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黄裳
下种人来地有因,若非因地若轻陈。曾将此子教谁种,安解参同向吕真。
夫人陈氏挽辞 其三
北堂旁立两青衫,六十春风惬笑谈。追远亭前思不见,怨随霜露满山南。
东湖留题 赠周生
七峰山下无尘客,方寸有能人未识。风吹山水意飘飘,月照市廛机寂寂。
将使居人闻此声,既澄世虑虚生白。英华满轴非春能,银钩更有千钧力。
忽然欲运胸中奇,一挥时落云间壁。何当便跨图南鹏,声意相寻七峰侧。
尉氏五题 其四 啸台
脱身魏晋间,嗣宗南阮英。长啸写逸兴,偶为台上行。
或带竹林醉,独驾无将迎。风月乃所友,相投清与明。
微引踵中息,稍从唇齿鸣。渐渐薄林杪,飘堕令人惊。
忧愤闻而平,贪浊闻而清。苏门得孙子,答以鸾凤声。
不应乃深应,栖导良自诚。当悟啸中旨,可传言外情。
台在声不传,万籁徒汝争。
钦慈宪肃皇太后挽辞 其一
懿范存遗诏,香尘守浣衣。中天扶日上,西邸引龙归。
方慰人寰望,那知辇路非。仁恩和夜月,千古在慈闱。
东湖留题 鸳鸯渚
江海风波外,阴阳化育中。相随还戢翼,得性渚西东。
东湖留题 湘江亭
休论湘江伪与真,楚花窥影玉霄春。琴声如鼓如妃子,岂意相投似故人。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三 二祖
华岂曾生种亦无,迩来何事得神珠。尘凡不悟无为旨,但笑高人一似愚。
冬后 其四
方酝新寒晦又明,岁华无几壮心惊。吹斜雁字霜风劲,忽送行人一两声。
代探花郎 其二
鞭上芦花柳色中,匆匆须放状元红。东君已播芳菲令,莫倚雕栏待晚风。
游灵芝僧房 其三
翠栏清浅柳如帷,帷外烟光远可窥。夜榻晚窗谁是伴,暑风秋月最相宜。
圆石六题 其二 邀月亭
迎晖不觉一日尽,邀月又会三人閒。未言期约绿岩畔,且共歌舞清樽间。
霜轮皎皎无今古,世途扰扰多新故。今月曾经照故人,古人问月今何处。
百年光景行复皎,有月可邀能几回。双岩达士不须说,始见迎晖复邀月。
永遇乐(玩雪)
送翟司业赴南康 其二
国子先生行最淳,红颜犹足照青春。神仙庐下分符远,父老乡中衣锦新。
画舸欲飞初得雨,烦襟如洗乍离尘。从来官职清于水,好为江山作主人。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一
近将馀事作东湖,公外閒来物外居。莲吐花时看晋社,桃随流处得秦渔。
放怀把酒须寻友,适性垂纶岂问鱼。报我故人三乐意,翠珉新刻右军书。
送骆君归隐庐阜
究竟此生安可逃,净土社中风最高。纷纷一梦唤不觉,衮衮白头流落多。
骆子翻然去尤早,寒堂誓结庐山草。寸阴早在精进中,四十司徒未为老。
黄纸除书无此期,只为松云动幽抱。世人发愿多自欺,十八逸民今友谁。
题水云村
水云深处寻幽客,竞把银瓶飞虎珀。坐间玉篆流杯来,时伴桃花到春色。
尘劳不到清樽前,何幸山翁设歌席。人在夕阳方醉时,回首云迷武陵宅。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二祖
曾穷庄易到源渊,三教从来共本根。自到少林应已悟,后来谁为晓宗门。
圆石六题 其五 快览亭
欲跨晴虚两腋风,曲栏干外意无穷。忘形独坐双岩下,遣兴旁观万象中。
数韵瑰奇聊自适,满怀清爽可谁同。飒然而下吾能赋,未必登临愧楚宫。
喜张公实至
才踰闽岭转悠悠,所属相逢梦未休。逸兴起君桑梓国,多情寻我帝王州。
且看文物新朝事,更话溪山旧酒楼。会合此生能几度,一樽长泻菊花秋。
黄裳
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俞法曹挽辞 其二
舟行 其一
泛舟钱塘西湖 其三
送方在元赴固始
送人赴官秘阁
赠葛侍郎
六祖传付偈颂 其四 初祖
次邦彦节推见寄 其一
六祖传付偈颂 其九 初祖
送衡州太守
送斛绛侍亲之官
答仲时高轩小酌之什
双源六题 其三 澄心堂
次齐守岩老见示东湖之韵 其三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二
长乐閒赋 其四
赠传神师
代探花郎 其一
延平阁閒望 其二
贺拜罢南郊献诗
菊花 其四
双梧堂
送邓元孚 其三
次舒尧文秋夜有感之韵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四祖
酬程忠彦见寄 其五
桂枝香 重阳
妙光堂 其一
通道瓢吟
观潮 其二
流沟山
六祖传付偈颂 其一 初祖
洞仙歌(七夕)
和寄麻城饶令
东湖留题 歌丰堂
元会次宰臣之韵 其一
舟次严子陵濑 其四
偕王道观雪中联句 其一
还乡简清臣潜夫 其二
西兴山院
霜叶飞(冬日闲宴)
观试
暑中偶怀江上舟行 其二
集英殿考试酬唱 其二
会友人饮
赠张太保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和秋风吹渭水
松轩对雨有感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
龙凤茶寄照觉禅师
郭将军挽辞 其二
灵壁游张学士园
阴阳
听隐士琴
万竹轩 其七
次常父著作曝书之韵
方彦稽母安仁县太君黄氏挽辞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