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标的强宗两鬓华,不令身后到牛车。武陵溪上人何在,流水声中看落花。
送陈知县
握手州东花闹时,泻酒胸中如漏卮。各无官守竟信意,坐间只有春相随。
十年暌远何所得,但悟世情能守一。昨日小轩君不游,荷叶雨声池上秋。
明珠得丧百万斛,何虑炎蒸金欲流。一樽独对清都梦,可怜幽思无人共。
今日闻君马已西,不觉毫端得诗讽。汝阳县长多清风,壶中有客当相送。
双源六题 其五 重莲轩
宛转双源花在处,花叶重重瑞炎暑。日光相照铅华鲜,翠盖纷纷拥红女。
不贪青子老芳容,薰风偷出香无数。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随水去。
悼陈伯修殿院 其二
喜从杨子过江湄,惹起浮生一段悲。不见武林吟笑侣,却来京口看铭诗。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三
袖中自有青龙剑,世上谁无白虎经。秘诀未尝留一字,不劳终日诵黄庭。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一
比洁须延月,闻香不掩梅。载涂人艮趾,入领我咸脢。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
照耀行人氅,光华钓叟台。书帷争白日,秋色改黄槐。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初祖
日用中来体已亲,平常是道岂须陈。得吾髓处无他事,拟议三人且觅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五祖
尘埃可佛是修时,无物无修秀也知。欲说菩提符祖意,圆明来处想曾窥。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八
砻转扬轻矿,筛旋迸细粞。纹波翻太液,缟练绕蓬莱。
宴春台(初夏宴芙蓉堂)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二
月华西下日华东,闪闪湖光渺渺中。天地会通银色界,亭台还合水晶宫。
披襟望处清生白,穿径游时翠引红。自许此生心已了,湖山尤称道家风。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一
玉皇亲自策才猷,谁作灵鳌上钓钩。俊思内窥天问邃,韶光中看御香浮。
尚怀献艺趋前列,何幸持衡缀上流。欲向鸾舆心未放,更须银烛始回头。
游灵芝僧房 其三
翠栏清浅柳如帷,帷外烟光远可窥。夜榻晚窗谁是伴,暑风秋月最相宜。
菊花 其二
红尘事事有兴废,黄菊年年无古今。意静气清时候好,醉归明日更相寻。
渔家傲(咏月)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太极朝正小道消,岂劳身势借扶摇。履新忽听传天语,革故初看龙斗杓。
四面横龙严部乐,两班垂玉肃朋僚。不教计吏空归去,雨露相随诏五条。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三
特应三冬令,宁伤万物胚。秦蛇伸瓦陇,卞璞暴山峐。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能御泠风入九秋,岂愁光景去难留。翠摇竹影落猿峤,清递笛声乘鹭洲。
两腋独乘卢椀兴,满襟谁作楚台游。须知大块生微意,岂俟云边虎啸丘。
题妙光堂
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
此景方中见,何人性上生。涵虚难立象,照物自无情。
宝鉴非镕就,灵珠乃混成。忽惊居士眼,一点与强名。
送满龙图守奉化
台省两称公,郡国三换节。海角承重寄,螭头怀远别。
俯仰七迁迅,觉梦一炊热。先生自怡怡,浮世谁惙惙。
暴霖驾西洛,华舻指东浙。香径摧芰荷,丰厨拾鱼鳖。
窥影入贺鉴,访古探禹穴。未暇登四明,方思白华洁。
使车贻亲荣,闽山迓来辙。岂须老莱衣,始能事耆耋。
往往回首时,千岩看堆雪。行观真卿书,德政满青碣。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送人归浦城
石榴庭院有感
长乐閒赋 其六
延平阁閒望 其七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送纪宣教
送升师行
妙光堂 其一
送陈季甫
赠张太保
送人归符离
哭陈商老
题南华洞
寄简能
延平阁閒望 其四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二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四
道伦竹阁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二祖
和李学士试院感秋二首 其一
觉华烟雨
桂枝香·插云翠壁
题仁寿阁
东湖留题 湘江亭
送骆君归隐庐阜
秋暑喜雨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二祖
赠天台禅鉴
次常父著作曝书之韵
满庭芳(咏浮桥)
满江红·绿盖纷纷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二 六祖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六祖
次赵彦思东湖见寄
渔家傲(冬月)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三
瑶池月(烟波行)
哲宗皇帝挽辞 其二
澄清轩
送袁运判赴荆湖
泛舟钱塘西湖 其二
戏寄南华翁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四祖
秋日有感 其一
渔者 其三
永遇乐(玩雪)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五
寄李潜夫
看山亭 其二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四
登汴堤
读头陀安文颂
永遇乐(冬日席上)
贻如祖大师 其四
偶成四绝书寄子坚道契 其四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