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未到中年便挂冠,一乡三老北溪寒。废兴有命知尤早,去住无心遇更难。
轻物想能閒似梦,爱山应是好如官。莫言林下何曾见,待向图中画与看。
菊花 其三
手把黄花为惜香,况逢真率未尝忙。神仙多是无心得,可向桃源作醉乡。
夏日窗下
蝎虎窥蝇恨未烹,看书人悄纸窗鸣。一丝喜子天机静,任便薰风寄此生。
读罗隐孟郊集
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
妙象见丹青,利器资陶镕。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
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
灵草
五行在万类,惟草最柔弱。春至忙发生,秋来遽衰落。
如何却有灵,石制长生药。金石走或飞,落鼎谁能捉。
若乃赤帝兵,飞走请自缚。万鍊致妙用,造化犹天作。
中抱石阳精,浅陋安可度。莫笑荣复枯,浮生尚堪托。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八十三年妇德成,綵衣欢笑过浮生。含虚台上寻仙侣,濑口愁人月自明。
舟行 其二
两岸青山一水明,溶溶天上客舟轻。行人千载谁相望,谩扫幽岩记姓名。
澄清轩
开轩何处野塘清,静见蒲鱼作队行。亦似养源知物理,始能游刃到民情。
虽非渺渺鉴湖阔,岂少亭亭秋月明。多谢松庭无外事,不教风浪此中生。
平山堂 其一
一隅不见古扬州,惟有平山尚自留。且看江南山色好,莫缘花月起闲愁。
游灵芝僧房 其三
翠栏清浅柳如帷,帷外烟光远可窥。夜榻晚窗谁是伴,暑风秋月最相宜。
桂枝香·插云翠壁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
安心惟在觅心时,后世支尘两自欺。寄语禅林休歇去,古来仙圣本无为。
郭将军挽辞 其一
新里秋声不忍闻,黄埃千古宋将军。东兵二百今何在,犹有西人想似云。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一
纁车曾此贲山林,深谷为陵古到今。节行清如台下水,何人能洗利名心。
长乐閒赋 其五
五十年前梦此游,已云持节岂能休。悠悠封域连东海,浩浩朝宗接上州。
五季侯王时事古,九还仙子洞天秋。閒行嫌被朱衣觉,密往西堂独倚楼。
方祖仁都门阻雨
未蒙官放此身休,空恨茶园失旧游。将谓天边鸿共发,岂知门外雨相留。
一襟凉过人归室,万朵香残菊送秋。兄弟急难君有义,白衣东下更何尤。
万竹轩 其八
阴遥俄喜日华落,静久更宜山鸟鸣。荣谢易为花厚薄,岁寒还得岁寒情。
神宗皇帝挽辞 其二
一息捐朝野,春秋日正中。月明宫怨满,天远世缘空。
勇智贻王业,文章绍帝风。生民瞻不及,终日向遗弓。
谢人示诗集
骚雅先生得古风,恨无吟侣忽相逢。欲陪大巧搜春景,已贾长毫声笔锋。
花下比声歌帝力,醉中联句颂花容。斐然小子多诗癖,时遣青衣寄一封。
泛南湖 其二
雨过圆荷万点星,云开银汉眼前明。难逢此景休归去,更待天西片月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二 初祖
神光中见一还婴,非外非中已混成。忽向玉炉飞上去,数声灵鹊夜来惊。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五祖
饮意
钱塘山居早起
长乐閒赋 其三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二
通道瓢吟
永遇乐(冬日席上)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二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陈朝议挽辞 其二
六祖传付偈颂 其九 初祖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三
陈莹中赴定远
长乐閒赋 其十
与子侔始会于常学后为礼部同官感旧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三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一
赠吕梦得
再游普光寺
还乡道中闻杜鹃
双源六题 其二 钓矶
郭将军挽辞 其二
尉氏五题 其五 七贤里
冬后 其三
送李奉议
喜迁莺·梅霖初歇
游吴有作 其四
俞法曹挽辞 其二
阴阳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一
贻刘先生
酬友人见寄
满江红(东湖观莲)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四
延平阁閒望 其二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三
满庭芳(咏浮桥)
送林疑独教授
泛舟钱塘西湖 其四
市桥春涨
题桃花菊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四
和蒋枢密送侍者归
尉氏五题 其四 啸台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一
延平阁閒望 其六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茶苑 其二
留题琴轩
送人归符离
代探花郎 其二
瑶池月(云山行)
六祖传付偈颂 其十一 初祖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二
东湖留题 歌丰堂
游净慈寺
暑中 其一
悼陈伯修殿院 其三
永遇乐(玩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