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岁华犹暖山藏翠,客起还留海献鲜。风雅可怜元太守,一生魂梦已茫然。
双源六题 其五 重莲轩
宛转双源花在处,花叶重重瑞炎暑。日光相照铅华鲜,翠盖纷纷拥红女。
不贪青子老芳容,薰风偷出香无数。乃知源上有神仙,何必夭桃随水去。
渔家傲(斜月)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
梦中常作水南游,山北烟霞物外秋。好是老僧今在否,我来还上望仙楼。
桂枝香·插云翠壁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一
玉皇亲自策才猷,谁作灵鳌上钓钩。俊思内窥天问邃,韶光中看御香浮。
尚怀献艺趋前列,何幸持衡缀上流。欲向鸾舆心未放,更须银烛始回头。
游灵芝僧房 其三
翠栏清浅柳如帷,帷外烟光远可窥。夜榻晚窗谁是伴,暑风秋月最相宜。
和范宏甫
不于场屋便横行,安用诗书寄此生。万里一飞虽有志,十年三战未成名。
风霜已是知秋柏,雷雨何妨借海鲸。自愧壮图犹未效,几时樽酒与君评。
将游苕溪先寄同志
长爱苕溪乍入秋,有时东去与君游。诗笺酒盏游何处,十里荷花一叶舟。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六祖
从来生灭本因心,旁出纷纷没处寻。无性无心方是道,执空谁可脱浮沉。
双源六题 其三 澄心堂
澄心堂上閒来客,水与心同谁见得。微风不过波澜休,无碍空中秋月白。
送衡州太守
几度明庭聚又分,玉皇香落众中闻。忽抛桂玉泛隋水,便拥旌麾穿楚云。
岣嵝山高寻禹志,蒹葭江远忆韩文。随车多少南飞雁,先向秋风得使君。
秋日有感
清生明爽静生悲,群动相将却入机。物向本根成既老,雁知时节去还归。
山人邀饮酒初熟,渔叟献鲜鲈正肥。莫管世情都扫尽,閒来林下看秋辉。
次曾德宣竹窗之韵
导彼清泠泉,育此婵娟身。幽哉窗户间,猗猗窥鳞鳞。
有霜能独留,无德难相亲。乃闻曾子风,嗜好非今人。
岁暮偶成
新旧光阴各自催,分年须折送年梅。欢声动地驱傩鼓,厚意迎春献寿杯。
谁似江山难得老,人怜桃李又重开。朱颜未遂花前计,却恨东风抵死来。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三
静窥千卷喜才华,不恨诗情未到花。欲醉春风归去近,晓来新得数声鸦。
东山三题 其一 观莲亭
青泥藏化育,红粉看芬芳。照水有馀态,乘风无限香。
晚来花独盛,暑后雨声凉。不著故不染,走盘珠自忙。
题妙光堂
独坐夜如昼,相投清与明。风微尘迹悄,波定月华轻。
此景方中见,何人性上生。涵虚难立象,照物自无情。
宝鉴非镕就,灵珠乃混成。忽惊居士眼,一点与强名。
寄李潜夫
去去仙舟住处閒,吴王台下虎邱山。日边孤客遥相忆,聚散空悲梦往还。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忆昔幽居最道情,水边林下寄劳生。静眠片石无閒梦,深入寒云有笑声。
壮了一心尘事满,别来三岁客身轻。功成便遂归欤兴,待与青山歃一盟。
题仁寿阁
百年尘外境,万虑静中身。终日无他事,寒泉照隐人。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次泠风阁之韵 其一
双源六题 其四 濯缨堂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五祖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二祖
和寄麻城饶令
钦慈宪肃皇太后挽辞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
寄懒散子 其一
赠传神师
戏赠席上侍人
鼓角楼初成 其二
次常父著作曝书之韵
戏寄南华翁 其一
水龙吟(方外述怀)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五祖
悼李承议
渔家傲(咏月)
赠谢殿元
答仲时高轩小酌之什
永遇乐(冬日席上)
简元舆祠部 其二
延平阁閒望 其四
洞仙歌(暑中)
安康郡夫人挽辞 其二
次泠风阁之韵 其二
圆石六题 其五 快览亭
次鲁直烹密云龙之韵 其一
题卧陶轩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二祖
汴河解冻郭公域将行以诗奉寄
送郭公域
上天竺思尚真赞
会黄正臣
自万松岭之龙山 其二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二祖
赠致政葛侍郎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
再游普光寺
舟次严子陵濑 其二
考试军器所和敦礼兵部见示之什
赠崔风子
万竹轩 其七
清阴堂 其三
贻儒生
舟次清口 其二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二十一
长乐閒赋 其七
舟行 其一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尉氏五题 其四 啸台
万竹轩 其三
题水云村
悼陈伯修殿院 其二
赠张太保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一
藏春峡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