠崔风子
建溪舟行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八 六祖
满江红·绿盖纷纷
湖上閒赋 其五
送范子镇
矮松
秋日有感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
题桃花菊
送衡州太守
神宗皇帝挽辞 其二
南楼有作呈仲矩舍人
寄鹅湖佛智长老
看山亭 其一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一
与南京留守
重九候拆号官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长乐閒赋 其七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三
卜居潮山
蓦山溪(腊日游尧山)
灵草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二
宴琼林(东湖春日)
延平阁閒望 其一
巧蛛行
览杜牧洛阳重见故事 其一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一
游吴有作 其三
双源六题 其五 重莲轩
寄题溪堂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二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三
东山三题 其一 观莲亭
还乡有感
送陈子真 其一
观游山记感旧寄霍子侔
陈朝议挽辞 其四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二
和李学士试院感秋二首 其一
閒书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三祖
酬程忠彦见赠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三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一
减字木兰花 竞渡
送刘教授之官豫江 其一
送升师行
万竹轩 其六
将游苕溪先寄同志
渔家傲(咏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