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懿范存遗诏,香尘守浣衣。中天扶日上,西邸引龙归。
方慰人寰望,那知辇路非。仁恩和夜月,千古在慈闱。
观潮 其三
密窥神化自阴阳,云御雷车不可当。吹倒玉山风信恶,蛟龙回首也须忙。
陈朝议挽辞 其五
未及归来且胜游,忽闻庭木已经秋。罗源三十年遗爱,今作还山一日愁。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当时歌舞竞韶华,银烛烧残始上车。堂上旧欢何处觅,春风无计问桃花。
秋暑喜雨
不害为霖未可收,烦襟相惮暑相投。水帘槛外霏霏昼,银汉云中论论秋。
别馆休论攲客枕,钓潭尤忆看渔舟。催成天色纯如璧,白酒黄花欲上楼。
卜居潮山
胜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该。盖待出尘子,将作还玄斋。
升高独南望,大巧安用裁。天目形势落,秋空屏障开。
吴境岸边断,越峰天际回。双臂龙虎揖,两潮风雨来。
直视江渚印,蛟蜃遗灵胎。旁闻海门出,波浪生春雷。
平生乐山水,邂逅奚所猜。秋老竹林冷,攀竹趋岩隈。
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钱苔。泉甘地脉正,吸泉如传杯。
人静道始集,境幽心易灰。老圃听吾语,勿以慵相推。
勤将日力进,速副韶光催。长生且有道,当悟接与栽。
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琼蕊覆青径,木香兼荼梅。
疏凿取清浅,结甃移碑材。飞桥渡流水,俯仰无纤埃。
虽谓夕阳好,见月还徘徊。卜筑非偶尔,供吟何快哉。
栖养此固足,会晤谁可偕。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一
翁子归来第八人,越王家国再逢春。悠悠千骑溪南路,今日荣誇到剑津。
懵鹰行
两翅一展秋云高,两睛四顾秋林肃。狐兔忽落爪距下,肝脑须臾厌其腹。
是艺汝有固有性,是物汝得固有命。韝上如何寄此身,休誇豪气与精神。
一雉死生非所必,有数存焉擒不获。主人失意未可量,鹰也两失而行藏。
中陵自在无由乐,饱则翱翔饥则攫。
宴春台(初夏宴芙蓉堂)
初秋偶作
火行金候两犹争,扰扰蚊蝇自未平。云漏雨声蒸地爽,日含山色暮天明。
直须纨扇恩情断,始向篱花意态生。万里璧寒无一点,月明中看雁初横。
暑中 其二
炎空方喜雨初过,閒坐又怜风乍来。偶得瑞莲传好信,清思应到雪天梅。
喜迁莺·梅霖初歇
六祖传付偈颂 其六 初祖
本来无一亦无华,都向真空是一家。闻说一花还共笑,宁甘鬼窟作生涯。
贻李接士
接士初来鹤衣白,无事猖狂走南北。偶得秘诀烟霞间,鬼谷先生眼睛碧。
谓我当接王公谈,且与天庭二分术。傥来已感仙翁灵,占梦梦中宜自惊。
妙光照物乃是接,结庐归去南山青。
减字木兰花 竞渡
舟次清口 其二
清口潮来似接人,放船闻在楚江滨。茂林高下閒行客,却到吴山入梦新。
双源六题 其五 重莲轩
宛转双源花在处,花叶重重瑞炎暑。日光相照铅华鲜,翠盖纷纷拥红女。
不贪青子老芳容,薰风偷出香无数。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随水去。
游净慈寺
渐遥人入翠微乡,跨壑凌云古道场。慧日体中谁独见,水光终不外山光。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一
十年讥笑为谁妨,洒落思君酒瓮旁。晓殿虽争多士捷,夜窗还对短檠光。
静怜春草开三径,冷怪朝齑引五浆。且喜相逢头尚黑,江湖休更起怀乡。
新荷叶(雨中泛湖)
立春奉祠太一
九霄香落降龙衣,隐隐霓旌下紫微。十雨九风春意好,已知消息晓来归。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与南京留守
圆石六题 其四 翠筠庵
藏春峡
荔子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三
送升师行
九日游尧山
茶苑 其二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六祖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七 初祖
洞仙歌(暑中)
泛南湖 其二
桂枝香(重阳)
渔家傲(冬月)
送方在元赴固始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二祖
赠传神师
菊花 其二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一
送胡君游洛
喜张公实至
送王慎中
东湖留题 水鉴亭
閒书
渔家傲(咏月)
永遇乐(冬日席上)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二
满江红·绿盖纷纷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
松轩对雨有感
流沟山
渔家傲(斜月)
赠致政李大夫 其二
送柴伯通归衢梁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二
题乡老堂
再寄及之 其一
寄题存心堂因简正仲运使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一
洞仙歌(七夕)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矮松
与子侔始会于常学后为礼部同官感旧
泛舟钱塘西湖 其四
送郭公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六祖
舟行 其一
尉氏五题 其四 啸台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五祖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将游苕溪先寄同志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题止止堂
菊花 其四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一
再游普光寺
寄湖江二十四叔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