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范子镇

送范子镇

宋代 黄裳

东南有人不可攀,生轻义重人所难。此风彫落不复见,得公今日如芝兰。

千人忽堕风涛间,义气有感心生寒。以情论法不可枉,使法可枉吾宁閒。

兼遗物己为虚舟,遂授此属还平流。相逢鹰犬颜何厚,剑水闽山公不朽。

有恩流到墓中魂,无累乞寻林下友。得官西去心胆雄,帐下将军望公久。

此生义在公无惭,未到青云空白首。男子屈伸当有时,行置长缨远夷脰。

浩歌一阕公临政,马上东风曲堤柳。卯酒醺醺吹复醒,纤毫谩引无中有。

洒然得句谁其酬,寄我须烦置邮走。

诗人黄裳的古诗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五

宋代 黄裳

助清还啜茗,胜冷屡衔杯。辨味凭茶陆,登高惬赋枚。

袁门清梦未,梁苑胜游才。船去须寻戴,诗成盖献裴。

光馀应可借,□大固难猜。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其二 石佛

宋代 黄裳

兀若看经不记时,洞天虽近已忘归。谁知心印窥玄海,且看云霞体上衣。

建溪舟行

宋代 黄裳

两岸青山倒影浓,一江秋色两山中。扁舟不怯溯流水,天意借人帆上风。

石榴庭院有感

宋代 黄裳

石榴庭院翠华深,千点胭脂一簇心。日永风微花自笑,吹箫人在绿交阴。

寄简能

宋代 黄裳

形迹分飞有道同,五年声问不须通。侍亲官上应尤乐,得子年来因更聪。

相对忽因山入梦,自窥还爱璧涵空。公馀谁伴溪南话,七椀浮云两腋风。

平岚亭

宋代 黄裳

平岚亭寄半天身,閒向栏干独倚频。往事有怀谁共笑,归云无意自相亲。

神仙窟宅幽明境,花木园林上下春。斗绝一台疑是此,不须低首看红尘。

岁暮偶成

宋代 黄裳

新旧光阴各自催,分年须折送年梅。欢声动地驱傩鼓,厚意迎春献寿杯。

谁似江山难得老,人怜桃李又重开。朱颜未遂花前计,却恨东风抵死来。

寄连君佐

宋代 黄裳

樽酒会君江上楼,高谈不与世俗侔。淮阴将军跨下过,鲁国至人东家丘。

气吐胸中斗牛夜,笔落手下烟云秋。丈夫得失聊自乐,一身一计何足忧。

送王道观录事

宋代 黄裳

一府观风郡督邮,试看鹰隼在高秋。黄花对酌新离别,白雪难思旧唱酬。

尘绪案头来扰扰,银河天上去悠悠。碧罗琢砚初离水,勤写瑰奇度阻脩。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三

宋代 黄裳

三峰峭拔如武夷,秀气入草根干丰。秋堂一笑诗相共,竹杖未化谁知翁。

非特鹰爪致我啜,芋栗亦慰肠中空。

脩鱼上钓开酒瓮,但欲醉我君宁同。须饮一斗寄混沌,吹使自觉桃源风,此言当践非相笼。

百岁岂能空自窘,万顷汪汪同一本。

登汴堤

宋代 黄裳

杨花榆荚卫行人,十里遥堤一色春。多为利名怜此景,未能怜得自由身。

万竹轩 其三

宋代 黄裳

凤翅凌云翠欲寒,萧萧苍玉佩珊珊。中虚自有长生道,一枝为龙未是难。

贻刘先生

宋代 黄裳

势利交游聚与分,会真堂上合离群。形骸外索难为侣,风义中寻偶得君。

水鉴秋来宜泛月,桃源花后且穿云。此生已是龙山客,高论相过我欲闻。

悼张公实

宋代 黄裳

六十三年素自知,人生如此更何疑。调诙常为供狂笑,骚雅偏能斲小诗。

悼子杳冥归往路,悔予轻易别离时。水云村记相期事,虽到家山已恨迟。

陈朝议挽辞 其四

宋代 黄裳

信到温陵不忍闻,使君何往尽沾巾。最高仙桂君家物,更起黉堂遗里人。

尉氏五题 其四 啸台

宋代 黄裳

脱身魏晋间,嗣宗南阮英。长啸写逸兴,偶为台上行。

或带竹林醉,独驾无将迎。风月乃所友,相投清与明。

微引踵中息,稍从唇齿鸣。渐渐薄林杪,飘堕令人惊。

忧愤闻而平,贪浊闻而清。苏门得孙子,答以鸾凤声。

不应乃深应,栖导良自诚。当悟啸中旨,可传言外情。

台在声不传,万籁徒汝争。

浴灵芝院访照律师 其一

宋代 黄裳

领袖桑门水鉴中,杖藜人御石桥风。虽然垢净无寻处,谩濯游尘一点红。

交游

宋代 黄裳

率尔相会遇,欣然同醉吟。意外谈笑易,胸中矛戟深。

契合好甘醴,听闻嫌正音。交结自此始,刎颈当知心。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宋代 黄裳

数终还是福,道尽更何言。子到康民处,方知鞠育恩。

谢人惠茶器并茶

宋代 黄裳

三事文华出何处,岩上含章插烟雾。曾被西风吹异香,飘落人寰月中度。

美林见器安所施,六角灵犀用相副。目下发缄谁致勤,爱竹山翁傍云住。

遽命长须烹且煎,一簇蝇声急须吐。每思北苑滑与甘,尝厌乡人寄来苦。

试君所惠良可称,往往曾沾石坑雨。不畏七椀鸣饥肠,但觉清多却炎暑。

几时对话爱竹轩,更引毫瓯斲诗句。

黄裳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44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