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漫漫云无隙,纷纷稻有芽。久怀旸谷日,空想暮天霞。
睡美夜声碎,坐寒风脚斜。秋光犹未尽,相望有黄花。
万竹轩 其七
一日无君似染尘,得君风思出天真。七贤林下谁堪友,到此相寻少有人。
次陈子真见别 其一
懒散先生恐是仙,几时来上鉴湖船。水云共赏更谁可,气概相投当自然。
忧乐未当随外物,穷通何必问他年。解颜一笑樽前话,各向閒中见性天。
洞仙歌(七夕)
西兴山院
山寺閒来一饭休,风云相送有潮头。月明中看红莲市,已在东南第一州。
钦慈皇后挽辞 其一
梦中怀日有谁知,莫恨真人下降迟。会合裕陵同祔处,因缘潜邸独飞时。
九霄重引真仙仗,四海初传大母仪。怅望凤台山下去,东郊无计上金卮。
尉氏五题 其三 蓬池
旷野饮绿水,往往如具区。尉氏得此景,赐民非自娱。
想成独乐戒,故能与民俱。阮籍方外豪,徘徊顾梁都。
亦恐感嘉惠,岂特怀壮图。逸兴果何类,茫茫谁与拘。
度量贮天汉,岂不容葭芦。兴废未始定,陵谷俄已殊。
昔为凫鹥乡,今为狐鼠庐。厚泽瘗膏壤,能复滋耕夫。
得利已足喜,怀古安用吁。
降虏来朝次叶尚书韵
顽虏劳戎索,神机屈睿谟。鹰鹯临远帐,狐兔落清都。
勇逐龙韬丧,惊随虎士趋。瞻天蒙覆育,涂地脱须臾。
即看宣登版,何烦禹泣辜。但闻多属国,五凤似元符。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一
文科名峻归宁日,卿部官高致养时。罔极是恩谁报得,更缘霜露有馀悲。
俞法曹挽辞 其一
一息秋来误壮图,扬名身后喜诸孤。平生乐易归何处,恐逐清风落有无。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六祖
下种人来地有因,若非因地若轻陈。曾将此子教谁种,安解参同向吕真。
桂枝香·插云翠壁
曾鲁公挽辞
曾侍前星在玉霄,兢为元老立清朝。重游西府羁群虏,危坐东台鉴庶僚。
扰扰万缘留事业,悠悠千载想风标。传家已有蓬莱客,何患于门到寂寥。
寄袁思与
京华为别各蹉跎,犹幸相逢笑与歌。风雅长言先进少,游从高义故人多。
虽知尘境先忘累,尤念玄宫未处和。行欲超然无一事,便当求我向烟萝。
神宗皇帝挽辞 其二
一息捐朝野,春秋日正中。月明宫怨满,天远世缘空。
勇智贻王业,文章绍帝风。生民瞻不及,终日向遗弓。
次禹弼同游滕王园池之韵 其一
当时歌舞竞韶华,银烛烧残始上车。堂上旧欢何处觅,春风无计问桃花。
蝶恋花(劝酒致语)
章银青挽辞
八十六年尽,灶中丹未成。贰车归去勇,辟谷老来清。
寂寂水天境,悠悠春露情。扬名尤有子,身后许谁争。
泛舟钱塘西湖 其四
芡出波间千颗软,蟹从秋后两螯肥。且呼玉友来相伴,等候蟾光与夕晖。
立春奉祠太一
九霄香落降龙衣,隐隐霓旌下紫微。十雨九风春意好,已知消息晓来归。
送骆君归隐庐阜
究竟此生安可逃,净土社中风最高。纷纷一梦唤不觉,衮衮白头流落多。
骆子翻然去尤早,寒堂誓结庐山草。寸阴早在精进中,四十司徒未为老。
黄纸除书无此期,只为松云动幽抱。世人发愿多自欺,十八逸民今友谁。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双源六题 其一 水阁
次赵彦思东湖见寄
双源六题 其二 钓矶
茶苑 其二
长乐閒赋 其六
再游普光寺
南楼有作呈仲矩舍人
懵鹰行
谢人示诗集
泛淮
陈朝议挽辞 其二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一
寄李潜夫
游灵芝僧房 其一
谢惠香饼 其一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三
东湖留题 水鉴亭
赠探花郎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四
延平阁閒望 其四
蝶恋花(牡丹)
宴琼林(上元)
会江晦叔游湖山
满江红 东湖观莲
湖上閒赋 其五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初祖
酬友人见寄
答仲时高轩小酌之什
陈朝议挽辞 其五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和秋风吹渭水
仙会楼
题仁寿阁
圆石六题 其五 快览亭
东湖留题 湘江亭
赠张太保
舟次严子陵濑 其三
桐庐县仙人洞十题 其二 石佛
览杜牧洛阳重见故事 其一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初祖
满路花(和秋风吹渭水)
延平阁閒望 其七
瑶池月(烟波行)
赠吕梦得
六祖传付偈颂 其五 二祖
长乐閒赋 其三
道伦竹阁
送郭公域
延平阁閒望 其八
酬子明冬后出思正夏中
客暑因书昔日山居之乐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一
次曾德宣竹窗之韵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十四
访邓承旨不值
瑶池月(云山行)
寄五峰长老
藏春峡
览和靖章安西湖之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