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探花车骑似游龙,未入桃源先阆风。衫上十分新染翠,衣间一点半开红。
身如骥子无双俊,人报鳌山第几宫。便是醉仙何处去,上林园在五云中。
观潮 其二
杳冥中信自轮回,十二时行不可催。才迫海门三级起,忽临沙渚二龙开。
水头花雨凌空落,日脚云旗动地来。果是尾闾虚不得,却还江上一徘徊。
观潮 其三
密窥神化自阴阳,云御雷车不可当。吹倒玉山风信恶,蛟龙回首也须忙。
送李奉议
更去乡关作子男,得贤当美大夫监。暑中雨过乘清洛,公外云开看绿岩。
遂失故人须举酒,才闻佳境便收帆。春晖已报君无愧,一表遗文敕两缄。
东湖留题 赠周生
七峰山下无尘客,方寸有能人未识。风吹山水意飘飘,月照市廛机寂寂。
将使居人闻此声,既澄世虑虚生白。英华满轴非春能,银钩更有千钧力。
忽然欲运胸中奇,一挥时落云间壁。何当便跨图南鹏,声意相寻七峰侧。
桂枝香(延平阁闲望)
瑶池月/瑶台月 其一 云山行
微尘濯尽,栖真处、群山排在云汉。青盘翠跃,掩映平林寒涧。
流水急、数片桃花逝,自有留春仙馆。秦渔问,前朝换。
卢郎待,今生满。谁伴。元翁笑语,相从未晚。
更安得、自味堪玩。道未立、身尤是幻。浮生一梭过,梦回人散。
卧松庵、当会灵源,现万象、无中须看。乾坤鼎,阴阳炭。
琼枝秀,金圆烂。何患。朝元事往,孤云难管。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忆昔幽居最道情,水边林下寄劳生。静眠片石无閒梦,深入寒云有笑声。
壮了一心尘事满,别来三岁客身轻。功成便遂归欤兴,待与青山歃一盟。
送公表判官解官南归
污吏物胜志,俗吏势胜义。志义不可胜,势物如脱屣。
古云士大夫,此道既坠地。俯首拾蹴与,仰视忽高致。
仕涂无清风,大望失所寄。志士独怀古,义气已屡喟。
从事彭城公,不求亦不忮。接下断骄简,清慎遣外累。
三载日犹短,六计满物议。荐章何所归,见敬乃虚器。
得丧固有命,失士岂无愧。顾我眼力壮,古貌入青视。
方恨相得晚,笑语未获醉。官满不可留,年华促归计。
雨后云既收,日上春已至。双水势愈活,南注飞不洎。
两山夹长流,稍稍有青意。此景送君何处游,荔枝林下维扁舟。
穷通身外不足念,醉吟可写尘中忧。至诚所与暂睽远,时复一嚏聊相求。
秦国夫人挽辞 其三
慰使来三殿,浇觞走百官。送行千乘富,归宿万家宽。
自今腾空往,谁能入定观。晓堂终不见,谁展佛书看。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万宝收还万合中,更寻心地亦还空。紫云盖下已呈瑞,佛法一枝谁与同。
双梧堂
好音长引凤来栖,对立薰风可爱时。叶上雨声枝上月,何须焦尾始相知。
赠致政葛侍郎
金带慵腰便退居,高閒吟思满江湖。一头黄发真元老,两郡朱幡更大夫。
世事荣枯閒似梦,道经舒卷静如愚。延平遗爱今犹在,一片棠阴入画图。
有客对酌
花间人面是谁家,何似才华对物华。百五时应来合醉,三千宾客不须誇。
送公济朝议守长乐 其一
翁子归来第八人,越王家国再逢春。悠悠千骑溪南路,今日荣誇到剑津。
赠方外士
扰扰红尘高卧客,红尘不染人难识。琅琅为讲还丹篇,若有清风濯胸臆。
玉兔走入流珠宫,正向时人失中得。根本盖自仙翁传,仙翁住世千馀年。
九日游尧山
谁见东巡驻六龙,秋山留与醉吟翁。人非物是纷华外,古往今来想望中。
云日万年兴素节,士民千里闹晴空。黄花盈首犹教掺,一笑从他落帽风。
游吴有作 其一
想见湖山只欲飞,急逃缘累拯衰迟。无心云伴无心客,杖屦相从更许谁。
冬后 其三
晓霜初甃瑶池薄,脱稻新炊玉粒香。向我岁寒惟有菊,葛巾时为酦醅忙。
东湖留题 歌丰堂
礼乐看公暇,阴阳报岁丰。四并当共乐,一气已相通。
欢笑壶天上,清虚色界中。可归犹待月,未放曲声终。
可喜年丰自忙少,岂特明明得欢笑。三乐光阴谁与知,但向鲁诗寻政要。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一
正行佳处且休移,水绿山青欲染衣。芦苇汀洲鸳鹭渚,斜风细雨不须归。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二祖
会江晦叔游湖山
简政堂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六祖
寄袁思与
送满龙图守奉化
送人赴官秘阁
渔家傲(咏月)
寄题溪堂
桐庐会景亭二首 其一
送衡州太守
观试
阴阳
次友人月夜楼上之韵
题爱竹轩
徐通直守连州 其二
巧蛛行
送延平太守
陈达野母氏恭人挽辞 其一
过严州同太守游乌龙寺 其四
戏赠席上侍人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和秋风吹渭水
东湖留题 驻兴桥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西兴山院
暑中 其一
登汴堤
题桃花菊
酬程忠彦见赠
春日寄友人
平岚亭
宴琼林(上元)
题妙光堂
长乐閒赋 其七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七 初祖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六祖
访曾君施不值
途中重九
澄清轩
赠张太保
渔家傲(冬月)
减字木兰花·竞渡
还乡道中闻杜鹃
梅花 其五
洞仙歌(暑中)
谢庄颜延之吟
上天竺思尚真赞
东湖留题 湘江亭
寄题妙光亭
送周奉议赴吴江 其一
万竹轩 其二
会黄正臣
送柴伯通归衢梁
双源六题 其三 澄心堂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三
题南华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